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意像设计语文教案,这才有汉语味道
北京青春痘权威医院 http://baidianfeng.39.net/a_bdfys/210117/8598820.html 用意像设计语文教案,这才有汉语味道! 曲永谦 汉语有汉语的语言规律,英语有英语的使用规律,俄语有俄语的语言规律,不同的语种有自己的语言规律。语文教学教什么?首先要教语言规律,包括字、词、句规律、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表达规律。外语如此,汉语亦然。《说文解字》《毛诗序》《文赋》《文心雕龙》《诗品》《闲情偶寄》等都是研究汉语语言规律的古书,古人对汉语语言的阴阳组合、意、象、像等语言现象研究得已经很系统了。但是,自白话运动始,汉语的传统语言规律被舍弃了,相反,逐步被西方语言规律所取代。例如,汉语的比兴被外来词比喻取代,古人的“意”被外来词“主题”和“中心思想”取代,汉语字词句的阴阳排列组合繁衍规律被英语的主谓宾取代的,按一定顺序组合就行,结果,汉语教学也变得不伦不类了,就像邯郸学步一样,外语的语言规律水土不服,中国传统的语言规律又丢弃了,所以,出现了学生学了十几年的语文,无论是口头语言表达还是书面语言表达,都成了问题。试问一下,你的孩子写作文不愁吗?你自己写文章不愁吗?老师写下水文不愁吗? 可叹,可悲。语文教学到了非改不得的地步了! 经过多年研究传统汉语写作规律,我形成了《作文这样练》一书,从意像作文的基本原理、意像作文需闯过的九关、意像作文写作流程三个方面,系统地总结了意像作文写作方法。这种意像理念用到分析课文上,以作文为中心讲授课文,效果同样很明显。 下面是我从意像入手设计的《富饶的西沙群岛》教案,以作文为中心,把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阅读与作文融为一体,经过实践,老师教起来流畅,学生学起来明白,学生阅读和作文水平提高明显。 一、教学目标 1、正确认读本课1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在朗读课文中,自学生字新词,理解“富饶”、“五光十色”、“蠕动”、“威武”、“寸步难移”等词义。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从意和像入手理解课文内容,认识文章的结构和文序,学习比喻、拟人、对偶、排比等修辞方法。 4、体会文情,感受西沙群岛的美丽景色和丰富物产,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感。 5、练习写景作文。 二、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并正确,意像组合造句,空间文序,多种表达方式综合运用,体会文情。 三、教学方法: 课时设计:2课时 教学媒体:电脑网络,黑卡纸 四、教学安排 (一)第一课时 (1)教学目标 a.正确认读本课12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认识多音字:参数 b.朗读课文,熟悉文章内容,弄清像和文序。 c.弄清“这儿真美”的像和文序。 (2)教学重点难点 识字,朗读课文,像和文序。 (3)教学过程 a.引入新课,电脑出示:西沙群岛的地图 师:在距离海南岛多海里的东南海面上,有一片岛屿像朵朵星莲、颗颗珍珠浮于万顷碧波之中,那就是令人向往而又充满神秘的西沙群岛。 出示板书——西沙群岛 在这幅西沙群岛的地图中,同学们看到了什么呢? (老师用电子笔指示引导,让学生说:有海,有岛。) 电脑出示西沙群岛大海中的图片 师:这是西沙群岛的大海,大海里面有什么呢?引导学生说:有珊瑚,有鱼。 电脑出示西沙群岛一个岛的图片 师:这是西沙群岛的一个海岛。岛上有什么呢?引导学生说:有沙滩,沙滩上有乌龟;有树,树上有鸟。 师:现在,我们闭上眼,按照老师的提示回答:你的脑海中是不是出现了图片中的那个大海了?那个岛了?还有珊瑚、鱼、沙滩、乌龟、树、鸟,出现了吗? 生:出现了! 师:图片里的那些呀,我们统称为象;脑海中出现的这些呀,我们统称为像。同学们,照过镜子吗?是不是镜子外边一个你,镜子里面一个你?镜子外的你叫象,是实实在在的;镜子里的你叫像,是虚的。明白吗? 生:明白了。 师:原来我们脑海中有西沙群岛的这么多像呀。你对这么多的像有什么想法?用个词语表达一下。 生:很美丽、很漂亮、很富有、很丰富、很可爱...... 师:是呀。下面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介绍西沙群岛这个文像的。看看作者对西沙群岛是什么想法。请看课题目,同学们齐声朗读。 出示板书:富饶的西沙群岛,学生齐读“富饶的西沙群岛”。 师:题目是一个短语。其中富饶是关键词,西沙群岛是中心词。请注意西沙群岛这个词。这个词是我们用眼睛能看到,类似于从图片里看到的一样,这个词就是象,同时,这个词的提示,我们脑海中会出现一个西沙群岛的样子,脑海中的西沙群岛就是像了。富饶呢?前面我分析了,是我们对西沙群岛的一个想法,想法就是意,是作者对西沙群岛的想法。所以,我们说,在我们的脑海中,有了一个西沙群岛的像,还有了一个富饶的意。现在,我们看一个作文题:“这儿真美” 出示板书:“这儿真美”。 师:关键词是—— 生:真美。 师:中心词是—— 生:这儿。 师:题目中的像是—— 生:这儿。 师:题目中的意是—— 生:真美。 师:太好了。不过,这儿是哪儿?这是需要你从记忆中去找,找到你认为真美的具体地方。我们一边学习这篇课文一边想。 下面,我们跟随作者去看一看作者脑海中的西沙群岛。 b.学习生字词。下面,请同学们自己先朗读一边课文。读的时候,遇到不认识的字词要标出来,然后查字典解决。 生朗读完毕,让学生说出不认识的字词,并让学生写一遍,背过。背过后,老师再组织一次默写,加以巩固。主要的生字词:富饶风景优美瑰丽无比岩石大龙虾划过来威武鸟粪祖祖辈辈建设海参数不清(参和数是多音字) c.理清文章脉络 请同学们再朗读一边课文。朗读完成后,思考以下问题: 电脑出示问题: 作者先介绍了西沙群岛的位置和总体印象。然后介绍了西沙群岛的哪里?再然后介绍了哪里?最后介绍了哪里?请分别用文中的一个词来表示。 每个地方都有什么?请在课文里划横线表示出来。 按照什么顺序介绍西沙群岛的? 学生朗读完毕后,进行小组讨论,讨论以上问题。 学生回答以上问题,老师板书 总像:西沙群岛 分像:海底海中海滩海鸟 分像1:海底——山崖、峡谷 分像2:海中——珊瑚、海参、大龙虾、鱼 分像3:海滩——贝壳、海龟 分像4:海鸟——鸟、鸟蛋、鸟粪 文序:由下到上的空间顺序 同学们,现在对这篇文章的像有了全面的了解。如果我们来写“这儿真美”这篇作文,请你按照板书的模式,围绕真美这个意,从记忆中去寻找像,并找出文序来。 板书: 总像: 分像: 分像1: 分像2: 分像3: 分像4: 学生大部分完成后,一个学生展示如下: 总像:月湖公园 分像:枫树林、荷花池、牡丹园、游乐场。 分像1、枫树林——叶小水渠鸟儿 分像2、荷花池——荷花清水游鱼小桥 分像3、牡丹园——牡丹花假山壁画 分像4、游乐园——过山车海盗船迷宫鬼洞 文序:由外到里的空间顺序。 (4)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我们扫清了陌生字词,熟悉了课文,了解了课文中的文像、分像和文序,确定了作文“这儿真美”的文像、分像和文序。同学们是不是收获满满,对作文是不是也信心满满? 生:是。 (5)布置作业 在作业本上工整书写生字生词。 (二)第2课时 (1)教学目标 a.学习意和总分总的文章结构。 b.学习综合运用多种修辞方法。 c.了解和感受文情。 d.确定作文“这儿真美”的立意和写法。 (2)教学重点难点 a.读懂课文中的重点词句,理解意和各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b.多种修辞的综合运用。 c.“这儿真美”的立意和写法。 (3)教学过程 a.过渡:下面检查一下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下面,就让我们跟着作者去细细欣赏西沙群岛吧! b.分段学习 学习第一段 师:请同学们齐读第一段。 西沙群岛是南海上的一群岛屿,是我国的海防前哨。那里风景优美,物产丰富,是个可爱的地方。 板书:第一段:总起全文。 总像:西沙群岛 总意:优美丰富 文情:可爱 这一段有两句话,有三个是字,叫判断句式。第一句是写像,介绍了西沙群岛的位置。第二句既写像又写意,是像加意模式,介绍了西沙群岛的特点和对西沙群岛的感情。像是:一群岛屿、海防前哨、风景、物产,意是:优美、丰富。意是作者的想法。可爱是作者对西沙群岛的感情,也就是文情。开头第一段,作为全文的总起段,作者明确写出玩文意、文像、文情。 我们写“这儿真美”这篇作文,可以模仿这样开头,介绍“这儿”的名称、位置、特点、文意、文像、文情等。请同学们思考一下,模仿填写: 板书:这儿真美 第一段:总起全文 文像: 文意: 文情: (a)学习第二小节 电脑出示: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五光十色,瑰丽无比:有深蓝的,淡蓝的,浅绿的,杏黄的。一块块,一条条,相互交错着。因为海底高低不平,有山崖,有峡谷,海水有深有浅,从海面看,色彩就不同了。 师:请同学们自由朗读这一段。 朗读毕,师引读:这一段一共有两句。第一句写的是什么像?第二段写的是什么像?请用文中的词表达。 这两个像之间有什么关系? 从对这两个像的描绘中,你能读出作者的想法吗? 生答,师结:第一句的像是海水颜色,第二句的像是海底高低不平。第一句和第二句的关系是果因关系。先说果,后说因,是逻辑顺序。从两个像的描绘中可以看出,西沙群岛的海水很美丽。 因为——(海底有高耸的山崖,有低陷的峡谷,海水有深有浅), 所以——(从海面看,五颜六色,瑰丽无比。)。 师:请找出段中的排比、对偶句。 生答,师结:排比:有深蓝的,淡蓝的,浅绿的,杏黄的。 对偶:一块块,一条条。有山崖,有峡谷。 (b)学习第三小节 让我们尽情地潜入这五光十色的海水中,去寻找那些海底的生物吧! 海底的珊瑚、海参、大龙虾、鱼都是什么样子呀?在课文里划出来。 板书: 珊瑚各种形状 海参懒洋洋 大龙虾威武 鱼各种各样 为了生动表现这些生物,文中用了比喻、拟人、对偶、排比、夸张,请找出来。 珊瑚,像花朵,像鹿角。比喻 海参,懒洋洋的蠕动。拟人 大龙虾全身披甲。比喻 有的……;有的……;有的……;有的……。排比 一半是水,一半是鱼。对偶 我们写文章的时候,也要大胆地用这些修辞方法,让语句形象、生动、具体,富有感染力。 提一个问题,“西沙群岛的海里,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这句话的意思是: ①水和鱼正好各一半。() ②水很多。() ③鱼很多。() 选择③,“一半是水,一半是鱼”说明了西沙群岛的鱼很多,夸张地描述了西沙群岛的水产资源丰富,很富饶。 这一节表达了作者什么意? ①美丽() ②富饶() ③美丽、富饶() 选择③,西沙群岛海里的生物形态漂亮,品种多、数量多,传递出既美丽又富饶之意。 文中对鱼的描写特精彩,让我们把它背过吧,看看谁快。 (c)学习第四节 海滩上有很多像,作者只写了有代表性的贝壳和海龟。贝壳的特点是什么?表达了什么意?海龟的特点是什么?表达了作者的什么意? 交流出示板书: 段像:海滩段意:美丽富饶 分像1:贝壳意1:美丽 分像2:海龟意2:富饶 师:用海龟表达富饶,也许不理解,但是,那是渔业工人翻乌龟。这说明海龟有很高的价值。 (d)学习第五小节 师:老师和你们配合着读好这一小节。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岛上有一片片茂密的树林,树林里栖息着各种海鸟。遍地都是鸟蛋。树下堆积着一层厚厚的鸟粪,这也是非常宝贵的肥料。 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师:段像是什么?段意是什么? 板书:段像:鸟的天下 段意:富饶 如果把这段话作为一个移动的镜头的话,应该是从远镜头到近镜头。树林——树里——树下。这就是由远及近的空间顺序。请同学们在写作过程中,既要用好文序,也用好段序。 (e)学习最后一节 引读:富饶的西沙群岛,是我们祖祖辈辈生长的地方。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可爱的西沙群岛必将变得更加美丽,更加富饶。 这段话是全文的总结,是用抒发感情的方式进行总结的。请找出与开头呼应甚至一样的词语。 板书: 西沙群岛——文像 祖国——文像 美丽——优美的近义词——文意 富饶——文意 可爱——文情 同学们,西沙群岛是属于谁的?总结学生的回答,引导到是祖国的,祖国也是我们每一个同学的。我们爱它吗?爱它就是爱祖国。 联系到“这儿真美”这篇作文,大部分同学在结尾处单纯写这个地方美,如果延伸一下,不用延伸到祖国,延伸到你的家乡会怎样呢?其实,爱家乡就是爱祖国,这样,你的文章就升华了,境界就高了! (4)课堂小结 同学们,总的来看,这篇课文,开头总述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结尾希望更加美丽,更加富饶,中间通过对海底、海中、海滩、海鸟这些像对西沙群岛进行了具体描写,文章的这种结构就是“总—分—总”的结构。我们本单元要写的作文“这儿真美”就要模仿用一下。 (5)布置作业 a.背诵优美的句子。 b.用“有的……;有的……;有的……。”造一个句子。 c.给“这儿真美”这篇作文列一个详细提纲,为下次作文课写这篇作文做好构思。 实践证明,从像和意入手设计语文教案,可以把基本知识、基本技能、阅读与作文有机地融合为一体,既是一堂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学习课,也是一堂阅读课,更是一堂作文课,是以作文为中心的语文课,一举三得。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huaf.com/hhwh/11508.html
- 上一篇文章: 温水义留藏在岁月底片里的教科书中国教育
- 下一篇文章: 男子办家学,承诺16岁上重点一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