年美丽庭院

第一季度“两两PK大比美”

早已结束~

第二季度“两两PK大比美”

如约而至!

在创建美丽庭院的道路上,

我们从未止步!

今天就和小编一起

聚焦第二季度美丽庭院PK点吧~

桐君街道麻蓬村吴家坞自然村,依山傍水、娴静宜居,位于桐君街道及县城北大门,距县城四公里,其村史可追溯至唐贞观年间。近年来,吴家坞积极响应“扮靓县城北大门,打造近郊最美村”的号召,成为杭州市七个首批重点“杭派民居”示范点,村庄面貌焕然一新。吴家坞村不仅人文历史悠久、底蕴深厚,还有杭州市杭派民居示范点的荣誉,美丽庭院的创建更是给吴家坞锦上添花,使之成为桐君街道最负盛名的自然村之一。

一、杭派民居古朴美。吴家坞杭派民居位于该村东部区块,共有民居23幢、农户39户,总投资万元。民居群坐落于地形错落的山脚处,高耸的山墙、雪白的墙体、青黛色的瓦片,淋漓尽致地呈现了“杭派”民居素雅而又古朴的特点,成为麻蓬村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二、晒出家训新风扬。吴家坞村每家每户门上都晒出了自己的家风家训,村民们不仅亮出家风家训,也在实际行动中积极践行家风家训。这些简单的文字有力地助推吴家坞村村民转变乡风民俗、革新精神面貌,形成和谐、团结、互助的好民风,也为村民共建“美丽庭院”打下基础。

三、党员带头民心齐。吴家坞村前的主干道,被该村百姓称为“党建一条路”。党员们身着红马甲在这里带头打扫卫生、种花种草、修整树木的身影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因为有党员带头示范,吴家坞村的环境卫生、垃圾分类、庭院绿化都有了明显的改观,村两委还推出“一带三”新举措,每位党员带三户参与村庄环境整治,携手共建美丽家园的意识已经深入到每一位村民心中。

整治前

整治后

整治前

整治后

整治前

整治后

金山村,因位于金家山西北麓,故又名金家山头。富春江南渠穿村而过,村口有数株古柏、老枫树。明洪武年间(-),义乌金山岭第五代金氏后裔迁居桐庐金牛庄金家山,繁衍成族,始祖金宏辅。昔时,村中有对面桥、灵祐庙、姚壁墓、王家新旧祠堂等古迹。村之阳基林梧园内,至上世纪八十年代仍有樟树、枫树等数十棵,每棵古树都需二三人才能围合起来。上世纪六十年代,上海电影制片厂来此拍摄电影《红色娘子军》。

随着时代的变迁,村庄的人居环境不够理想,村民的生活习惯不够文明等等问题日积月累,跟新时代新农村的要求很不相符。今年4月,金联村金山自然村在街道妇联、村党总支的指导下,探索通过美丽庭院示范村的创建带动村庄环境面貌改善和村民文明习惯养成。两个多月来,落实了党建引领、对症整治、亮化美化等系列举措,终于实现了一次从外而内的“蜕变”:陈年垃圾清理了,放养鸡鸭有了家,果蔬花草种满园,底子文化亮出来,文明新风树起来,幸福指数更高了。

整治前

整治后

整治前

整治后

整治前

整治后

鸿儒村位于桐庐县西南部,距县城8.5公里,区域面积8.3平方公里,户籍人口人,在“美丽庭院”创建中,以干净整洁为基础,以自然风光为依托,以文化底蕴为助推,人人参与,取得实效。

一、宣传发动、全民参与。联驻走团队和村干部积极谋划,制定创建目标;通过外出考察,学到位,引进来;发放倡议书,激发全民参与热情;通过党员率先干,带领村民一起“变美”。

二、因户制宜、循序提升。在“美丽庭院”创建中,始终秉持“不比基础比进步、不比结果比效果、不比投入比参与、不比一时比长久”的理念,根据每户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整改提升方案。

三、变废为宝、追求自然。充分利用竹子、石臼、马槽、酒坛、木桩等进行创意打造,提倡庭院养花植绿、种植蔬菜果树。

四、弘扬文化、内外兼修。鸿儒村历史上“二举七贡”,文化底蕴雄厚,借“美丽庭院”创建契机,进一步宣扬传统文化,开展“最美家庭”、“最美婆媳”等评比,倡导文明和谐家风。

整治前

整治后

整治前

整治后

整治前

整治后

凤川街道园林村朱家城南片共有农户46户,人。自美丽庭院创建活动开展以来,园林村以“推窗见绿、抬头赏景、起步闻香”为目标,村两委干部带领党员群众用心用力用情开展美丽庭院创建工作,推动环境卫生、生活品质“双提升”。

一、基础治理先行。对路面、水域、绿化带等公共场地进行环境卫生大整治,强化垃圾分类指导、督促工作,对破损垃圾桶及时更换,进一步提高垃圾分类的知晓率及投放正确率。

二、狠抓房前屋后。针对房前屋后堆积物多、杂、乱的“顽疾”,采用“农户自行整理、村统一清理”方式逐户整治,鼓励农户在自家庭院内种花植绿。

三、以德治促善治。树立以德治村理念,连续两年开展评选十佳村民、美丽庭院户、好媳妇、优秀村民代表、优秀党员等先进典型,并集中表彰展示,以“内美”促“外美”,进一步促进和谐文明乡风。

整治前

整治后

整治前

整治后

整治前

整治后

江南镇锦江村黄家自然村以螃蟹养殖产业闻名已久,作为典型的江南小村落,黄家村本次选取43户农户两条区块,结合本村的实际,打造出具有江南韵味的美丽庭院。黄家村秉持“党建引领、妇建带动、村民共建”理念,分步开展庭院建设。村委班子有决心、有恒心、有信心,结合镇两两PK活动契机,以黄家为示范点带动全村开展庭院建设,一改黄家村先前脏乱差的面貌。村干部带头,党员分片包干,每一位党员负责15户群众的动员工作,自己的庭院自己建,自己的庭院自己理,清除卫生死角,扮靓自家的小院。老妇女干部发挥“说得出、做得到”的精神,入户宣传美丽庭院,动手打造美丽庭院。以文化和产业为基调,结合本村的螃蟹养殖及刺绣文化,创出锦江韵味。

整治前

整治后

整治前

整治后

整治前

整治后

双溪村位于杭州市桐庐县横村镇东部,桐庐至里濮公路穿村而过,上接02省道,下通新登、富阳,交通极为便利,地理位置优越。年被评为杭州市“美丽乡村”,年结合本村实际,通过美丽庭院创建,实现美丽乡村二次飞跃。

一、宣传入心营氛围。通过召开户主会、入户开展美丽庭院宣讲宣讲活动,向群众讲解“美丽庭院”创建的意义、怎样参与支持创建和各种庭院美化的使用技术。并通过组织村民到建德幸福村、镇头村考察学习美丽庭院先进经验,从理论到实践宣传“美丽庭院”创建标准和示范典型,让“美丽庭院”创建工作深入人心。

二、众人拾柴火焰高。开展“美丽庭院”创建活动过程中,鼓励农民充分利用闲置建筑材料、农用器具及家具等,进行花坛、菜园、果园等微景观创作。渐渐形成了从“要我创”到“我要创”,从村干部到党员再到村民小组长,形成人人都是设计师、人人都是园艺工的浓厚氛围,用最小的成本实现了美丽庭院整体的提升。

三、创建工作掀高潮。“‘美丽庭院’是打造‘美丽乡村’最关键的基础,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为此,今年镇村妇联在创建“美丽庭院”工作中,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将“美丽庭院”创建与乡村振兴、美丽乡村建设相结合,充分发挥妇女“半边天”作用;科学统筹,按照创建标准,找准创建突破口和着力点,提升示范户的创建比例,下大工夫实现创建指标;抓住时间节点,借力借势,朝着“一村一品”“一村一景”“一村一韵”的目标,将“美丽庭院”创建打造成妇女群众工作的一个金字品牌。

整治前

整治后

整治前

整治后

整治前

整治后

富春江镇横山村是富春江镇的政治、文化中心,村域面积5平方公里,共有人口人,住户户。本次美丽庭院创建以横山老区盛家片为示范点,通过调动发挥党员先锋队、美家美户巾帼志愿服务队、群众自建队三支队伍,抓人促事,赛担当、拼作为,共创建美丽整洁户89户,美丽精品户48户,美丽示范户5户,为横山老区增添了一抹靓彩。

一、党建引领明方向,党员先锋队作示范。建立党员、村民代表网格化结对创建制度,深入群众宣传和指导创建工作。发挥先锋作用,率先做好自身庭院整治工作,以点带面,为全域整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妇女凝心添助力,巾帼服务队建新功。横山村女执委成立村级美家美户巾帼志愿服务队,结合本村实际,自主设计创建方案,自行参与节点打造和墙画、标语绘制,带动全村齐动员。

三、全民参与掀热潮,群众自建队亮风采。秉持“美好家园共建共享”原则,引导区域群众自发成立自建队,进一步提升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引发创建共鸣,共建美丽家园。

整治前

整治后

整治前

整治后

整治前

整治后

今年以来,桃源村围绕“全域旅游”的提升要求,聚焦“美丽庭院”建设,通过点上整治、线上提升、面上督查等举措,因地制宜,发挥本地资源禀赋优势,在特色上下工夫,在创新上用力气。

围绕“合”字落实各方责任。村两委班子立足村情,多次召开会议专题研究部署,确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和工作步骤,并明确职责分工,确定创建路线,为创建工作的有序、有效开展奠定了扎实基础。

立足“实”字强化工作举措。坚持抓重点、攻难点、补弱点,在“实”字做文章。村集体对区块内闲置老宅基地、村弄、村道等开展地毯式清理、整治,确保环境卫生状况有效改善。同时,挖掘本土特色文化,打造有特色的小菜园和小花园,推动农村小院精致化、村落整体花样化,在给游客提供物理空间的同时,还融入趣味、情感和记忆方面的触达。

突出“严”字加强督查考核。着力构建一张全程化、动态化、长效化的监管网络,健全完善创建监督机制。建立党员联系农户制度,制定评比公示表,按月分星级在美丽庭院创建公示栏内进行公示,引导农户以先进为榜样,进一步整改提升。

桃源村板山下区块表面上建起的是民宿,改善的是基础设施,实际上建起了新的发展理念。山连水,水绕山,景区融于村落,民居环绕景区,共生并存,相谐相依,这正是桃源建设美丽庭院的初衷。

整治前

整治后

整治前

整治后

整治前

整治后

分水镇大路村下横山美丽庭院创建以勤蜜家园,情溢大路为主题,积极发挥“两伊两美——ta助力”党群力量,围绕“勤、情”为主线,以“庭院+”为内容,打造各具各色、品牌鲜明的“一院一品”美丽示范庭院;打造院有花香、地有菜香的美丽精品庭院;打造堆整齐、扫干净的美丽整洁庭院,使美丽庭院创建工作成为基层社会治理的小切口,助力乡村振兴的载体。

一、美丽庭院创建工作有内容。素有“蜜蜂友好村”称号的分水镇大路村,村民勤劳、务实、创新,下横山以乡村旅游为契机,大力发展民宿业,尤其勤劳的妇女同胞以真情、用情怀扮靓庭院,为广大的住客打造“家”的温情。女性创业就业的同时,并带动周边的村民建立了民宿产业链,增景增收,下横山美丽庭院创建中体现户主的特色,如“莲”生廉、妈妈的味道、怀念、丰收、党建等主题的“一院一品”。在民宿旅游行业妇联执委俞彩琴的民宿听雨楼建立妇女微家——卿?觅会,是集妇女议事、妇女聚会为一体的阵地,让女性在这里相遇同行人、获得同理心、分享人生事,一起觅得人生那一份初见美好的真谛。

二、美丽庭院创建工作有队伍。在分水镇党委的重视下,打造“两伊两美”品牌工作升级版“两伊两美——ta助力”,在“伊智汇”、“伊聚力”的基础上,加入了党员、青年、老龄等不同类别的工作力量,形成了党群共建美丽庭院新模式。“伊智汇”为庭院挖掘特色、融入文化、合理布局;“伊聚力”上门宣传发动户主自家庭院自家整、自家庭院自家建的创建意识;分户到妇女党员青年志愿者,落实责任、倒排计划,合力指导、动手创建美丽庭院;建立了一支设计师、指导员、施工员、监督员为一体的工作队。

三、美丽庭院创建工作有抓手。一是营造创建氛围,美家美户志愿队加大宣传,让人人知晓美丽庭院创建,人人参与美丽庭院创建。二是扩大创建范围,大路村以下横山示范带为标杆,向全村覆盖创建工作。三是提升创建内涵,挖掘特色、步步有景、家家有情。“美丽庭院”创建达人们,以女性的文明进步,带动庭院的变革,带动家庭面貌的变化。四是建立督查机制,依托妇女、党员、老龄工作力量以示范庭院、精品庭院、整洁庭院的标准分层分类每月督查考核,对连续两月不合格的庭院进行降级摘牌,对庭院升级改造,保持良好的庭院进行升级挂牌,形成比学赶超的浓厚氛围。

整治前

整治后

整治前

整治后

整治前

整治后

金塘坞畲族村位于桐庐县西部,距离县城50公里,地域面积1.37平方公里,下分1个自然村、3个生产组,全村耕地面积亩,山林面积亩。

金塘坞是个畲族村,所以在这次打造过程中我们着重融入了畲族特有的一些文化,在创建踩点时就挨家挨户走访询问农户对庭院创建的真实想法以及一些自己的理念,并及时记录。这些农户都是创建过程中的智囊团,坐在办公室里绞尽脑汁不如实地走访一次来得更有效果,这一直是我们美丽庭院创建工作的理念。设计得再好看只要不是农户真心想要的那都不算真正的创建成功。

走进金塘坞映入眼帘的就是一池娇艳的荷花,话不多说了,一年天我们金塘坞等着你们来走走看看,很高兴你们来。

整治前

整治后

整治前

整治后

整治前

整治后

新合乡新民村仁村自然村是一个普普通通的小山村,全村居民户,但是“麻雀虽小,五脏俱全”,颇有“曲径通幽处”之感。由于新合乡通往诸暨的交通道路穿村而过,过往车辆给这座宁静的村庄带来不少生机。

春节刚过,村里的青壮年就会背起行囊,外出打工。留在家中的妇女就开始春种的准备工作;农闲的时候,村里的妇女会去山上采摘茶叶、淘挖春笋,或者做一些粗加工的小生活。值得一提的是,仁村卷尺加工点是新合乡来料加工的优秀示范点。在妇联主席楼春霄的带领下,越来越多的妇女姐妹们加入到了来料加工的队伍里,增加了自己的经济收入。秋冬时间,村里的人也会制作索面。届时道路两边摆满了索面的晾晒架,自成一派风景。

与其他村庄相比,仁村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是最好的,但是那里的村民热爱生活,善于创新。一个塑料箱装上土后就会变成一个小花盆;一个大缸上下切开,就可以种植睡莲、荷花;一个废弃塑料瓶也可以是吊兰的家。花草之中杂种一些蔬菜,恬淡之间不失人间烟火气,于平凡之处把生活过得有滋有味。

整治前

整治后

整治前

整治后

整治前

整治后

今年以来,莪山畲族乡高度重视“美丽庭院”创建工作,制定了《美丽庭院“三比五美”活动方案》,运用“村村PK”、“季度现场会”、“庭院议事会”等活动,多载体融合,多合力共建,营造互比互看、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二季度塘联村以“果香塘联促发展,三比五美炫庭院”为主题赢得了“村村PK”比赛,并获得了代表莪山参加全县美丽庭院PK的资格。

塘联村有10个自然村户人,与7月3日召开的“村村PK”赛中脱颖而出,将代表莪山参加全县二季度美丽庭院“PK”活动。参加PK赛的共有农户42户,其中示范户6户,精品户32户,整洁户4户。具体举措如下:

一、党员带头美家园。充分发挥村两委干部和村内党员的示范带头作用,制定塘联村党建引领美丽庭院建设实施细则,开展党员“我带头、我参与、我示范”活动。落实“党员联系包干制”、“党员庭院交叉互评”等制度,将42户农户,分片包干给相关党员,在党员带头建好自己庭院的基础上,发动和带领周边亲朋好友,加入到美丽庭院建设中来,让“自己家园自己建”成为共识。

二、庭院议事齐参与。充分运用村规民约、基层协商等活动,组织3次畈里庭院议事会,动员群众积极性,让群众在庭院内了解外面的事。通过庭院议事会,群众自觉参与美丽庭院创建和整治活动中,效果非常明显!

三、果香塘联添风情。畈里自然村结合果香塘联一村一品,充分利用自家庭院种植水果,花草,挖掘畲族文化,增添畲乡发展元素,让农家院落成为美丽庭院建设的最大亮点。

整治前

整治后

整治前

整治后

整治前

整治后

今年以来,钟山乡子胥村围绕“一村一示范”美丽庭院示范区建设,深挖“子胥文化”和“快递文化”两大特色文化元素,实现“庭院有提升、村庄换新颜”的美好面貌。

一、外出考察、绘制蓝图。组织村两委干部到富春江镇渡济村、白云源村等地参观学习,吸取先进经验,围绕文化元素进行整村设想,打造“串点成线”、“变盆景为风景”的新时代美丽庭院。

二、分工协作,共建家园。对PK点位沿线农户,进行逐一上门做工作,建立“党员+美家美户志愿者”队伍,由一名党员和一名巾帼志愿者负责一个区块,带头表率,鼓励农户积极参与,共同建设美丽家园。

三、融入文化,特色鲜明。结合本村“子胥文化”和“快递文化”两大特色,打造“院虽小但精致”、“院虽老但内涵”的小花园,推动农村小院特色化、有诗意,不仅为“视觉美”增添亮色,更折射出美丽庭院的“内在美”。

整治前

整治后

整治前

整治后

整治前

整治后

洪坪处于瑶溪入村口,瑶源口则是瑶溪村委所在地,这里溪水潺潺,鸟语花香。

党建引领,让志愿带头成为风尚。坚持“党建”带动“妇建”,重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huaf.com/hhyy/114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