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荷花仿写3个方法,让景物描写精彩
辽宁白癜风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rczy/161215/5117727.html 荷花,出淤泥而不染。 读完叶圣陶的《荷花》,你是不是再一次被荷花的优雅芬芳所打动,也被作者的天真想象所折服? 对呀! 但你更想知道,作者叶圣陶是如何做到的,对吗? 果爸读完这篇优美的散文,总结提炼以下3个方法,你不妨仔细品一品: (1)嗅觉+动作:闻香而动 “清早,我到公园去玩,一进门就闻到一阵清香。我赶紧往荷花池边跑去。” 你也许已经发现,这句话前半句写“我”闻到一阵清香,后半句写“我”赶紧往荷花池跑去。 这就是“嗅觉+动作”的方法,它有什么好处呢? 如果写成“荷花开了,我到公园荷花池看荷花。”显得比较生硬,不够自然。先写自己闻到荷花香味,被吸引过去,显得自然而然。 (2)看见+比喻:描形绘色 接着,当作者来到荷花池边,看见什么呢? “荷花已经开了不少。”如果是某些同学,会怎么写? 荷花好美啊!我好喜爱荷花。 是不是太笼统? 看看作者怎么描写的: “荷叶挨挨挤挤的,像一个个碧绿的大圆盘。” 挨挨挤挤,是状态,似乎是一群亲密的人;碧绿,是颜色,真养眼;大圆盘,是比喻,让你脑海里出现了又大又圆的荷叶形象。 这就是“描形绘色”,把荷叶的姿态和美,写得如在眼前。 (3)体验+想象:融入其中 最绝妙的一个方法来了! 作者站在荷花池边,想象自己成了一朵荷花,请看: “我忽然觉得自己仿佛就是一朵荷花,穿着雪白的衣裳,站在阳光里。一阵微风吹过,我就翩翩起舞,雪白的衣裳随风飘动。不光是我一朵,一池的荷花都在舞蹈……蜻蜓飞过来,告诉我清早飞行的快乐。小鱼在脚下游过,告诉我昨夜做的好梦……” 穿着雪白的衣裳,翩翩起舞,这完全与荷花融为一体,一起舞蹈。 更妙的是,蜻蜓和小鱼,能与我说话,分享快乐,这难道不是化身为荷花吗? 这就是一边体验,一边发挥想象,把自己融入其中。 接下来,试着仿写一篇,供你参考。 咦?哪来的香味? 是梅花开了! 循着香味,我疾步向公园走去。 虽然花开不多,但足以吸引我这样的爱梅之人,足以让人驻足观赏。 远远望去,小米粒似的,一点点的红色梅花,点缀在乌黑乌黑的枝头。走近了,才能分辨,有的羞羞答答,还是花骨朵,不愿意展开胸怀;有的争先恐后,尽情开放,迎着寒风,任凭花香四溢,逗引着闲人游客。 看着看着,我仿佛也成了枝上的梅花一朵,穿着红艳艳的衣裳,在这傍晚的暖阳里,尽情歌唱。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是人间最值得骄傲的心声!寒风无需抱怨,我懂你的执拗;落叶无需哭泣,我懂你的付出。 春天总会来,正如寒冬终将过去。 良久,我才如梦初醒,知道自己正在欣赏梅花呢。 你读出了哪些特别喜欢的句子,又发现了哪些特别好的方法? 你看,“是梅花开了!循着香味,我疾步向公园走去。”开头,作者用上了“嗅觉+动作”,引出梅花,也引出下文。 “小米粒似的,一点点的红色梅花,点缀在乌黑乌黑的枝头。走近了,才能分辨,有的羞羞答答,还是花骨朵,不愿意展开胸怀;有的争先恐后,尽情开放,迎着寒风,任凭花香四溢,逗引着闲人游客。” 这里,作者对梅花进行“描形绘色”,先写“小米粒似的”,这是描摹形状;“红色”与“乌黑”互相映衬,显得梅花更为鲜艳,这就是描绘颜色。 最后,“我仿佛也成了枝上的梅花一朵,穿着红艳艳的衣裳,在这傍晚的暖阳里,尽情歌唱。”作者发挥想象,把自己当成一朵梅花,抒发“俏也不争春”的情感。 怎么样?如果觉得对你有启发,就赶紧去试试吧。 喜欢就点个赞,也希望你转发给更多有需要的人。 祝你进步!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huaf.com/hhzp/12508.html
- 上一篇文章: 三年级下册语文第3课荷花预习笔记知
- 下一篇文章: 三下语文14单元知识点,老师详细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