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画报》7月~8月刊的阅读分享又如约而至喽!本期分享,小编将依次按照7月红版、黄版、绿版,8月红版、黄版、绿版的顺序为大家介绍,让我们来看看都有哪些精彩内容吧。

7月红版封面:

一百年前的7月,在嘉兴南湖的一艘红船上,一群怀有理想信念的有志之士深夜围坐,播撒了一颗希望的火种——中国共产党的建立,照亮了前进的新征程,让长期处于徘徊探索的中国人民迎来了黎明。在回望历史中凝聚力量,在立足当下中感悟中国心。在《幼儿画报》7月刊的红版封面中,红袋鼠和跳跳蛙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脸,我们似乎能通过画面感受到他们欢乐的气氛。

此时,家长不妨和孩子结合画面猜一猜,是什么让他们这样开心?通过画板上的天安门和红旗,细心的孩子一定发现他们正在为党的生日准备礼物呢。7月是党的生日,家长可以借此机会为孩子讲述一下我们党的百年征程,在孩子心底播撒红色种子,传承红色基因,也可以和孩子一起,用美好祝福向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7月“红袋鼠的自我保护故事”:《闻一闻,看一看》

在本期的自护故事中,丁当狗吃了不新鲜的食物而生病住院,给红袋鼠、火帽子和跳跳蛙上了一堂不一样的课。在小鹿老师的引导下,三个小伙伴学会了用鼻子闻、眼睛看的方法,从食物的味道、外观以及外包装的保质期来辨别食物是否新鲜或变质。

读完故事后,家长可以拿一些食物,循序渐进地让孩子学习故事中的辨别方法:先让孩子看一看,当食物变质后,外观上发生了哪些变化,比如是否出现了变色、变烂、变型等;再让孩子闻一闻,变质的食物通常会散发一些难闻的气味,比如酸味、臭味或霉味等,通过闻气味往往能及时判断出食物是否新鲜。当孩子找到了变质的“信号”,家长要告诉孩子这些变质的食物中附着危害身体健康的病毒细菌,如果吃了就会像丁当狗一样生病不舒服。

与此同时,家长也要告诉孩子,每种食物都有它的保质期,超过保质期的食物同样也会危害身体健康,并教孩子学会看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让孩子通过故事学会用视觉、嗅觉、触觉、味觉等感官鉴定和检验食品安全是一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对于处在生长发育关键期的孩子而言,食品安全是身体健康成长的保证,因此家长一定要增强孩子这一方面的安全意识,为孩子铸好食品安全的防护线。

7月五大领域游戏:

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常常叮嘱孩子要多吃蔬菜和水果。但是对于孩子而言,什么是蔬菜,什么是水果,也许还不能很好地认识。因此,本期五大领域游戏除了巩固食品安全的自护知识,还能通过游戏,教孩子认识日常的食物。3~4岁的孩子需要在众多蔬果食物中,找到桃子和葡萄,并把它们圈出来。这不仅是锻炼孩子手部精细动作的能力,也是对孩子进行蔬菜水果的认知训练,通过认识常见的两种蔬果,进而扩展到对其他食物的认知。

5~6岁的孩子需要学会辨别新鲜和变质的食物,细心观察游戏中每种食物的变质信号,并将它们分类放在图中的篮子或垃圾箱内。饮食习惯的好坏直接影响孩子的身体健康,通过游戏,可以让孩子了解新鲜的食物可以存放食用,变质的食物也不能随意丢弃,必须放入垃圾箱内,让孩子从小树立正确的饮食习惯和环保意识。7岁以上的孩子要通过游戏中面包、牛奶的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计算出它们具体的保质日期是几月几日。

7月“红袋鼠谜语儿歌”:《小飞机》《绿花洒》

本期“红袋鼠谜语儿歌”是两首与夏天相关的谜语。第一首《小飞机》的谜底是夏天常见的一种小昆虫——蜻蜓。家长可以先为孩子念一遍儿歌,让孩子结合图画猜一猜、找一找谜底。比如“像架飞机翅如纱,飞东飞西把虫抓”,通过这两句可以让孩子说一说,蜻蜓飞起来像什么,翅膀有什么特点?它飞来飞去是在做什么呢?随后,再和孩子延伸观察和思考:除了蜻蜓,还有哪些昆虫的翅膀轻薄得像纱一样?你觉得蜻蜓是益虫还是害虫呢?最后,家长跟孩子观察一下现实生活中的蜻蜓,从而让孩子意识到自然世界的神奇之处。

第二首《绿花洒》是夏天常见的一种植物——莲蓬。这首谜语儿歌通过由远及近的描述方式,为孩子呈现了不同距离下莲蓬的形态特点。猜完了谜语,家长可以带着孩子观察一下现实中的莲蓬,根据儿歌的描述,先让孩子在远处观察并描述一下莲蓬的样子,然后再走近瞧一瞧莲蓬的细节,并让孩子说一说莲蓬里的“绿娃娃”是什么,等等。

鼓励孩子观察了解自然界中形形色色的动植物,并学会初步描述它们的主要特征,当孩子开始展开思考,家长就可以帮助孩子进行新知识的内化,将这些认知串联成一个知识链条后,孩子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也会随之提升。

7月“红袋鼠美食屋故事”:《波波飞上火了》

“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一年中最热的时节如约而至了。此时高温似火,暑热如蒸,孩子食欲下降,变得这也不想吃,那也不想吃。同时这一时节出汗多,消耗大,体内维生素的流失容易造成身体倦怠、抵抗力下降。本期“红袋鼠美食屋故事”《波波飞上火了》为大家推荐几道消暑清火的食谱,让孩子在夏天也能吃得开心,吃得健康。

故事发生在一个大热天,小猪波波飞急匆匆地来到美食屋,他的出场一定瞬间抓住了孩子的注意力:画面中波波飞大步流星地走进来,头上的一团小火苗烧得旺盛。这样着急上火的波波飞让我们十分好奇接下来他将发生怎样的故事。原来,波波飞又渴又饿,还上了火,所以来到美食屋求助红袋鼠、火帽子和跳跳蛙。那么三位大厨是怎样帮助波波飞呢?

红袋鼠的“宝葫芦小船”——西葫芦蒸饺,能够对孩子的身体进行养护。在它小小的身躯里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胡萝卜素、纤维素以及大量的钙和一定量的钾等,既可以补充孩子所需的维生素,还能够补充人体的营养,提高身体的免疫力。火帽子的“败火绿精灵”——蒜蓉炒空心菜,更是夏日不可缺少的一道美食。空心菜中含有大量的钾元素和氯元素,它可以调节体内水平衡,有效地排出体内毒素,并且空心菜中丰富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含量是很多其他蔬菜无法超越的。

尽管暑气难耐,但消暑纳凉的同时也要防止寒气和湿气的入侵,因此,清热去火的食物选择也需要慎重考虑。跳跳蛙的“去火珠玉汤”——花生莲藕汤,有助于益气养血,增强免疫力和体智发育。莲藕味道清香独特,不仅能促进消化,还有助于清除体热,补血益气。花生有“长生果”之称,内含多种营养成分,最重要的是它钙含量极高,可以促进孩子的生长发育、增强记忆力。

7月“乐悠悠科普故事”:《我爱土豆》

电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能源。说起发电原理,大家脑海中一定浮现了错综复杂的线路或者晦涩难懂的科学概念。其实,发电的原理并不复杂,而且我们平常吃的水果或蔬菜就可以发电哟!

本期“乐悠悠科普故事”中的土豆不仅美味,还有发电的作用呢。家长可以结合故事内容的讲解和图画的呈现,用较为形象有趣的方式为孩子解释发电的原理:酸性物质能作为电解液进行发电,而土豆发电的秘密就在于其内部的酸性物质与锌和铜分别发生了反应。

由于锌片比较活泼好动,容易失去电子,因此作为负极;铜片安静含蓄,不容易失去电子,因此作为正极。土豆内部的电解液为两种金属物质架起了桥梁,因此就产生了电流。在阅读过程中,家长和孩子可以利用身边的土豆或其他蔬果,如柠檬、苹果、梨等,按照故事里扫一扫中的视频教程,和孩子展开一场小实验,一起见证奇妙的发电原理吧!

7月“睡前温馨故事”:《藏猫猫游戏》

小乌龟、小青蛙、小松鼠和小刺猬在花园里展开了一场藏猫猫游戏,但是大家找遍了花园,都没有小乌龟的身影。小乌龟到底藏在哪里了呢?答案就在“睡前温馨故事”《藏猫猫游戏》中。在简单的故事中,孩子可以了解四种小动物们的习性特点:比如小青蛙生活在池塘里,所以它的搜索范围在荷花池边;小松鼠经常在树上活动,于是它爬到树上四处张望;小刺猬经常在灌木丛内穿梭,所以它在月季花丛中里寻找。

家长可以先让孩子观察图片,猜一猜小乌龟可能藏在画面中的哪个地方,从而引发孩子丰富的想象力,让他们对情节充满好奇,情不自禁地想要翻开下一页解开答案。读完故事后,再让孩子说一说,池塘里还生活着哪些小动物,还有谁喜欢在树上和灌木丛里活动呢?在日常生活中,家长可以带孩子到户外寻找小动物,亲身经历一次发现,试着让孩子观察动物的主要特征加以描述,这样不仅能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还能在活动中引导和树立孩子热爱动物、保护动物的意识,让孩子学会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7月黄版百变玩法图画书:《火帽子小警察》

在自然世界中,生存着各种形态各异的动物,他们之间存在着各种奇妙的关系:有的相互竞争,有的相互帮助,也有的看似危机重重,但却共栖生活,相互帮助。

7月黄版百变玩法图画书《火帽子小警察》就是通过火帽子的“追梦”之路,在翻折中带领孩子了解动物之间看似危险,实则亲密的伙伴关系,揭开大自然的奥秘。首先和孩子沿着书中的虚线折一折,在望远镜中看一看发生了哪些危险,再按照提示翻一翻,揭开动物之间合作共生的秘密。在翻一翻,折一折之间,孩子不仅得到手部精细动作的锻炼,还能随着火帽子一起破案,收获知识。

除此之外,通过火帽子的经历,可以让孩子感受坚持梦想的力量,就像火帽子尽管经历了很多有惊无险的事件,但他始终坚持,终于成为了小警察,获得了朋友们的认可。通过本期黄版游戏,可以让孩子意识到,在成长的追梦途中也许不会一帆风顺,但只要坚持不懈,一定会有珍贵的收获。

如果仔细阅读观察,还能发现每当火帽子“帮助”一个小动物,他的巡逻队伍就会增加一个队员,这一细节能够潜移默化地培养孩子勇敢、友爱、互助的珍贵品质。与此同时,为了增加故事的参与感,每个场景都有需要孩子完成的贴贴乐任务,并猜一猜它们在故事中有怎样的作用?是为动物带来了帮助,还是带来了困扰呢?从而在解开答案的一瞬间有恍然大悟的感觉。

在游戏的翻折中不断发现和寻找答案,是帮助孩子认知发展的动力,而游戏情境中设置的问题能有效激发孩子主动展开思考,并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使孩子获得认知能力以及思维的变通性、创造性。因此,通过本期的黄版游戏,既能增加孩子对动物共生关系的认知,获得知识,也能锻炼孩子的品格。

7月绿版认知励志图画书:《萤灯和雪灯》

本期绿版认知励志图画书为孩子们讲述了一个勤学苦读的故事。红袋鼠、火帽子和跳跳蛙在扑萤火虫和堆雪人时,想到了在晋朝时期有两个古人——车胤、孙康。他们在艰苦的环境中没有读书的条件,于是他们一个利用萤火虫照明,一个利用雪光照明,想方设法地创造看书的机会。通过故事可以得知,车胤是“囊萤”,孙康是“映雪”,两则故事组成了“囊萤映雪”的典故,它告诉我们:即使在艰苦的条件下,也要创造学习的条件。

古人表现出来的“苦读”精神,在千百年后的今天仍然深深打动着我们。其实关于勤学苦读,我们的先人还有许多动人的故事,比如“悬梁刺股”的孙敬和苏秦,“凿壁偷光”的匡衡,他们刻苦学习的精神始终值得孩子学习。因此,读过故事后,家长可以和孩子进行问答互动加深对故事的理解。

比如两位凭借顽强的毅力,坚持读书的古人是谁?通过这个故事你从中有怎样的感悟?最后再和孩子讨论一下古人追求学习的精神,他们在条件如此艰苦的情况下还能坚持阅读,现在的学习环境和生活水平大大提高,我们更应该珍惜学习机会,珍惜接受知识的分分秒秒。

8月“红袋鼠的自我保护故事”《不进小怪屋》

通过7月的自护故事,我们了解到食物可以通过眼睛看,鼻子闻来辨别是否安全,但有一个地方虽然从外观看不出危险,但其中却暗藏隐患,那就是变电站。

电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能源,但它同时也给我们的生命带来了一定的危险,其危险性随着电压等级的升高而增加。变电站内有高压电,并且常常隐藏在生活场所的各个角落,而孩子对外界事物总是充满好奇和探索心,如果他们在不了解的情况下靠近这处“危险地带”,会有很大的安全隐患。因此,教育、引导孩子远离变电站,让孩子了解变电站的危险十分重要。

故事中红袋鼠、火帽子和跳跳蛙被院子里的怪房子吸引了,围在门口想要进去一探究竟。读到这儿,家长可以问一下孩子,生活中是否也见过这样的小房子?如果遇到这样的小怪屋,会像他们一样想要进去看一看吗?通过互动能让孩子从行为和心理上与故事建立联系,从而更好地理解故事的知识点。

小老鼠的遭遇为红袋鼠、火帽子和跳跳蛙揭开了怪房子的秘密,原来这个地方是变电站,有高压电,会触电。小老鼠就是因为好奇钻进了屋子,被电掉了尾巴。通过小老鼠的错误示范,家长要告诉孩子变电的危险性,平时要注意与电力设施保持一定的安全距离,除了变电站,还包括路边的变电箱、电线杆等常见的电力设备,都不要近距离接触,也不要在附近玩耍嬉戏,如果发现电线或高压线外露,更要远离。学习红袋鼠、火帽子和跳跳蛙的行为,克制自己的好奇心,增强安全意识,规范自身行为,不要“以身试电”。

8月五大领域游戏:

8月刊的五大领域游戏涉及的是艺术、健康和科学三大领域。3~4岁的孩子需要观察火帽子的衣服颜色,然后在右边的空白衣服上涂上一样的颜色。在众多的绘画方式中,涂色能让孩子手部肌肉和精细动作得到充分地锻炼。5~6岁的孩子是迷宫游戏,需要结合自护故事的知识点,帮助红袋鼠、火帽子和跳跳蛙避开迷宫中可能发生触电事故的危险物,安全到达终点。

本期迷宫游戏不仅能帮助孩子加深自护知识的掌握,还能让孩子在不断地尝试和突破中,提高他们的记忆力、专注力以及自信心。7岁以上的孩子首先要认真观察图画,找到隐藏在其中的数字,这一过程能够较好地提高孩子的专注力;然后再将数字写在右边的方框中,并计算出它们相加后等于多少,提高孩子的运算能力。

8月“红袋鼠谜语儿歌”:《钢铁岛》和《大鹏展翅》

8月1日是属于解放军的节日——建军节。本期是两首有关军事装备的谜语,答案分别是军舰和军用飞机。在互动猜谜时,家长可以将儿歌分为两个部分为孩子阅读。第一部分:“有座岛,钢铁造,大海轻轻把它抱”“说它像鹏不是鹏,银甲银翅飞空中”展现了军舰和军用飞机的外观以及使用场景。孩子可以结合图画说一说,为什么将军舰形容成一座岛,把军用飞机比喻成鹏呢?第二部分:“载着水兵去远行,乘风破浪本领高”“祖国蓝天它守护,时时刻刻不放松”表现了军舰和军用飞机的使用者是水兵和飞行员,他们分别在大海和天空中守护着我们的家园。通过两首谜语儿歌可以让孩子明白,军舰和军用飞机都是军人工作的地方,他们在每个紧要关头总会倾身而出,“飞身而下”,守护我们的人生安全和美好生活。除了画面中的水兵和飞行员,家长还可以向孩子介绍一下陆地的解放军,他们同样坚守在祖国的每一寸土地上。

我们美好生活的背后是军人在无时无刻地守护,当危险来临时,他们永远冲在最前线;在祖国的边疆,那里是他们坚守的地方;在抗击疫情的战场上,他们的身影无处不在;在抗洪前线,他们勇往无前、不惧艰险。在互动猜谜的同时,让军人的美好形象印入孩子的心中,从而增强孩子对军人的热爱与尊敬之情。

8月“红袋鼠美食屋故事”:《最爱阳光小枕头》

本期“红袋鼠美食屋故事”中,兔妈妈和两只兔宝宝一进美食屋,兔宝宝长长就问“请问有什么好吃的?”他们迫不及待寻找美食的样子,一定调动了孩子的阅读的兴趣,想要一探究竟三位大厨准备了哪些宝藏美食。“秋天到,南瓜俏”,跳跳蛙的“南瓜蜜甜汤”是一道不错的滋补美食。南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可改善孩子的机体免疫力和增强体质。南瓜中所含有的胡萝卜素,可由人体吸收后转换成维生素A,能对孩子的眼睛起到保护作用。像跳跳蛙一样将南瓜做成粥汤类,可以促进体内消化液的分泌,有利于孩子在秋天保持较好的消化吸收功能。这个时节孩子容易受到秋燥的侵扰,常常伴随着鼻干、咽燥、干咳等症状,因此,润燥成为这一季节的主题。

红袋鼠的“豇豆炒三彩”有助于养血润燥、健胃补气、滋养消食,特别是豇豆富含易于吸收的蛋白质和维生素,这些物质都能够让孩子的身体变得更加健康。火帽子的“阳光小枕头”——苦瓜黄金蛋卷,用来消暑益气最合适。苦瓜的味道虽苦,但具有清热解毒,补气益精,止渴消暑的功效,是清热降火的佳品。正如故事的题目《最爱阳光小枕头》,火帽子的苦瓜黄金蛋卷获得了大家的一致好评呢。

故事让孩子吸收的不仅是美食,更是一种观念引导。故事中的兔妈妈和兔宝宝吃过三位大厨的美食后,分别对制作美食的红袋鼠、火帽子和跳跳蛙表达了感谢和赞美。因此通过故事,家长也可以引导孩子学会对父母表达感谢,从而培养孩子爱惜粮食、尊重劳动以及学会感恩的品格。

8月“乐悠悠科普故事”:《打乒乓球喽》

“热胀冷缩”是物体的一种基本性质,物体在一般状态下,受热后会膨胀,遇冷后会缩小。这个科学原理看似平常,实则潜藏着无限神奇,因为它不仅是一个科学知识,还有意想不到的妙用呢:故事中悠悠不小心踩瘪了乒乓球,就是利用“热胀冷缩”的原理复原了乒乓球的样子。本期科普故事除了为孩子解释了“热胀冷缩”的概念和原理,还将原本复杂的科学知识用有趣的方式表现出来。

比如在复原乒乓球时,“热胀冷缩”的情景用拟人的形象表现出来,这些小分子一边使劲推乒乓球,一边为自己加油鼓劲,让孩子通过画面就能理解“热胀冷缩”的过程,从而对这一科学现象产生浓厚的兴趣。读过故事后,家长引导孩子说一说,生活中有哪些事物是“热胀冷缩”的现象,可以让孩子初步感知生活中“热胀冷缩”的原理。如果孩子已经被“热胀冷缩”的魔法吸引了,此时家长可以通过故事中的扫一扫,和孩子做一做更加有趣的实验,让孩子直观地感受一下科学的神奇。

8月“睡前温馨故事”《嘘!别吵,别吵》

“世上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光。”我们生活的在一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中,只要用心观察,将会在每个事物中受到美的吸引,感受到发现的快乐。培养孩子学会发现美,感受美,是孩子成长道路的一堂“必修课”,这一过程有利于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观、世界观以及阳光乐观的人生态度。那么如何培养孩子主动观察,练就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呢?本期“睡前温馨故事”告诉大家秘诀。

故事中有三只小老鼠,一天到晚吵个不停。有一天,当他们安静地聆听,分别听到了“叮咚”“沙啦”“嘀嗒”和另一种美妙声音。到底是什么声音吸引了他们呢?快和孩子到故事中一起听一听吧!

通过故事可以让孩子了解,在生活中需要认真感受才能发现自然世界的魅力。本期“睡前温馨故事”为家长提供了一个较好的方式。比如,先让孩子听一听,模仿一下声音的形态;再让孩子说一说,判断一下声音的来源。除此之外,家长还可以鼓励孩子眼耳口鼻等并用。

比如观察花草时,可以让孩子看看花朵的形状、颜色,再让孩子闻闻气味。观察是认识的基础、思维的触角,必须把观察的“大门”敞开,让外界的信息源源不断进入孩子的大脑,再通过系统的观察和聆听,不仅能打开孩子获取知识的途径,培养孩子的思维能力,还能激发孩子对自然世界的兴趣。

8月黄版百变玩法图画书:《看一看,猜一猜》

8月黄版百变玩法图画书《看一看,猜一猜》不但能获得许多乐趣,还能让孩子体验到科学、艺术和自然。本期游戏是通过光线透视,将正、反页面的图案叠加后形成一个新的动物。这种游戏看似简单,其背后却有着严谨的逻辑,能帮助孩子提升观察力、专注力、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推理能力。在操作时,家长可以先让孩子观察前后两幅图画,试着让孩子想象一下如果将两个图案重叠在一起,会看到一个什么样的画面?先猜想,再描述,最后再让光线揭开答案吧。

8月绿版认知励志图画书:《魔蛋》

曾经凭借《三体》获得雨果奖的科幻小说家刘慈欣,让很多家长开始重新审视“想象力”的重要性。想象力不仅是孩子特有的天赋,也需要家长悉心“保护”和“激发”。

本期绿版认知励志图画书《魔蛋》的作用不容小觑。由于小动物们无意中发现的一颗蛋,从而引发了一系列啼笑皆非的情节。但是看似天马行空的想法背后,透露着无限的想象空间。因此,家长可以跟随故事情节和孩子一起参与到猜想“魔蛋”的过程中。在阅读时,先不要着急寻找“魔蛋”的答案,可以在每一个小动物的猜想中,询问孩子的想法,并让孩子主动想象接下来发生的事情。

尽管故事最后揭开了“魔蛋”的神秘面纱——小乌龟,但也许这并不是孩子的答案。此时家长可以让孩子的想象力升级,鼓励他们根据自己的理解续编一个新的故事。当孩子的想象力已经被充分调动,可以再让孩子结合故事背景,重新设置“魔蛋”出现的场景、参与的人物以及猜测的过程等。如果读完了故事,孩子还意犹未尽,家长可以带孩子在家中找到各种物品,模仿故事里的情节,和孩子一起想象并讨论这个物品背后的“真实身份”。

除此之外,还可以带孩子到大自然中展开一场想象的旅程,一片叶子、一朵小花、一块石头,都能成为发挥想象的对象。通过想象和表达,孩子能够沉浸并参与到故事情节中,这样不仅丰富了他们的想象力,同时也加深了孩子对内容的理解,激发了对阅读的热爱。

好啦,本期阅读分享就到这里结束啦,我们下期再会吧!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huaf.com/hhxx/98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