梅花

指画从清代高其佩创始以来,缺乏继承的名手,到了潘天寿才能独步艺林。在指画中,用手指来代替运笔,画中一切景物的造型、赋彩,均由手指作成。

鱼鹰

对于指画,潘天寿在《听天阁画谈随笔》中说:“指头画之运指运墨,与笔画不相同,此点用指头画意趣所在,亦即其评价所在。倘以指头为炫奇夸异之工具,而所作之画,每求与笔画相似,何贵有指头画哉?”

苍鹰遗墨

潘天寿的指画与水墨画除了工具技法的不同,对于章法结构、境界、审美的追求是一致的。其指画取材宽广,包括山水、花鸟、虫鱼、走兽;也间有人物,而尤以松、梅、鹰、赞、荷花、巨石最多得意之作。

潘天寿《江洲夜泊》

其画面或纵横捭阖,气象万千;或简朴古拙,深厚浑穆;或奇特突兀,充满魅力;或淋漓酣畅,妙趣横生。潘天寿对指画技法的继承和发扬,对大幅指画作品的把握,对艺术品位的独特追求,都达到了“无笔墨痕”的境界。

潘天寿

潘天寿一生勤奋读书、鉴赏文物,并将心得条理化、系统化,形成个人独到的观点和理论。关于书画传统,除写过《中国绘画史》外,还著有《中国书法史》一书,至于其他书画相关理论,也常见于其作品的题识中。

红荷

其艺术思想是主张继承传统,但必须有所变革,强调造化与心源的关系,以及人品与画品不可分的最终目标。或许和其他画家不同,潘天寿将人品与画品完全视为一致,并且以身作则,绝不妥协、不屈服。

耕罢

这种精神在中国现代画史上,潘天寿的体现最为深刻,也最为明显。因此,要了解潘天寿的艺术,必须先了解其性格和一生之境遇。

寒鸦图

由此可见,潘天寿也和黄宾虹一样,对中国文化充满自信,尤其是在中国面临巨大转变的时代里,不但为中国传统艺术做了总结和系统化的工作,并且希望在中国社会文化日渐西化的同时,能够更加了解中国文化与艺术的精神。

潘天寿《西子湖中所见》

潘天寿能够博采众家,集诗、书、画、印为一体,用自己的天赋、气质和后天的阅历统驭画笔,开拓出一条蹊径,踏上艺术的巅峰。在踏上艺术的巅峰路上,潘天寿以自己的自强不息的个性和与众不同的心理素质把它们消化融合贯通,创造出全新的个人艺术面貌。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huaf.com/hhjz/115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