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堂病案之不输液,中成药小儿推拿治疗
患儿,女,2岁8个月,年9月20日出诊,因喂食过量引起大便稀溏,日4次,夹有乳片和不消化的食物残渣,气味酸臭,脘腹胀满,哭闹即泻,泻后哭止,嗳气酸馊,不思乳食,舌苔厚腻,脉滑有力,指纹沉滞。根据小儿的症状辩病辩证为:泄泻(伤食泻)治法:消食化积,运脾止泻,方药选保和丸,本方以山楂、神曲、莱菔子消食化积;陈皮、半夏理气降逆;茯苓渗湿运脾;连翘清解郁热。另外结合小儿推拿,方穴为:八卦、清胃、天河水;第二天复诊,推拿后大便1次,色黄软,按上穴继续推拿1次即痊愈。 患儿因为乳食不节,损伤脾胃,健运失司,食积中焦,故大便稀溏,夹乳片或不消化食物残渣,不思乳食。中焦气机不利,则脘腹胀满,哭闹,泻后积滞消减,腹痛暂缓,则泻后哭止,胃失和降,浊气上逆,则嗳气酸馊。食积化热,上扰心神,则夜卧不安。舌苔厚腻,脉滑纹滞,皆乳食停积之象。 采用了中医内治发、中医外治法和西医内治法相结合的方法,中医内治法丸药内服消食化积,运脾止泻,中医外治法小儿推拿八卦消宿食降胃逆;清胃、天河水清胃热消食导滞,如果患儿腹泻严重,日10左右,可把天河水改成推六腑加强清胃热消食导滞的作用;腹痛加外劳宫和中止痛;尿少加利小便穴,根据中医理论利小便而实大便,增强止泻效果。还有外治法中的穴位贴敷治疗小儿腹泻疗效确切,如湿热泻的热泻贴,风寒泻的寒泻贴等等,另外可以服用西药妈咪爱或者思密达等改善肠道菌群。 1、注意休息,病重者应卧床休息。适当控制饮食,减轻胃肠负担;饮食应清淡而富有营养,可给易消化的流质或半流质;小婴儿应鼓励母乳喂养;对呕吐严重患儿,暂时禁食(不禁水)4-6小时,但呕吐减轻后在逐渐恢复饮食;禁食油腻、生冷及不消化的食物,如果腹泻严重可以适当的喝点糖盐水或者口服补液盐。 2、保持臀部皮肤清洁干燥,勤换尿布,每次大便后,用清水洗臀部,擦干后扑上爽身粉,防止发生红臀。 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用药,防止变证发生。 1、大力提倡母乳喂养,不宜在夏季或者小儿生病时候断奶,遵循添加辅食的原则,注意科学喂养。 2、注意饮食卫生,食物应新鲜、清洁,不吃变质腐败食品,少吃肥甘油腻食物,不能暴饮暴食,饭前、便后洗手。 3、加强体格锻炼,增加户外活动,居室注意通风,根据气候变化,及时增减衣物,防止过热或者过凉,尤应避免腹部受凉。 禹武斌中医理疗师小儿推拿(全天坐诊) 毕业于南阳理工学院国医国药系,先从师著名中医大师赵鉴秋、张玮、陈文霞等,潜心研究中医儿科理论,擅长用中医外治法(小儿推拿、膏药贴敷、刺血疗法等)和中医内治法(如汤药、散剂、丸剂等)治疗小儿疾患;后从师著名针药并用大师陈坤鹏,擅长采用中医外治法(如针灸、药灸、按摩、膏药、推腹、刺血疗法、经络调理等)和中医内治法(如汤药、散剂、丸剂等)治疗各种疼痛及内科疑难杂症。 擅长治疗:以推拿、膏药贴敷、刺血疗法辅以中药汤、散、丸剂治疗小儿呼吸道及消化道等疾病;以针灸、药灸、按摩、膏药、推腹、刺血疗法辅以中药汤、散、丸剂治疗成人颈肩腰腿痛、腰椎间盘突出症、坐骨神经痛、手脚踝关节扭伤、落枕,头痛、失眠、多梦、急慢性胃炎、急慢性肠炎、消化不良、胃肠功能紊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眩晕、妇科炎症及各种怕冷等疾病。 -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huaf.com/hhwh/261.html
- 上一篇文章: 汾河公园,赏荷正当时
- 下一篇文章: 每天一味中草药123莲须,荷花的花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