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癫疯有效方法 https://m-mip.39.net/man/mipso_4355346.html
近日头条:▲一团"荷"气▲密码世界▲夏游洪山▲这个离别的夏天▲子母桥畔夏雨荷▲蝉亦是禅

配图来自网络

那一池荷文|潘新日荷花慢慢打开花苞,露出嫩绿的莲蓬。一阵风吹来,细细的莲樱犹如荷花的胡须,在风中抖动着……我和燕林蹲在池塘边上,很想下到水里摘几枝莲蓬尝尝。可经验告诉我们,此时的莲蓬绝没有仁,还仅仅是个空壳。我们干瞪着眼,是馋,是急,想早早品尝,今年莲蓬甜甜的滋味。听大人们讲,我们家院外的这个荷塘,是早年知识青年下乡时刘代表种的。这么多年了,越长越旺。印象里,有年天旱,冬天清淤时,大人们把池塘清了个底朝天。本想这次池塘里的荷会烟消玉殒的,谁想到,第二年又稀稀疏疏的长出了一些。第三年,就又变成了荷田满满。燕林爷爷闲着的时候,喜欢带我们到池塘里采荷叶,他是村子里的老中医,嫩一点的荷叶就用来制茶,老一点的用作中药。老先生习惯把荷叶放在鼻子下闻,一叶一叶地闻,竟有好多新鲜的荷叶被他扔掉。问他为啥,他也不答,只管闻他自己的。到了农忙时节,村里没有闲人,大人小孩都忙着割麦插秧,累了时,喝一碗清清凉凉的莲子羹,即管渴又管饿,还消暑。大地的恩赐,此时已经化作劳动的力量,在汗水的流淌声里浸润着粮食的香味,阳光之下,麦粒的炸响,是对院边池荷的回应。燕林怕热,他头顶着一枝荷叶,用线拴住上面的茎。干活的时候,大绿帽子忽闪忽闪的,像池塘里晒蔫的荷叶。实在热到抵不住的时候,他就跑到荷塘里,蹲在荷叶撑起的绿伞下,任池水轻抚着他的躯体,甭提有多惬意了,就连吃饭,他都不愿意上来。我们最喜欢在莲蓬灌满浆,快饱满的时候,下到池塘里一边游泳,一边掐嫩绿的莲蓬,剥里面的莲蓬米吃,甜丝丝的滋味总也吃不够。很多时候,我们玩够了,还要带回去很多,这成为大人们夜晚聊天时的零食。安静的夜晚,嫩绿的藕莲蓬为劳累的村民,增添了一丝快乐。教我们的语文老师是城里来的,她极少吃到不同节令的嫩莲蓬,看她喜欢,我们就争着带一些送给她。了解莲蓬的人都知道,莲蓬从灌满浆到老,每天的味道都不一样,最佳的时间是莲蓬长到四五成熟的时候,莲蓬米超甜,味道是最佳的。以后,莲蓬米逐渐变苦,越来越不好吃。她很惊喜,能感受到莲蓬不同的味道。莲蓬成熟后,家家户户都要剥一些莲心当茶用。客人来时,在透明的玻璃杯里,放上十几粒,白开水立刻就有了春天的颜色。据说,这茶清热解毒。为此,那个曾经栽下满塘荷的刘代表,从上海写信,托燕林爷爷从村子里收些莲心给他。燕林爷爷挨家挨户的收,一个村子下来,收了一大包,足有三四斤。那边,刘代表写来信,感激了一番。乡下人实在,谁也不要钱,寄过去的茶里,有浓浓的情谊在里面,这茶,肯定好喝。在乡下,荷不仅实用,还可成景。春天,一池碧绿,朝气蓬勃;夏天,红绿相间,相映成趣;秋天,荷叶田田,荣枯有序;冬天,残荷凋敝,水墨使然。四季轮回,风景各异。有一池荷相伴,真好!(原载娄底晚报)土著民乡土

文学

生活

记忆第11届中国传媒大会最具活力文化自媒体第12届中国传媒大会最具乡土气息自媒体第13届中国传媒大会最具人文情怀自媒体扎根乡土留住乡音传递乡情守住乡愁合作/投稿:toozoom

qq.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huaf.com/hhyy/92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