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里皮肤病医院好 http://pf.39.net/bdfyy/bdfjc/160306/4781490.html

中国西部散文学会主办

年第期总第期

(本平台支持单位:库布其酒业)

有人说,安岳石刻艺术赛敦煌、超大足;有人说,水月一笑醉千年,蒙娜丽莎的微笑从此黯然失色;更有人说,紫竹观音端坐休闲,断臂维纳斯,自觉羞惭。

安岳是柠檬之都,漫山遍野的柠檬花香,蛮声海内外,倒是不假。我家农场就在安岳购买了株成苗,去年栽种的,今年已经结下了几个青青的柠檬果子。我多次去地里观察,期待着他们慢慢的变黄。在弥漫着清香的叶子中间,几朵雪白的花蕊又在孕育。一茬接着一茬,似乎青春接着秋黄,蒙童迎着少年,柠檬的花期不老,柠檬的叶子永远保持着绿色的生机和活力。

走进安岳柠海,带给我的远远不止震撼。那漫山遍野的绿,炊烟依旧在的香薰,鸡犬相闻的恬静和闲适,浓浓的乡愁总在不经意间流露出来。天际线外的蓝天、白云,视线内的农舍人家,弯弯曲曲的乡间道路,一切都似乎慢下来了。家家门前,几块田畴、青蔬,几对白鹅、麻鸭,几双孩童嬉戏,几朵芙蓉花开。更有几分留恋依依、几分羞羞怯怯、几分酸楚、几分苦涩、几分橘黄、几分果熟的饱满和沉淀。

柠檬的果子像极了圆觉的禅宗。切开来,就是一朵莲花盛开,坐着一排修行的罗汉。丝丝果肉,像极了莲花,更像是云霞,或者水,融入了禅,意境十分的悠远。

普州、眉州是四川盆地中心著名的两大州。眉州以三苏故里扬名天下;普州则是以佛教传播著名,尤其是安岳摩崖石刻,起步早,北周既有石刻,比大足石刻早年;分布广泛,全县各个乡镇都有佛雕、石刻;数量多,现存10万尊,被誉为中国佛雕之都。据说大足的石刻都是安岳的雕刻工匠们凿造的。

到安岳采风,流连于柠海之中,脚步就有些迟钝,踌躇,四顾景色美,再顾照相急,不知不觉就是傍晚时分,到达云居山圆觉洞,离闭馆仅仅还有20分钟了。圆觉洞窟龛个,造像1,躯,短短20分钟,自然不能成行了。慕名而来,想一睹石刻上的飞天龙女芳容,也就只得留下遗憾。期待下次见面。

我心向佛,尽管我是共产主义者,但是我婆婆是佛教徒,她一生向善,礼佛,伺候观音,我从小在寥寥烟熏中长大,习惯了。母亲是基督教,总是定期去做礼拜,每日早课都要在一间小屋子里面弥撒。我尊重家里每个人的信仰,就像他们尊重我的信仰一样。

圆觉洞的后蜀“地狱经变”,据说是全国最早的一处,东方药师净土变相,则说是南方最早的一处。而安岳县城北八庙乡卧佛沟造像释迦牟尼涅槃图,全长23米,头3米,肩宽3.1米,是国内最大的一尊唐式左侧卧佛。这些最,究竟与我见过的大足石刻、敦煌壁画、龙门石窟、莫高窟石刻相比,可否堪比,我不得而知。

李主席介绍说,圆觉洞石刻,是在唐、五代、北宋时期陆续营造的,内容丰富,规模宏大,造型布局独具一格。据说石刻造像刻工精雕细琢,技艺精湛高超,造型典雅俊美,展示了公元8—12世纪中国民间佛教、道教信仰和极盛时期石刻艺术的风采,是中国石刻艺术唐宋时期的代表作品之一,也是佛教文化、艺术从神秘化走向世俗化、民族化的历史见证。世俗与民族,是吸引我走进他的最大魅力。

我真想看一眼圆觉洞的飞天龙女,与敦煌的飞天神女有何区别。带着遗憾,第二天下午,我们到达安岳县石羊镇的毗卢洞,去膜拜紫竹观音。毗卢洞是北宋时期四川佛教密宗的主要道场。毗卢洞内,除了紫竹观音外,还有柳本尊十炼窟、华严三圣、三身像等。

据介绍,根据明代万历年间碑文追述,毗卢洞的石刻造像开创于五代后蜀,之后历代都进行过培修、补刻。这里曾经是五代至北宋年间四川佛教密宗的主要道场之一。天哪,这是观音吗?分明是翩翩美少女,分明是柔柔俏阿罗,分明是隔壁小媳妇,分明是堂上女教习,分明是飒爽女将军,分明是慈目傻大嫂,分明是华颜倾国貌。那风姿韵致,那妩媚娇柔,那含笑风流……我词穷。这尊紫竹观音高3米,悬坐于那凸露的峭岩石窟之中。她背倚浮雕的紫竹和柳枝净瓶,头戴富丽华贵的贴金花冠;蛾眉上竖,凤眼下垂,直鼻微隆,朱唇略闭;上身穿短袖薄裟,袒胸裸肘,臂戴膀圈,璎珞象随身而泻的金色瀑布,网坠于胸腹;下身长裙薄如蝉翼,紧贴于腰腿之间,衣裙飘逸,富于动感。

她坐在一张弧形荷叶上,左手抚撑叶面,右手放在膝盖,一双秀丽的赤脚,左脚悬于莲台,轻轻踏着花蕊,有趣的是她的右腿,竟然弯曲上翘,脚踏莲叶,好一个“翘脚观音”!形象、生动、有趣,仿佛一位丰姿绰约、温柔潇洒的邻家女郎,就像柠都少女累了、困了,在此修习。少女的妩媚,女神的仪容,有像极了邻家的采果大嫂,世俗风味极浓,看起来风流韵致。我看过各种雕刻技艺的观音,但是看了紫竹观音,不得不为雕刻大师们那出神入化、巧夺天工的精堪技艺所折服。

排着队的摄影家,长枪短炮咔嚓咔嚓拍个不停,我忍不住再一次、又一次细细地观察,近观之,她头戴镂花宝冠,蛾眉上翘,凤眼下视;上身穿轻薄披,袒胸露臂;酥胸宽阔,稀疏璎珞像虬曲而下的金色飘带,翠环网坠于胸腹之间,腰际系一条结花丝绦;下身着一绣花轻薄如蝉翼的长裙;从宝冠两边飘洒下来的彩带虬曲多姿,并与下垂的长裙裙摆自莲台流泻而下,宛如几绺金色的瀑布。她背后两侧刻有几根摇曳生姿的紫竹,象征着南海普陀山的紫竹林。头部背景上还有火焰形背光。

整副刻像线条明快,刀法自然,尤其是衣饰的裙角,裙角皱纹飘逸自然、褶纹更显风韵。看着她妩媚的娇躯,每一位观赏者都有好的理解和诠释:或是“出水芙蓉”,或是“出浴美人”,或是一位“向往人间的怀春少女”,或是一位“韶华绝伦的妙龄女郎”,也许想到周敦颐“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名句——她简直就是一朵盛开的莲花。她闪烁着神性的光辉,更显着人间女性的情贞,具有浓郁的世俗美。但这种世俗美,给人的却是倜傥而不轻佻,温雅而又端庄之感,使人敬而爱,爱而思,思而无邪。

世俗与民族,或许就是水月观音身上最朴素的东西,让水月观音如此的美,魅力四射。

李华,笔名竹子,中国诗歌学会、中国散文学会、西部散文学会会员,重庆市作家协会、新诗学会、散文学会会员,巴南区作协副主席,文艺评论家协会书记。出版个人文集《在路上》,诗集《约》,在《星星诗刊》等海内外报刊杂志,网络平台发表、发布作品余件,作品选入《中国新诗》《中国短诗精选》等二十多部文集,多次在各类征文中获得等级奖。

本期值班编辑:雷响玲

推荐阅读

文坛奇苑:中国西部散文学会

刘志成:从三轮车夫到全国知名散文家

李成虎//半山半水半书窗

高宝军‖我在高原

吴景娅//青海湖边的花儿

孤岛∥怀念父亲

苏胜才‖唐玄奘出关

史小溪《黄河万古奔流》

刘志成‖待葬的姑娘

高彩梅‖蓝幽幽的马兰花

赵力‖在班超塑像前沉思

付昌惠

通往家的路

祁建青‖瓦蓝青稞

蒲公英

白石尖,杜鹃花的天堂

文讯传播

中国西部散文学会入会须知

年中国西部散文排行榜

门户网站-中国西部散文网免费上传散文作者散文书籍

门户网站-中国西部散文网免费上传微电影

刘志成∥散文讲座《作家与修炼》

山西聚寿山文学创作笔会

《西部散文学会》辅导班招生

好消息!中国西部散文网可以免费上传书画作品啦!

“库布其酒业杯”第九届中国西部散文节7月28日将在东胜举行

西部散文选刊年第一期

西部散文选刊年第二期

西部散文选刊年第三期刊

除夕如远方汉子沉稳的步伐,敲打着我们的情思,毡房前弥漫着父母殷切的期盼,美酒已经斟满,只待你痛饮,泼洒你的激情,唱一曲《敖包相会》。期酒待与你相聚!

敖包粮酒

中国制酒源远流长,品种繁多,名酒荟萃,享誉中外。约在三千多年前,商周时代,中国人独创酒曲复式发酵法,开始大量酿制黄酒。约一千年前的宋代,中国人发明了蒸馏法,从此,白酒成为中国人饮用的主要酒类。敖包粮酒就是这样一款历史悠久的白酒。

敖包粮酒,得名于元朝。相传圣主成吉思汗漫漫西征归来之后,稍作休整,便挥鞭投入了征讨西夏王朝的战争。浩浩荡荡的蒙古铁骑在圣主成吉思汗的一声令下,朝着西夏王朝首府兴庆府进发。兴庆府即今天的宁夏银川市。自古便有塞外江南之美誉。这里水草丰美,灌溉便利,土地肥沃,地势平坦,是绝佳的粮食生产地和储备库。此时的蒙古铁骑已经气势汹汹,披荆斩棘,无往不胜。成吉思汗的策略是先打败西夏王朝,进而入主中原,成就千秋大业。在铁军跨过天险黄河之后,来到了鄂尔多斯高地。等部队驻扎下来修整时候,成吉思汗便有了尝一尝当地美酒并用当地美酒招待有功将士以及来自各部落的首领的兴趣。于是下令部下在鄂尔多斯四处张罗,他将鄂尔多斯蒙古部落所生产的所有白酒全部采样。经过成吉思汗的层层筛选,最终将来自鄂尔多斯敖包梁的一款白酒作为犒赏酒,并命名为敖包粮酒。成吉思汗喝了一尊之后,仰天说道:美哉,此酒应为长生天所赐,与我蒙古宫廷用酒旗鼓相当。至此,敖包粮酒在塞外声名远扬。敖包粮酒也跟随者成吉思汗的大军,四处征讨。从古到今,敖包粮酒坚持传统酿造,品质一如既往,得到了客户的一致好评。

敖包粮酒的产地,碧绿的鄂尔多斯草原,辽远雄浑。鄂尔多斯属于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再加上地势平坦辽远,历来又有黄河之水灌溉,光照充足,纬度适中,自然生产出的粮食颗粒饱满,营养成分与同类产品相比更具营养价值。这样的先天条件为鄂尔多斯白酒的酿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原料。而中原酿酒传到鄂尔多斯之后,经过蒙古式的改良,酒味更加醇厚绵长,正所谓“好喝不上头,营养价值高”。

一湾黄河水绕着鄂尔多斯,奔腾而去。在鄂尔多斯广阔的土地上,坐落着许许多多种类不一的敖包。作为蒙古族地区最具代表的文化景观,它源远流长的历史,厚重,传奇。蒙古族信奉萨满教,崇拜长生天(蓝天),又讲九十九重天,分“查干(白)腾格尔”,“哈日(黑)腾格尔”。所以蒙古地区许多“呼和(蓝)敖包”,“哈日敖包”等用颜色命名的敖包,是由祭奉天神的敖包演变而来的。还有太阳为“乌兰那日”(红太阳),因此祭太阳神的敖包为“乌兰敖包”。鄂尔多斯各地有很多“呼和敖包”、“哈日敖包”、“查干敖包”、“乌兰敖包”,都与崇拜天神有关。敖包文化作为蒙古族最重要的文化之一,在历史长河中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敖包粮酒坚持蒙古大地敖包文化的深厚底蕴为基础,开拓创新,坚持纯粮酿造,真材实料出好酒,好酒才能永流传,坚持以传统工艺为主,坚持以质取胜,为内蒙古酒文化的传承默默地作着自身的贡献。家乡人喝家乡酒,敖包粮酒本着为家乡广大父老乡亲酿好酒,产好酒为立足点,力争用口碑把敖包粮酒发扬光大,重回成吉思汗时代的盛世经典!

鄂尔多斯草原毡房里弥漫着美酒的芳香,敖包粮酒已经斟满,只待你痛饮,泼洒你的激情,唱一首《敖包相会》。毡房内外,已是敖包粮酒诱人的酒香。它随着辽阔的草原袅袅地朝着四野飘散,直到神州大地,天涯海角,五湖四海……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huaf.com/hhyy/956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