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篇文章的名称摄影手记之《爱莲说》,我的作品可全是荷花,大家是否会问?“莲”与“荷”相同吗?

从唐代杨万里的名句“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王昌龄《采莲曲》“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李白《采莲曲》“若耶溪傍采莲女,笑隔荷花共人语。”;唐彦谦《黄子陂荷花》“世间花气皆愁绝,恰是莲香更恼人。”宋代:欧阳修《渔家傲·花底忽闻敲两桨》“花底忽闻敲两桨,逡巡女伴来寻访。酒盏旋将荷叶当。莲舟荡,时时盏里生红浪。”;隋代:杜公瞻《咏同心芙蓉》“灼灼荷花瑞,亭亭出水中。一茎孤引绿,双影共分红。色夺歌人脸,香乱舞衣风。名莲自可念,况复两心同。”等来看,莲花就是荷花,莲、荷原本指的是同一种植物(学名荷花,俗名莲花)。

莲花,又称荷花。它是佛教经典和佛教艺术经常提到和见到的象征物和吉祥物。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洁身自处,与佛教主张的处世人格相合。莲花与佛教有着不解之缘,因为它与释迦牟尼的许多传说联系在一起。莲花代表圣洁、美好。在佛教故事中,释迦牟尼的母亲,长着一双莲花般美丽清亮的大眼睛。悉达多太子降生时,皇宫御苑中出现了八种瑞相,其中之一,便是池中长出大如车轮的白莲花。再如,释迦牟尼佛出生时就会走路,而且步步脚下生莲花。东汉时,佛教东传中国,莲也被中国人视为吉祥花卉,不但广为栽种,而且还采食莲子、莲蓬、莲藕。至於将莲称作「荷」,则是古中国人称莲的绿茎为荷,后来,莲与荷两者混为一谈,才索性通用。

莲花在佛教与印度教中,象征神圣与不灭,印度的国花是荷花。印度荷花主要有七种,故有”七宝莲花“之称。实际上,七种荷花只有二种是荷花,即白荷花和红荷花,其它五种都是睡莲(蓝色、黄色、红色、浅粉红色和由蓝色、黄色、红色、白色、橙色五色混合的混合色莲花)。不过我只拍过以下几种睡莲:

由于「睡莲」的关系,才使人们容易对莲花与荷花产生误解。因此,必须科普一下,如何区别睡莲和荷花?

简单地说,有藕的是荷花,没藕的是莲花,如睡莲。两者都属睡莲科植物,最容易识别的方法是荷花的叶片表面有绒毛,且成叶会挺出水面,叶片为盾形、没有缺口;睡莲的叶片表面油油亮亮,成叶不会挺出水面,而是漂在水面上,叶片为椭圆形,而且V字缺口。花朵的部分,荷花的花朵较大,花瓣基部宽广,图案有白、红、粉红,集中在清晨开花;睡莲一般的花型比莲花来得小(大王莲例外),花瓣长狭,图案有白、黄、紫、粉红、红、紫红、蓝,图案多,在清晨或夜晚开花。荷花一身都是宝,从花、茎、莲子、莲蓬、莲藕(地下茎)都可拿来食用,不过荷花的花期只限於夏天;睡莲只利用它的花朵,来制作睡莲花茶、香水,而且一年四季都开花。实际上,产莲子、莲藕和莲角的荷也是有区别的,我们看到开花比较多且漂亮的荷既可以用于观赏又能产莲子;而开花比较少且多是白色花就是产莲藕的荷,产莲角的荷叶子比较小,且多贴近水面;它们虽有不同,但各有各精彩。此次荷花拍于揭西县棉湖镇上浦村,感谢荷塘主人艺城兄(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huaf.com/hhzp/54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