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哥的彩铅课堂第一课出水芙蓉
大家好~新人报道,本人男,某大学研究僧一名,平时学业、工作也算繁忙,抽出空来就喜欢涂涂画画...(真的是男的!)业余彩铅爱好者一枚,水平相当有限,只希望借平台与大家交流画画心得,共同学习进步~ 那么首先第一次,要掏出我很久之前的一副随笔...(掸了掸灰尘)当当当当!好吧那时用的还是笔记本画画...因为是第一幅彩铅画,觉得用好本子画很有可能糟蹋...结果确实还好没用(_)。我也看过一些彩铅教学书籍,也看过一些网上的图文教程甚至某站的视频教学。不知道同样看过的各位有没有这种感觉,看这些教程之前是这样的: 对,一定是这样!看之后是这样的... emmmmm...反正方哥智商有限,真的没办法直接从这样到这样..._(:з」∠)_ 某彩铅教程图书截取(我也知道继续加深,你倒是告诉我哪里该深一点,深多少呀!)其实也能怪这些作者们(委屈巴巴瑟瑟发抖的作者),主要还是由于像我一样的小白们基础有限(尤其是素描基础),期望又过高,没办法从图中截取到关键信息,文字解释又过于简略,导致眼高手低。这也是促使方哥出平民版教程的动力!实力是在有限,精力更有先,所以很无奈不能让大家欣赏到精美的画作,学习到高超的技巧,甚至会有一些简陋或者低级错误出现,我只希望自己做的彩铅教程能被大家看懂的部分多一些,分享一下自己画画时的喜悦与成就感(˙o˙)。 原图:出水芙蓉那么,我们开始吧!第一幅画如上图所示,我们花的是荷花,方哥用的书就不说书名了以避广告之嫌。 第一步:无论在哪本教程里,第一步都是打线稿。这第一步似乎就把小白(包括我)往绝路上逼啊... 书上的线稿这...这简单的线条???这乱糟糟的都是啥!畏难情绪又开始作祟了...好吧好吧,先来看看我画的: 方哥画的线稿大家有没有觉得简单了那么一点?(别丢板砖...)个人理解,线稿就是用铅笔提前在纸上作出大概的轮廓,以确定画面与纸张的相对位置,以及各要素(比如本画中的各个花瓣之间)之间的相对位置。毕竟作为新手拿彩铅直接上来就画,搞不好画着画着会出现以下情况:(1)哎哎我这个花瓣画到纸边上去了啊...不够画了怎么办...(2)等等等等,这片花瓣好像应该在那一片的下面啊!这怎么挨都挨不到一块去了呀...等等...然后要么你选择用橡皮,可能会使画面又脏又糊,或者...你可以撕掉(熏疼)。所以线稿重!不!重!要!难不要紧,有耐心一些,我刚开始对着这堆线条也是要疯了的,但画着画着也悟出来了一些心得供大家参考: (1)首先确定一个起点,由它来确定画面与纸张的位置,可以是最左下角的一瓣花瓣,也可以是一根花茎等等。(2)重点来了啊,注意遮挡关系,毕竟咱画的不是儿童简笔画,那是3D的哎!不过不用着急着就一瓣一瓣地去记(这个在那个下面,那个在这个上面...啊晕了),你可以从起点开始,从第一瓣花开始,看看它和哪几瓣又连在了一起,依此画出它们与第一瓣花瓣地遮挡关系(该被遮着地地方一点也别露出来!)。这也是一个锻炼空间想象的好机会噢(对不起勾起了一些立体几何地伤心往事...)。(3)想像。这个很抽象很难但也很重要,你应该在仔细观察样图的基础上在脑海中有一朵荷花,这个花瓣是这样一个姿态,它叠了起来;那个花瓣呢,好像是卷起来了...想得越多,越明白,你的画也会越有神,越真实。 噢,最后,画得轻一点! 第二步:上底色。费了一堆心思画了线稿,简单粗暴得上色环节终于来了。好,接下来我们来擦线稿!(冷静冷静!)什么??辛辛苦苦画的你说擦就擦了啊?不不,不是全擦掉,而是擦得越浅越好。你也不希望自己最后的终稿中,还残留着一些黑糊糊的线条吧...但是又不能全擦,不然咱画它干啥嘛,所以要留出淡淡的灰色线条来以供参照。(我擦完的这个还是有点深了...) 方哥擦完后的线稿效果这是我铺完底色的效果(浓浓的新手气息...)。 方哥的底色铺色效果用的是浅粉红(不用那么准确,找你的笔中比较接近的颜色就好。没有粉红???emmmm你还是稍微多买一点颜色吧...)。所谓底色,就是用来增强画面的层次感(就是仿佛有很多层),其实在最终效果中它们以目前的样子存在的地方很少(强行为自己开脱...但真的是这样嘛!),主要是为后面的主色做铺垫,做衬托。 在铺底色的时候,要注意这么几个问题: (1)深浅: 深的地方要足够深(使劲涂就完事了...),才能显出留白的地方很亮。如果你说,使劲涂了还是很淡...emmm,要不你换一盒彩铅,我的第一盒彩铅才十块不到,涂出来啥也看不清...再有呢,把铅笔削尖!用笔尖上重色就轻松多了。买个一块左右带壳的削笔刀,这是神器。 削尖一点,不要心疼笔!方哥呆萌的转笔刀嗯这就对了。当然太尖也不行,力度把握不好很容易断,熏疼...可能有朋友会问,涂着涂着就钝了,老是要削怎么办...笨!用短了不是会产生那种棱角嘛!你不停地转方向用棱画嘛!(懒癌晚期是不是表示还是好累...)这里涉及到彩铅笔的选择问题。 油性彩铅与水溶性彩铅涂色效果对比如图所示,是两种彩铅(油性与水溶性)的效果,我用了同样的力度,可以看出水溶性是要深一些的。这两种铅笔也不好说孰优孰劣,我个人认为水溶性比较适合刻画线条和细节,而油性比较适合大面积铺色。 (2)笔触(纹理): 首先,花瓣的轮廓要用笔尖用力刻画!对用力!不然怎么分清不同的花瓣分解呀。但也不是绝对的,大家可以看我的画稿,轮廓在靠近花瓣根部的时候开始变淡,最后就几乎消失了。一方面这是符合客观的色彩渐变(尖部比较红),第二也可以表现花瓣那种若隐若现的柔美。 其次,仔细观察过荷花或者其他花瓣的朋友会注意到,花瓣不是单一过渡色就完事了,而是大都有从尖部到根部的许多道线条。为了表现出这种质感,我们就要从一开始的铺色步骤就体现出来,也就是说不应该那个笔就哗啦哗啦大片大片地涂,而是一条线一条线地从尖部像根部涂色,注意用力越来越轻,以体现出渐变。 第三步:上主色。接下来我们会用深粉红(还是一样,选择比底色深的就好不必深究,但不要用大红、紫色啊喂...)无情地覆盖掉大部分地底色,这一步中荷花会开始有了血肉,有了初步的立体感。我认为这一步最难,因为荷花的神韵基本就在这里了。大家还是先看看我的画稿。 小心心我们先从中间的这一瓣心形的开始(啦啦啦)。用深粉红(这里真的最好用水溶性的铅笔,不然你会发现怎么都不够深)再一次勾勒出花瓣的轮廓,并延续上一步中的由深到浅。然后这一步的铺色就很关键了,仍然是从尖部到底部地逐渐松力(到最后几乎就是在纸上掠过),当然底部大部分是留白的,以表现空灵感。然后,稍稍在尖部颜色最深处加以一些柠檬黄,不要太多,花瓣一下就活了~接下来很关键,花瓣上还会有突出的紫红紫红的“筋脉”,我们用深紫色(这里同样推荐水溶性彩铅,上图中一道道筋脉就是我固执地使用油性笔画的,是不是很淡...我发现在油性颜色上再铺油性颜色会很难)用力勾勒出一道道地筋脉,没错用力,然后再用深粉红在筋脉上轻轻加工一下,表现出筋脉地立体感(虽然最后好像失败了...)然而我觉得自己的筋脉画得很死板,都是大都是直线,不像原图弯弯曲曲,而且很细,很真实,关于这一点欢迎大家提供一下好建议,如何画出原图的效果。然后同样是用深紫色(这下可以用油性笔啦)在深粉红消失的部分轻轻涂上一层渐变,同样是从尖部到底部地逐渐松力,这是为了表现靠近根部地花瓣背光而颜色变深的质感。 然后是左下角的第二瓣~这一瓣因为花瓣是侧对我们的,尖部处理要稍微复杂一些,注意要通过越来越细的尖部轮廓(绿色箭头)来表现花瓣的厚度。别忘了加点柠檬黄!其他类似第一瓣。然后要注意的是,内部同样要用深紫色渐变,因为内部还是背光了的要深一些,另外这一瓣下部有一些前面那瓣花瓣的阴影,这里我的颜色分辨能力不足了...所以同样使用了深紫色加以一定的渐变来表现,但根据原图,似乎用柠檬黄加一点黑色以及浅粉红要更好一些。大家也可以发挥创造力,告诉我怎么画得更好。接着我们在顶部用黑色稍稍画那么一点,是不是更真实了呢~ 第四步:修修补补。花瓣主色大致也就如此了,但除了粉色还有很多其他颜色!画完所有的花瓣之前,我们先来补齐这些副色。 最主要的应该就是柠檬黄,黄色对于表现花瓣内部的粉嫩、新鲜有着巨大的帮助!除了之前说过的尖部,柠檬黄大量分布在花瓣的根部(箭头1)、花瓣交界处(箭头2),当然还有花心!(花心大罗卜~)花心很简单的,黄色一涂,用橘黄色勾一下轮廓,用赭石色点俩小短竖线,OK!(当然,你想要表现得更细节,同样可以用渐变的黄色而非纯色)。花瓣根部的黄色与尖部的粉色相反,要由下而上地变淡。与粉色交汇地地方可以适当密一些,再加以一些橘黄帮助更好的融合。而花瓣交汇处呢,由于背光程度大颜色很重,赢使用赭石色甚至黑色来加深,具体方法是先铺一层柠檬黄,再在上面用赭石渐变。赭石和柠檬黄之间同样可以使用橘黄色帮助渐变哦。 第五步:补齐所有的花瓣(不要在意后面的公式...)。哈哈哈别打我别打我...这一步确实有些快了,直接完成了...别急,我会详细说明这一步都做了什么。 后面的公式真的不重要...首先,当然是照第三步把其余的花瓣完成。由于花瓣各具形态、色彩,需要在同一种方法下做一些小小的修改。比如:最左下角的那一瓣(绿色圈圈)完全是背面对着我们,而且角度很低,因此颜色非常深,我们采用了全部花瓣涂柠檬黄打底,再用橘黄色和深粉红依此过渡的方法(是不是很绚丽呢~)。然后说一下我觉得最难的一瓣:图中红色圈圈的那一瓣由于发生了一定程度的褶皱(还不止一次),这一瓣的层次感很强,立体效果很好(然而我画得不是很好...),要仔细观察我的画稿或是原图中怎么处理,比如怎么留白的,怎么过渡的,深粉红、紫色、橘黄、柠檬黄是怎么搭配在一起的。模仿是最好的老师! 其次,是按照第四步,将花瓣根部用柠檬黄与橘黄过渡,阴影处用很淡很淡的黑色、深紫色、深绿色等混合处理一下(还是不太会画阴影(TT)...)。 最后,花茎其实也很简单,先用柠檬黄打底,再用深绿色(我这里最深的就是这个了...)涂出渐变,注意靠右侧一点(所谓明暗交界线)颜色最深,并向杆的两侧以及底部逐渐变浅。 最后的最后,我再拿出一点细节心得与大家分享: (1)花瓣之间有的地方有一定的留白(绿色箭头,没有标全),大家注意,这是为了表现花瓣的厚度!一定要空着一条小缝!(图中的留白都是有意义的,虽然有一些地方的留白我也不是很明白...但总之!空着!) (2)过渡色是一个难点,如果过渡的不好,就会像我画的最右边这一瓣一样,显得色彩很杂,不自然。至于怎么过渡比较好,首先当然是注意用力的均匀,不要一个手抖,画上多出了一个大块。其次要注意借助橘黄、紫色等,夹杂在两种很不和谐的颜色之间,帮助它们和谐共处(共建和谐社会嘛...)。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是,不要害怕,要敢去画,敢去试,发挥你的想象力,试一试这样子会不会更和谐一些?这样子会不会立体感更强?这样会不会更有层次?这个花瓣是不是画得大了一点?那个花瓣是不是应该多用一点柠檬黄?...(0`) 书上的原图我的终稿...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好啦,看看我和原图的对比!emmmm好像差距有点大...一方面我的颜色也不是很多(开始开脱),另外一方面个人实力确实有限(主要因素)...不过,作为本人第一幅彩铅,画得还算是不错的吧!方哥自己已经是比较满意了~(你说小蜜蜂哪去了?...方哥把它放弃了(ω)...) 不知道这次的分享有没有达成我最初的目的...就是让新手们不会像看天书那样云里雾里,找到一点自信。希望咱们能一起进步,无论是画画还是人生。 那么,下次再见咯~(方哥复习考试去了(* ̄ー ̄)...)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huaf.com/hhhy/11818.html
- 上一篇文章: 昙花令箭荷花,1棵开出30朵花,一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