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花卉产销情况回顾
老牌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zd/171020/5777853.html 经过近年来的调整转型,我国花卉消费市场日趋成熟,花卉消费逐渐由过去的集团消费向大众消费转变,由节庆消费、阶段性消费向日常消费、周年消费转变,消费模式由单一化、团购化向个性化、多样化转变,消费范围由一、二线城市向三、四线城市乃至乡村发展,花卉消费群体不断扩大。花卉走进千家万户正逐步变为现实。 总体来看,年我国盆栽植物总产量稳步增长,品类日益丰富,品质提高,市场供应充足,产销基本平衡。鲜切花产业生产布局日趋合理,产品种类更为丰富,产品质量明显提高,大众消费市场持续拓展,行情稳中有升。经过5年的持续低迷后,绿化观赏苗木产业走出低谷,市场回暖复苏,产销形势整体上保持了良好的发展势头。花店零售行业稳步增长,出现多种经营方式,花店新零售开始萌芽。大型花卉市场销售平稳增长,花卉销售从地级城市向县城扩展的速度不断扩大,并开始加速向乡镇扩展。花卉产品结构不断丰富,高档花卉品种增加,花卉销售时间呈现常态化的发展趋势。 (一)盆栽植物 年国内盆栽植物价格有所下降,销量大幅度增长,特别是小型化盆栽植物产品销量增加,消费者接受度更高,花卉家庭消费呈现暴发式增长。 1.多肉植物近些年多肉植物发展迅速、异军突起,已经成为国内产销量最大的品类。年多肉植物成品产量3亿盆,批发均价6元/盆;年成品产量增加至4亿盆,批发均价5元/盆。从年开始,多肉植物线上线下销售火爆,这一趋势得以延续。年,在全国多肉电商中,年销售额超过万元的有3-4家,超过万元的有10家。其中网络直播销售交易量很可观。目前,国内已经形成山东青州、云南昆明、福建漳州三大多肉植物主产地。 2.蝴蝶兰蝴蝶兰是全球最重要的盆栽花卉产品,对栽培设施依赖度高,环境控制要求较严,投资门槛相对较高,市场价格相对稳定。年,蝴蝶兰产销量万盆,均价20元/株;年产销量万盆,均价19元/株。广东地区由于气候优势、市场优势、产业集群等优势,目前已成为全国蝴蝶兰主产地,产量占全国半壁江山。蝴蝶兰销售更加均衡,长年销售趋势明显。多梗小型蝴蝶兰将逐步成为市场主流,百姓日常消费量呈增加趋势。 3.大花蕙兰作为重要的年宵花卉,年后大花蕙兰价格出现滑坡,年价格开始回升,产量持续增加,质量逐年提高,价格渐趋合理。年大花蕙兰产量万盆,年万盆,仍以“红霞”“黄金岁月”“金光”等红、黄色系为核心品种。根据品种和质量不同,批发价在30-元/盆之间,均价保持在75元/盆左右,较上年有所增长。大花蕙兰的主要产区在云南,产量约占全国的90%以上。 4.红掌中国已经成为全球红掌消费量最大的国家。年、年红掌产销量基本稳定在万盆左右,达到欧洲的两倍,均价基本稳定在18-20元/盆之间。红掌成为深受消费者喜爱且性价比较高的盆花品种之一,年宵销售逐渐弱化,日常消费成为主流。年轻白领是红掌消费者主流,小型桌面型红掌仍有非常大的潜在需求空间。 5.凤梨年、年销量稳定在万盆左右,均价在15元/盆左右。广东地区由于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可以利用简易设施进行低成本模式栽培,故批发价格一直难以提高。市场主流品种有“平头红”“新红星”“丹尼斯”“火炬”等,红色系占90%的市场份额。 6.竹芋作为精品观叶盆栽,竹芋枝叶清秀、耐室内摆放,深受北方地区消费者喜爱。年竹芋产量万盆、年万盆,产量和价格趋稳,生产利润较好。以前竹芋种苗主要从欧洲进口,现在进口种苗逐步退出市场,以国产种苗为主。市场主要品种包括“新飞羽”“天鹅绒”“箭羽”“彩虹”“美丽”“猫眼”等。 7.盆栽玫瑰盆栽迷你玫瑰成为近3年来盆栽花卉的最大亮点,充分显示了我国家庭园艺消费的潜力。年盆栽迷你玫瑰产量万盆,平均批发价9元/盆;年产量万盆,平均批发价6元/盆,生产利润快速下降。云南地区凭借优越的气候条件成为盆栽玫瑰的主要产地,产能约占全国70%以上。 8.彩色马蹄莲彩色马蹄莲是近年的盆花新贵,由于种球价格高、生产和销售环节损耗大,产品货架期较短,导致终端售价居高难下,因此彩色马蹄莲难以成为大宗盆花品种。年全国彩色马蹄莲产量万盆,均价35元/盆;年产量万盆,均价30元/盆。云南地区产量约占全国总产量的80%。 9.白掌白掌货架期较长,适合家庭消费和租摆客户,多年来一直受市场欢迎。年全国白掌产量3万盆,年产量万盆,价格稳定在8.8~9元/盆之间。广东为白掌主产地,产量约占全国的70%。 10.绿萝绿萝是性价比很高的观叶盆栽,耐阴、耐摆放,非常适合家居和公共场所使用。年全国绿萝产量1亿盆,均价7元/盆;年产量1.2亿盆,均价5.5元/盆。广东地区产量占全国的80%以上,海南、广西也有批量生产。 11.开花小盆栽盆栽菊花、丽格海棠、长寿花、仙客来等开花小盆栽,品种和花型多样,色彩丰富,生产周期短,成本低,价格亲民,消费者接受度高,销量和价格稳定。近两年开花小盆栽全国产量均在增加,山东青州、云南昆明等地利用改良型、规模化的生产设施,逐渐成为开花小盆栽的主要产地。 12.观叶小盆栽近年来,观叶小盆栽的产销量和价格一直保持稳定。广东地区是观叶小盆栽的主要产地,品种多样、价格低廉、销量巨大。观叶小盆栽的产品规格、价格和储运非常适合花卉电商销售,电商销售势头良好且潜力巨大。 13.大型观叶绿植多年来生产效益一直稳定,年以来价格有回升趋势,市场稳定,需求递增,价格喜人,总体行情看好。主要产地在广东、福建,海南也有较大产量。 (二)鲜切花 1.区域布局我国鲜切花种植区域不断扩大,逐渐从云南及周边适宜区域向次适宜区域扩展,宁夏、贵州等成为鲜切花新产区,并涌现出众多区域品牌。如云南通海玫瑰(通玫)、洛阳牡丹、重庆蜡梅、海南荷花等。云南是我国鲜切花种植核心区,集中分布于滇中及周边地区。全国鲜切花种植面积超过1万亩的有16个省(区、市),占全国鲜切花种植总面积的95%。其中,云南、湖北和广东三省位居前三,分别占全国鲜切花种植总面积的21.54%、18.64%和13.65%。 2.规模产量我国鲜切花种植规模居世界前列。年以来,我国花卉种植规模逐渐增大,现已成为世界花卉种植规模最大的产区,其中鲜切花种植面积从年的76.29万亩增加至年的96.84万亩,占全国花卉总面积的4.85%,年均增幅4.21%。我国鲜切花品类丰富,四大传统鲜切花玫瑰、康乃馨、非洲菊和百合以及在云南产区新发展壮大的洋桔梗、绣球切花等产品,已成为我国鲜切花的主流产品。 3.进出口贸易年我国鲜切花出口总额1.02亿美元,出口国和地区有40个。其中日本是我国鲜切花最大出口国,占总出口额的36%,其次是缅甸和韩国。年出口增幅较大的有斯里兰卡、老挝。缅甸、越南、泰国和新加坡等东南亚国家具有较大出口市场潜力。出口到澳大利亚和中国香港的鲜切花所占比例均为5%(见图1)。 年我国鲜切花出口对象国和地区所占比例 年,我国鲜切花进口总额0.51亿美元,其中泰国占28%,为.64万美元,进口产品以热带兰为主。其次是厄瓜多尔,占26%,为.86万美元,进口产品为玫瑰切花,较年增长.82倍。种球是进口花卉的重头戏。年种球进口额1.14亿美元,主要以百合、郁金香种球为主,其中荷兰占84%,之后依次为智利、新西兰和法国。 4.产销特点全国鲜切花产销特点明显,产业提质增效明显,交易方式多元化,销售均价持续增长(见表1、表2)。 年-年主产区六大鲜切花均价(元/支) 年-年玫瑰各等级鲜切花均价(元/支) (1)推动鲜切花产业提质增效明显。近年来,全国很多省(区、市)已把花卉纳入重点产业,从政策、资金等方面给予倾斜,制定了花卉产业发展规划,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施。这些政策措施,大大推动了鲜切花产业提质增效。 (2)交易方式多元发展,电商推动了大众市场。近年来,国内消费市场潜力得到明显释放,鲜切花行情一路上扬。这与电商推动息息相关。年,进驻云南开展花卉电商业务的知名企业达21家,较年电商萌发时增长7倍。斗南花卉市场周边与云南鲜切花有关联的小电商更是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大批电商倾力拉动花卉消费,百姓消费、家庭消费兴起,新的消费增长显现。据统计,年全国花卉电商销售总额.5亿元,占比为23%。按目前的增长速度,结合消费水平,我国鲜切花未来3年内,刚性需求预计超过亿元,还约有60%的增长空间(见图2)。 年云南鲜切花交易渠道构成 (3)节日消费拉动行情,销售均价持续增长。“十二五”以来,受消费增长等因素影响,我国鲜切花行情整体呈上扬走势。主产区云南的鲜切花均价从年的1.31元/支涨至年的1.92元/支,年均涨幅6.79%。年,鲜切花行情呈现以下5个特点。一是节假日增多,大众消费大幅增加。二是“特定日”消费兴起。仅11月11日“单身节”,鲜花消费就呈现海量增长。三是教师节、母亲节、劳动节等节假日,鲜花消费热潮也逐渐提高。四是年底春节前后,依然是一年中的重要消费时段,价格高涨。五是黄金消费之后的惯性行情更加持久。 (4)KIFA拍卖总量和拍卖均价均创历史新高。年,昆明国际花卉拍卖交易中心(KIFA)共拍出各类鲜切花11.04亿支,平均每天拍出鲜切花.64万支,同比增长15.24%;拍卖均价0.92元/支,同比增长15%,拍卖总量和拍卖均价均创历史新高。在拍出的11.04亿支鲜切花中,8成以上为玫瑰,其次为康乃馨、非洲菊、满天星、洋桔梗、绣球等品种。年玫瑰拍卖均价0.93元/支,创历史新高。其中去年七夕前,一款多头玫瑰拍出了27.77元/支的高价。康乃馨、非洲菊、满天星、洋桔梗、绣球年拍卖均价分别为0.52元/支、0.24元/支、23元/扎、2.1元/支、6.3元/支。这些鲜切花不仅销往北上广深等国内一线城市,还销往俄罗斯、澳大利亚、新加坡、泰国、越南等国家。 (三)绿化观赏苗木 1.全国苗木产业现状年全国观赏苗木种植面积约78万公顷,山东、江苏、浙江、河南是四大苗木主产区(见图3、图4)。苗木品种主要为传统成熟树种+引进彩叶观花观果树种,形成了乔木、亚乔-花灌木、景桩、造型树、绿篱色块、藤本植物、观赏竹、地被花境、水生植物和观赏草为主的产销市场格局。标准化、精品化、大规格苗木,新优品种、特色高端工程用苗,依然是既俏销又稀缺的资源,远远满足不了市场日益增长的多样化与个性化需求。 年四大主产区花木种植面积(万亩) 年四大主产区苗木产量(亿株) 2.苗圃生产模式转变市场格局变化和消费升级,促使苗木产业结构调整。根据不同的市场需求和功能用途,为生产适销对路的优质产品,苗圃形态和生产方式发生了相应的转变。如传统苗圃向现代苗圃转变;大(小)而全苗圃向专类苗圃转变;截干苗苗圃向原生苗苗圃转变;普通绿化苗圃向苗旅结合、林苗一体苗圃转变。 3.园林苗木市场回暖复苏年受宏观经济向好和园林市场强劲拉动,苗木产销形势喜人。从全国产销情况看,苗木销量和价格较年均有大幅度增长,沉寂了数年的市场被激活重启,苗圃经营回暖复苏。一些常规苗木品种价格触底反弹,大规格优质乔木和花灌木、观叶和观果品种、原冠苗和造型苗木、部分绿篱球类和色块苗新优品种需求强劲,价格上扬,部分品种规格出现脱销,有的高档特色苗木甚至要从国外采购。不过,苗木市场分化严重,同质化中小规格苗和一些速生苗行情低迷滞销;差异化、精品化、大规格高端苗木价格坚挺,供不应求。优质乡土树种,原冠苗、造型苗和彩叶观花观果苗木市场需求强劲,产销两旺。年各类苗木市场使用情况见图5。 各大类苗木使用情况 4.园林市场亮点纷呈贵州、云南、陕西、河北(雄安新区)、内蒙古、新疆、福建(厦门)和江西等地区生态建设、景观改造项目大增,全国以PPP、EPC为代表的大型综合工程项目投资达数万亿元之巨。“一带一路”、特色小镇、田园综合体、休闲农业、美丽乡村、城市造林、环境治理等投资建设如火如荼。这些亮点工程和项目有力拉动了园林市场复苏和苗木销售增长,对苗木去库存起到了积极作用。园林上市公司成为园林市场和生态建设的主力军,同时也是重要的用苗大户。年园林上市公司中标工程金额总计约亿元(合同价),累计PPP项目约多亿元,占比达到81%左右。 5.苗木去库存取得明显成效城市造林去库存贡献巨大。雄安新区建设、北京百万亩造林以及各省市的森林城市建设对拉动苗木走出低谷和去库存起到重大作用。 6.苗木产品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消费结构变化、市场分化与分层愈加明显,高端苗木需求旺盛,大规格观花大乔木十分俏销,行情看涨。造型、植物编艺、盆景等产品俏销。木本花灌木和观果苗木向容器化、园艺化方向发展。专类苗圃产品产销两旺,效益显著。造型苗与植物编艺的兴起,推动了苗木产业发展迈向中高端。 (四)花店零售业 年全国大概有20万家实体花店,网上花店有5万家左右。近期发布的《-中国鲜花电商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年中国鲜花电商行业市场规模达.5亿元。其中淘宝鲜花园艺销售额达亿元。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实体花店的市场规模约为亿元。 花店零售出现多种经营方式,如“卖花+咖啡”的跨界花店,“卖花+DIY花艺培训”的多元花店,“实体+小程序”的新型花店,等等。从花店行业整体情况来看,实体零售已经满足不了市场和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必须进行转型和创新。电商虽然能给消费者带来无限便利,但无法满足体验式消费。于是,花店新零售萌芽开始出现。 花店行业开始了新零售的探索,越来越多的实体花店入驻美团外卖、饿了吗、百度外卖等移动平台,实现了线上和线下的融合,改变了客户买花的习惯。比如美团外卖将实体花店纳入平台,年鲜花绿植销量同比增幅高达%。这种融合使得实体花店在增加收入的同时,也大大方便了客户。客户通过网络,可以选择地理位置最近的花店买花,消费过程在手机端完成,方便快捷。 线上内容营销与线下体验消费相结合的方式,为花店新零售发展提供了思路。一方面通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huaf.com/hhxx/9829.html
- 上一篇文章: 中到大雨39河北限号有变上班族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