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怎么确诊 http://pf.39.net/bdfyy/qsnbdf/150329/4599368.html

“对影闻声已可怜,玉池荷叶正田田。

不逢萧史休回首,莫见洪崖又拍肩。

紫凤放娇衔楚佩,赤鳞狂舞拨湘弦。

鄂君怅望舟中夜,绣被焚香独自眠。”唐朝李商隐《碧城》其二

诗文慢读:对着你的影子,你的声息,就已经生出了无限的柔情爱怜,那无边无际的荷叶,正在玉池连绵吐绿,田田又圆圆。

不遇到懂你的我,你千万不要回头看,不要将别人都错认成我。

那紫色的凤凰,展开飞舞,衔着芳草玉佩,

那红色的龙鱼,恣意翻腾,击打湘江水浪如同音乐呀。

王子鄂君回忆着曾经在荷花池里的夜晚,那样的美好不能再得,只能孤零零的回忆,独自睡眠。

初衣解诗:虽然碧城三首,是李商隐最为晦涩的诗,但谁也不能否认,从情感上来讲,他是带着无尽的悲伤,来写下这些华美绮丽的句子。

也让千百年来至情至性的人,着迷在其中的婉转奔放与忧伤里。

说的仿佛是一个神话,一位美丽的仙女和一位王子,在无边无际的荷花池里。正是因为有了感情,对影闻声,都觉得倍加的可爱可怜,那满池的荷叶荷花都有了灵性,绿到了清晰而又朦胧,圆润摇曳却又无边无际。

“对影闻声已可怜,玉池荷叶正田田。”成为了情景交融的美句,是最美的最柔情的荷花。仿佛是开在天上的天池里。灵动的当然不止是荷塘荷叶,荷花掩映,还有龙飞凤舞。这不是描写的一幅静态的画面,这首诗里充满了动感。

也正是这首充满了激情动感悲伤而又华美的诗,奠定了李商隐情诗圣手的地位。

56个字里,写了仙女和爱人的相会,相爱,在那荷花开放的黄昏夜晚,两个有情人幽会。里面的情绪变化多端,却又一气呵成。爱怜,担忧,嫉妒,狂喜,淋漓,失落,惆怅。将恋爱中的心态刻画得淋漓尽致,却又含蓄动人。

实际这首可比襄王忆梦的诗,只有李商隐生活的本来的,或者是他最刻骨铭心的恋情的隐写。

在最年轻的时候,遇到了最美的爱情。那是诗人李商隐,在16岁到21岁期间发生过的一段短暂却炙热的爱情。彼时,正处在人生迷路口的他,玉树临风,青春有加,世路迷惘,在玉阳山求道。当然,在当时年轻人求道,也有着深厚的历史政治背景。因为唐玄宗时期,有从道家子弟中选取人才,充实官僚。

只是玉阳山的道观,不但有道士,更有女冠,那是来自于皇家王族或者贵族的女子,在此做长期或者短暂的修行。于是年轻多才的李商隐,遇见了貌美多才的女冠。

郎才女貌,郎貌女才,都在道家的圣地里相逢。燃起了李商隐最炙热的爱火和柔情。想必对方也是。金风玉露,郎情妾意,不可思议的发生了。

李商隐一直用神仙笔法,来描写这段感情的始末,因为纯净美好,遇见就是遇见了,底色是悲哀的,相见却是狂喜的。悲哀的在于李商隐和对方都知道,可能没有世俗的结果,狂喜在于爱就是爱。于千万人中,与时光里,遇见了最好。

所以我们看见这一首混合着悲哀,柔情与华美,炙热却又绝望的诗,是年轻的热情,是爱的箭。其实也可以想见,两个人都承受着爱的甜蜜和悲伤。所以李商隐,曲折的用神仙典故来表达这份在世俗无地落脚的感情。

这段感情,李商隐其实终生不忘。“微生尽恋人间,只有襄王忆梦中。”

这个女子成了李商隐永生的梦中情人,甚至是精神上的寄托。当他快乐的时候,“我是梦中传彩笔,与书花叶寄朝云。”那个朝云就是她,当他孤寂的时候“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当他心酸而愧疚的时候“如何雪月交光夜,更在瑶台十二层”,他晚年向佛修道,也每每是这个萼绿华一样的美丽的她,“十年长梦采华芝,归去嵩阳寻旧师”。

可以说这样一个女子,最后成了李商隐精神上的符号。如果没有这样的一段经历,李商隐可能更容易在人世的坎坷中沉沦。因为初衣读了李商隐这么多年的诗,发现他的脆弱,远远比我们想的更为脆弱。他是精神上有这样一个仙女,才在人世间的坎坷中,屡败屡战。虽然人世间的奋斗和忧患拖垮了他的身体,他死在了多病的中年。

李商隐的诗为心史,或者是预感自己的人生短暂而迷离,他将人生的大事,如同密码日记一样的记录下来,他自有他自己的坦诚。

而是正是这种曲折隐晦下的真挚和坦诚,后来的许多诗人,无法达到他这样的高度。也就奠定了他在唐诗中无可动摇的地位。

“对影闻声已可怜,玉池荷叶正田田。

不逢萧史休回首,莫见洪崖又拍肩。

紫凤放娇衔楚佩,赤鳞狂舞拨湘弦。

鄂君怅望舟中夜,绣被焚香独自眠。”

初衣胜雪为你解读李商隐的诗。图片来自网络侵权必删。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huaf.com/hhyy/117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