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科公益抗白 http://www.gpitp.gd.cn/bing/20180522/86368.html
(一)阅读一课内阅读那条白线很快地向我们移来,逐渐拉长,变粗,横贯江面。再近些,只见白浪翻滚,形成一堵两丈多高的水墙。浪潮越来越近,犹如千万匹白色战马齐头并进,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1)这段话是按照()顺序来写的,从这几个词语可以看出来。(2)这段话从()两方面描写了大潮来时的壮观场面,使人如见其景,如闻其声。A.声音和颜色B.形态和颜色C.形状和声音(3)请用“”画出描写大潮样子的语句。(4)文中“水墙”指的是什么?这样写有什么好处?阅读二暴雨刚才还是烈日炎炎,碧空万里,一转眼便狂风大作,把路边的树刮得东倒西歪。天色突然暗下来,半空中一大块一大块灰黑色的云差一点擦着高楼的楼顶,不一会儿,就连成一片,像一块巨大的黑布遮住了天空,一点一点压下来。一阵震耳欲聋的雷声响过,大雨像一片巨大的瀑布铺天盖地地卷了过来。(1)成语填空。()()炎炎()空万()东()西()()耳欲()(2)照样子,改写句子。例:荷叶把湖面盖得严严实实的。湖面被荷叶盖得严严实实的。①狂风把路边的树刮得东倒西歪。②黑布把天空遮住了。(3)用“”画出文中的两个比喻句。这两个比喻句分别把()比做(),把()比做()。(4)暴雨来临前,天空是怎样的?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从远到近再近些、越来越近(2)C(3)那条白线很快地……浩浩荡荡地飞奔而来。(4)水墙指的是白浪,这样写的好处是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想象的写出水势来的非常猛,非常急。考查景物的描写顺序,描写角度,修辞方法的作用。比喻的答题模式: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的写出了某物的某些特点。[参考答案]1)(烈日)炎炎(碧)空万(里)东(倒)西(歪)(震)耳欲(聋)2)①路边的树被狂风刮得东倒西歪。②天空被黑布遮住了。(3)天色突然暗下来,半空中一大块一大块灰黑色的云差一点擦着高楼的楼顶,不一会儿,就连成一片,像一块巨大的黑布遮住了天空,一点一点压下来。一阵震耳欲聋的雷声响过,大雨像一片巨大的瀑布铺天盖地地卷了过来。把灰黑色的云比作巨大的黑布,把大雨比作瀑布。(4)刚才还是烈日炎炎、碧空万里,一转眼便狂风大作,天色昏暗。(1)原文找答案(2)把字句改被子句:去掉被字,原来的主语和宾语位置互换。(3)修辞的考查,比喻句的判断标准:不同类事物,有相同或者相似点。(4)原文找答案(二)阅读一阅读课文片段,回答问题。白天,塘面几乎是一片绿,在阳光下泛着绿光,在微风中漾着绿浪。又点缀着许多粉红的荷苞和荷花,娇嫩而洁净的荷花颤动着,像披着青纱跳舞的少女。1)填一填。①这段话写了的美丽景色。②作者不仅写出了塘水的绿,还写出了荷花的粉红,这是抓住特点进行描写的。③“泛着”“漾着”“颤动”这几个词语,让我们感受到荷塘不仅是有夜晚静态的美,更具有白天态的美。2)用“”画出文中的比喻句,并仿照它写一个句子。阅读二课内阅读中午,群峰披上金甲,阳光在水面上跳跃。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同时又把它那激荡跳跃的光辉,投向两岸峭壁。于是,整个峡谷波光荡漾,三峡又充满了秋天的热烈气息。1)写出三个描写长江的动词。2)用“”画出文中的一个比喻句。句中把比作了3)这段话主要写的是参考答案[参考答案]1)①白天荷塘②颜色③动2)又点缀……少女。1)①填地方。②看表示颜色的词。③白天是静,晚上是动。2)答案不唯一,符合题意即可。[参考答案]1)翻滚呼啸奔腾2)长江也变得热烈了,像一条金鳞巨蟒,翻滚着,呼啸着,奔腾流去;同时又把它那激荡跳跃的光辉,投向两岸峭壁。长江巨蟒3)中午的三峡的景色特点。1)原文中找2)把长江比作巨蟒3)答题思路:什么景物在什么时间有什么特点。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huaf.com/hhyy/129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