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农历辛丑牛年,也是“十四五”的开局之年。面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挑战也在不断更迭。习近平总书记掷地有声地提出了要发扬“三牛精神”——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对此,我院在落实全年工作目标任务上立下Flag:

1、大力发扬为民服务的孺子牛精神,不断提升“好医院”的服务温度

2、大力发扬创新发展的拓荒牛精神,不断加快“好医院”的发展速度

3、大力发扬艰苦奋斗的老黄牛精神,不断增强“好医院”的硬核力度

我们誓要鼓起牛劲、充满牛气、汇聚牛势。

《苏北的“大牛”》专题报道,

以全方位视角,

带您走近这些学科带头人们的日常工作与生活。

“中医”被称为“传统医学”。而针灸、推拿是“传统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行之有效且副作用极少,被广为接受。在现代的医疗中,针灸、推拿及其他一些中医传统疗法依然发挥着重要作用,而且不断走向世界,服务着世界人民的健康,成为中国人民的骄傲。在我院,就有这样一位守正创新的中医“大牛”,他学识渊博、为人谦和,始终以患者为中心,数十年如一日的研习中医传统疗法与现代医学相结合,力求“针”到病除。本期苏北的“大牛”将镜头聚焦“神针侠医”——中医科主任卢开信,带您近距离感受中医学的魅力。

守正创新

取穴精准、进针无痛、手法得当、效如桴鼓。

初见卢开信主任时,他已汗流浃背。一上午的时间,整个中医馆光在他这里挂号预约的病人,就有几十位,甚至还在加号。他本人介绍,这还不算最忙的,忙碌的时候一天下来要针灸七、八十号病人,半天就能针到三四十个。即使如此,他依旧有条不紊,尽心尽力地为每一位前来就诊的患者望闻问切。

专业的针灸医生都知晓,针灸可以救人于危难,也能杀人于无形。针灸是讲究守神的,需要苦学加巧练,在具备扎实基本功的同时,能让患者感受到不痛,甚至起到疗效,对于医者而言是一项极具意志力与专注力的“工程”。正因如此,每天在这样高强度的工作环境下,也不断打磨出了一位兼容并蓄、集众家之所长,最终自成一脉的扬州名中医。

(图为卢开信为外籍专家针灸)

拥有医学博士,主任中医师,副教授,我院中医科主任兼针灸推拿科主任,江苏省针灸学会常务理事,江苏省针灸学会穴位埋线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等头衔的卢开信主任,注重精研各种特色针灸疗法,擅长埋线、火针、内热针、小针刀等,较早在临床工作中开展了穴位埋线疗法,并取得了很好的临床疗效。利用传统中医疗法屡起沉疴,在业界产生广泛影响。

“不要以为看病就是吃药、打针、挂水。”在对症治疗的领域范畴,卢主任提倡最多的便是非药物治疗。前段时间,一则以《考生头晕嗜睡,一根银针解决》为题的新闻火遍全网,讲的就是卢主任经过研判,确定患者为大脑缺氧所引起的脑供血不足,这位久治不愈的学生在进行两次针灸治疗后,已经感觉不到明显的头痛症状,第三天针灸后,基本症状消失,一周后病情彻底痊愈。这样成功的案例,也吸引了一大批头痛患者慕名而来。

针灸治好的疑难案例屡见不鲜,卢主任介绍,最初,患者是抱着将信将疑甚至抵触的态度,认为不吃药,光靠穴位针灸就能见效?简直匪夷所思。对此,卢主任从未放弃,不断努力劝导患者尝试中医治疗。在我院盆底中心及多学科诊疗(MDT)的加持下,中医学对于重度尿失禁、功能性便秘患者的治疗出奇效,他们从早期的不信任到逐渐接受,直到最终受益的过程,是鼓舞卢开信坚守本心、不断前行,创新理念和治疗思路的试金石。

多年来,在卢主任与团队的不懈努力下,我院中医科立足经典,着眼当下,在经方基础上推陈出新,为广大患者排忧解难。目前,院内设有中医内科、肛肠科、妇科、儿科以及针灸推拿科等门诊科室,年平均接诊量余人次,年平均开出中药处方4万余剂次,已经成为了满足扬州市民医疗保健需求的重要场所。

授人以渔

“中医需要被人们认识,但中医本身得有能力治好病,疗效是硬道理。”卢开信主任说,现在很多人不相信中医,是因为有些中医治疗的时候,“针刺扎不精准,会导致效果若有若无的。”而他也对解剖学研究造诣颇深,这就使得他对人体的穴位把握非常精准,说起一桩趣闻,早些年还有不少学生常看到他在解剖室晃悠以为他是个解剖学老师。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暑期到来,中医馆也迎来了不少扬州大学医学院的学生,卢主任会像视频中这样悉心指导,让学生亲自实践,入眼、入心、入脑。上世纪五十年代初,我院创建医院首个中医科室,医院最早建立的中医科之一。彼时,内科“然”字门、妇科“曾”字门、儿科“谦”字门、喉科“庭”字门、伤科“春”字门、推拿“山”字门等名医大家汇聚一堂,后数十年,又开枝散叶于大江南北,名声斐然于国家内外。我院中医科也被喻为近代扬州中医发展的摇篮。有了这些先辈们的引领,我辈要做的就是更好地传承与延续。在带教过程中,卢主任除了培养学生们的理论基础外,还注重用现代医学去合理解释传统中医,将学生们带到临床一线,让他们看到实际的疗效,更有利于对中医学奥秘的理解与探索,也因此吸引了不少学习西医的学生,转向兼容中医的学习。“不让学生浪费时间”是卢主任一贯的教学宗旨,在临床实践过程中,他有着独到的“看”、“听”、“练”三步教学法,即临床观看、认真听讲、勤学苦练,来加深对中医疗法的印象。

走出国门

(图为以色列Barzilai医院院长Levy派其子来我院学习中医针灸,LevyIdo与我院党委书记徐道亮、中医科卢开信主任及相关职能处室负责人合影)

故事要从这张照片说起,近年来,我院中医科开展对外中医药交流,积极参与到国家一带一路工作中。年,卢开信主任带领中医科团队受邀远赴以色列Barzilai医院,为其传播针灸技术知识,展示中医药文化。因为中医在当地临床运用的疗效显著,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卢主任心中萌生——医院中的首个中医学科室。

经过双方的交谈与磋商,Barzilai医院院长Levy充分肯定了中医学在提高临床疗效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并表示同意开设中医科。可因为该院的组织架构与行政管理制度的约束,其他的中层领导若不同意,该提案也将报废。这条在国外建立中医学科梦想的道路,荆棘密布。古有刘备三顾茅庐,今有针灸医生卢开信多次远赴以色列。卢主任也意识到这不仅是中、西医学科历史性的一次博弈,也是中国传统与中东国家的一次文化碰撞。对此,他从未放弃将中医学在临床实践中的妙用展示给世人,一次又一次,一个科室又一个科室地去跑,最终,传统针灸的神奇疗效说服了该院医疗中心的西医大咖们,为成功在Barzilai医院开设中医科扫除了所有障碍。后来,院长还派其子专程来我院学习中医疗法,这为弘扬中华文化,让特色中医诊疗技术走出国门,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卢开信主任多次赴美国、匈牙利、以色列、圭那亚等进行讲学交流、援助医疗等活动,积极传播针灸技术知识及中医药文化。)

“侠之大者,为国为民。”在卢主任身上,不仅有着集大成者的风骨,也有着人民至上、心系天下的人道主义精神。他在保留着文化自信的同时,积极探索如何用现代医学去解释中医传统,从而更好地去合理运用到临床诊疗中去。在他看来,中、西医学是可以融会贯通的,也因此,他热爱阅读诸多外籍文献,日复一日的钻研刻苦、勤奋好学也让他成为了一名“外语达人”。

(图为6月29日,我院中医馆开馆和扬州市中医药文化主题公园、扬州市青少年中医药文化科普教育基地成立仪式现场,上海中医药大学中医药高质量发展研究院院长、国家中医药管理局规划财务司原司长苏钢强,扬州市市委常委、宣传部长张长金,扬州市卫健委党委书记、主任,市中医药管理局局长赵国祥等领导共同按动手印,启动了荷花池公园——医院共建“扬州市中医药文化主题公园暨扬州市青少年中医药文化科普教育基地”。)

(图为我院束余医院孙医院医院与医院中西医融合发展战略合作协议。)

随着我院中医馆的建成使用和扬州市中医药文化主题公园的成立,既契合了中医药事业传承精华、守正创新的发展要求,也是一项重点民生工程。体现了扬州市和医院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决心和担当,我们将发挥荷花池中医药主题公园特色优势,进一步推动中医药内涵发展和融合创新,坚持中西医并重和优势互补,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新的服务、管理及人才培养模式,以卢开信主任为代表的中医科团队将继续以增进和维护人民群众健康为目标,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需求,推动中医药文化建设,为我省中医药事业的发展和传承再添新硕果。(中医药特色活动展示)

END

点击观看往期大牛

苏北的“大牛”:“苏北第一美”—李平松苏北的“大牛”:执掌大外科行医先做人——柏斗胜苏北的“大牛”:风湿免疫疾病的“女战士”——魏华苏北的“大牛”:麻醉“铁军”总教头—高巨苏北的“大牛”:胃肠外科“话事人”—王道荣编辑:高添审核:汤佳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huaf.com/hhjz/88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