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人聚散可用词句频祝愿如花似叶长相见
虽然已经立秋,但天气依然是“烧烤”模式,周末就再也没有出过家门,自然也没机会欣赏湖中的荷花。荷花横跨晚春,夏天,初秋三个季节时段,晚春赏叶荷钱出水,盛夏看花,次第开放,那实际荷花的盛花期是在晚夏初秋,高温高湿的天气,催生繁茂的荷花和莲蓬,花果同时。初秋是最合适赏荷花的时节,不知八月初秋的荷花是什么样子,它是否也被热得“低面深藏碧伞中”呢? 今天来欣赏一首宋朝宰相词人晏殊的荷花诗词《渔家傲·荷叶初开犹半卷》,望“情中有思”的那份特质能打动了你,频祝愿:如花似叶长相见。 渔家傲·荷叶初开犹半卷宋·晏殊荷叶初开犹半卷,荷花欲拆犹微绽。此叶此花真可羡。秋水畔,青凉伞映红妆面。美酒一杯留客宴,拈花摘叶情无限。争奈世人多聚散。频祝愿:如花似叶长相见。作者:晏殊(年—年),字同叔,北宋著名文学家、政治家。晏殊在文学上有多方面的成就和贡献。他能诗、善词,文章典丽,书法皆工,而以词最为突出,开创了北宋婉约词风,被称为“北宋倚声家之初祖”,有“宰相词人”之称。晏殊的词“情中有思”,雍容和缓,淡淡的忧愁中时而透露出自我解脱的气度,浓情中渗透着理性沉思的特质。名句:争奈世人多聚散。频祝愿。如花似叶长相见。译文:无奈世人总是聚散无常,频频祝愿,人们能像此花此叶一样长相厮守。简析: “富贵优游五十年”的特殊人生经历,造就了晏殊《珠玉词》风格闲雅、语言婉丽的特点。这首《渔家傲》虽非大晏名作,却也是值得一读,特别是“频祝愿:如花似叶长相见”句,美而实用,适合拿来作祝愿语。 全词围绕荷花荷叶的开合,来写人世的聚散。 首二句“荷叶初开犹半卷,荷花欲拆犹微绽”,刻画叶和花的“情态”,分别是:“初开犹半卷”,“欲拆犹微绽”。叶谓之“开”,花谓之“拆”,既符合荷叶、荷花的形态特点,又展现出一种蓬勃的生命力。同时,“半卷”、“微绽”,对“开”“拆”又是一种“负反馈调节”,使整体呈现出和谐圆融的状态。 接着“此叶此花真可羡”,开始表达自己的看法:荷叶荷花真让人羡慕啊。作者羡慕的大概是,荷叶荷花这种恰到好处的生命形态:叶半卷,花微绽,离枯萎还很远,花叶可长久相伴。古人谓“日中则移,月满则亏,物盛则衰,天之常数也”,所以在晏殊看来,半开的花和叶才是最动人的。 歇拍处“秋水畔,青凉伞映红妆面”,以拟人手法来刻画荷叶荷花的美貌,同时将全词引到人事活动上——“美酒一杯留客宴”。 从“留客宴”可以看出,这其实是一首娱宾遣兴之作。饯别宴会上,那“长相见”的荷叶荷花很容易触动离人的聚散之感,故称“拈花摘叶情无限”。 “争奈世人多聚散”,是一句深沉的感喟,道出了世人所共有的情感——无可奈何。 花落,无可奈何;聚散,亦无可奈何。那么,该如何面对这种无奈的境遇呢? 晏殊说,不如频频祝愿吧,祝我们像荷叶荷花那样一直都能见面。 “如花似叶长相见”,似乎反用李商隐《赠荷花》“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之意,晏殊只截取半段,选其“常”,弃其“愁”,给人一种独特的审美体验。初秋荷塘万花怒放,荷叶青青,荷花如面,仿佛翠伞红妆,而此时也是有客最多的时候,宋朝有画舫小船,接待看花的游客,天然景观和人气照应,显出了繁华与富庶。所以晏殊才有愿望人生少些分别,朋友如荷花,能够永远在一起那种和谐热闹。这样的美景和人互动,抵消了惯常的伤春悲秋之感。 另外,李商隐还写过“荷叶生时春恨生,荷叶枯时秋恨成”(《暮秋独游曲江》),在他眼中,荷叶的荣枯都只会促生遗憾;而在晏殊看来荷叶初开是令人艳羡的,是最美的生命姿态。境遇不同,观念自然不同,对此,我们不必分个好坏对错,尊重就好。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huaf.com/hhyy/13041.html
- 上一篇文章: 小学作文状物类作文如何下笔这些小技巧,助
- 下一篇文章: 荷花定律,坚持不懈,不能轻言放弃春天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