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一首荷花诗,很牛的表白文案,句句在
APP开发求职招聘QQ群 http://liangssw.com/shishang/20004.html 李商隐的爱情诗在中国古典诗歌中独具特色,特别是以“无题”为名的爱情诗,最为人所传诵。但在他自己的感情中,还有一首荷花诗,成为他爱情生活的写照。 荷花,自古以来就是高洁的象征。它生长于淤泥之中,却能保持自身的洁净,不被外界污染。在李商隐的《赠荷花》中,他以荷花为载体,暗含了对心爱的人的表白之情。不仅以其清新脱俗的意境,更以其深刻的情感寓意,成为千古绝唱。01 《赠荷花》——唐代: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赠荷花》一诗,明里上句句都是写花、写叶,但实际上句句都在写人、写情。它不仅是一首描写荷花的优美诗篇,更是一首表达爱情深情的经典之作。 李商隐以荷花为喻,巧妙地借物抒情、传递心声。通过对荷花的描绘和赞美,表达了对心上人深深的爱意和对爱情的美好向往。既说明自己与女方可堪匹配,是天生的一对,又表明了两人相配之美满,表达了自己的心愿与忧虑。这种情感是如此真挚、如此深沉,让人读来不禁为之动容。 这种情感的共鸣,使得《赠荷花》不仅仅是一首咏物诗,更是一种情感的抒发。它让读者在欣赏荷花之美的同时,也能感受到诗人内心深处的情感波动。 诗中还巧妙地运用了对比、象征、隐喻等修辞手法,将荷花与爱情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使得整首诗既有诗歌的韵律美、又有散文的叙事性,读起来既朗朗上口又意蕴深远。02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这两句开篇便抛出了一个令人深思的对比。在世俗的眼光中,花和叶的地位似乎并不平等,花因其美丽而备受宠爱,被置于金盆之中以供观赏,而叶则往往被忽视,甚至被视作尘土。 然而,在李商隐的眼中,这种对比恰恰突显了荷花的与众不同。荷花不仅以其美丽的花朵吸引人,更以其碧绿的荷叶为伴,花与叶相互映衬,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美丽的画面。这种花叶相依的景象,不正是诗人心中对爱情的美好期许吗?他希望与心上人如同荷花与荷叶一般,相互扶持,共度人生。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这两句诗进一步描绘了荷花的美丽与自然。绿荷与红菡萏相映成趣,无论是卷曲还是舒展,无论是闭合还是开放,都显得那么自然、那么纯真。 这里的“任天真”三字,不仅是对荷花自然美的赞美,更是对爱情纯真无邪的向往。诗人希望与心上人的爱情能够像荷花一样,不受世俗的束缚和污染,保持那份最纯真、最美好的情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结尾两句诗是整首诗的点睛之笔,也是诗人情感最为深沉之处。既写出了诗人的期望,也写出了诗人的隐忧。诗人希望与心上人的爱情能够像荷花与荷叶一样常相映衬、永不分离。然而,他也深知时光易逝、红颜易老的现实。 当荷叶的翠绿逐渐减退、荷花的红颜逐渐凋零时,那种凄美而又无奈的情感便会油然而生。这里的“愁杀人”三字,既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也是对爱情难以永恒的忧虑。但正是这种忧虑和感慨,使得整首诗更加动人心魄、引人入胜。 03 《赠荷花》一诗作于公元年(开成三年)夏天泾原幕里,诗中的“绿荷红菡萏”正是此时盛夏的景象。此时的李商隐与王茂元之女刚刚订立婚约,王氏有文采,李商隐就用此诗来赠送给她。 这首诗的含义明确易懂,李商隐以“荷叶”自喻,以“荷花”比作王氏,向情人表白心志,希望两人都珍视爱情,永不变心。同时,他又担心两人的感情出现意外的变故,会“翠减红衰”,如果出现那种情况,实在是不堪忍受的,简直是“愁杀人”了。 在些之前,李商隐在追求王氏时,还写过一首《荷花》相赠,诗里着重描写的是自己大胆追求,以及内心期待与欢会时的情景。可见,古代文人也并非完全电视剧里书生的呆板形象,爱情还是要自己努力争取的。 总而言之,李商隐的《赠荷花》一诗,以其深邃的内涵和优美的诗句,跨越千年,依然感动着我们。它不仅是一首咏物诗,更是一种情感的表达,一种人生的哲学。它不仅展现了诗人对荷花的深情厚爱,更巧妙地以花喻人,倾诉了一段深情而含蓄的爱情告白。 这首诗,如同荷花一般,虽然经历了时间的洗礼,却依然绽放着它独特的魅力,成为唐诗中的经典之作。 #图文夏日征集令#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huaf.com/hhjz/12903.html
- 上一篇文章: 错过等一年呼和浩特最美荷花已上线,看一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