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是博大的色彩,天空和大海最辽阔的景色都呈蔚蓝色。蓝也是一种令人产生遐想的色彩,给人以沉静、广阔、优雅、深邃、博大的感觉。青色是蓝的一种,具有蓝色的性格,可能是天性的原因,我偏爱蓝色。

从小喜欢画画,上小学时涂鸦就用水粉画蓝天白云、湖水浮鸭。说起来真与蓝色有缘,上世纪80年代初,《中岳》杂志封底上发表了我第一幅工笔花鸟画作品《梨花小鸟》,便是石青平涂的蓝底子。看到自己的作品第一次刊登在杂志上,激动不已。

后来在画册上看到了于非闇先生的工笔重彩花鸟画巜玉兰黄鹂》爱不释手。全画以深邃而宁静的蓝色作底,画一枝盛开的玉兰花,花枝间两只羽毛鲜艳的黄鹂一飞一落,情趣中跃动着生机。用平涂的石青表现空旷明净的蓝天。把洁白、高雅、娇嫩、端庄的玉兰花衬托得愈加纯净和典雅。全画不留空白,以虚为实产生了浓厚的装饰意味。用写实的手法表现玉兰花,是画家在写实的基础上,更强调感性的升华和加工。这幅作品以及先生的另一幅名作《拟李迪雪树寒禽图》和清代邹一桂以蓝色为底的多幅花鸟画作品,对我以后绘画风格的形成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金凤》梁志超

真正见到用天然石青作画是年在北京画院向王庆生老师求学时,看到王老师用石青画牡丹、画荷花,用蓝色表现牡丹的雍容华贵、荷花的圣洁纯净非常到位,特别是青金石晶体粉末闪闪发光,这种材料美一下吸引了我。王庆升老师师承于非闇、王雪涛先生,并得到了俞致贞、胡絜青等名家指导,与于派工笔花鸟画一脉相承。王老师人品画品俱高,其德其艺影响我一生。听了老师对使用矿物颜料方法,于是到荣宝斋购买了不同色别的石青、石绿、朱砂、石黄等开始了尝试。这便是我与工笔重彩画的最初的结缘。

真正系统的学习工笔重彩画的技法和材料,是年走进由蒋釆苹教授、苏百钧教授主持的中央美术学院工笔重彩高研班开始的。中国重彩画在中国绘画史上占有重要位置,已经有多年的历史。唐代重彩画在壁画、屏风画等形态上盛极一时。在以后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在文人画中占一席之地,但主要在以壁画为主的民间绘画中得以传承。蒋采苹教授致力于重彩画的回归与复兴。提出“以创作带动技法画材的学习”方式,形成教学的“创意、构图、造型、色彩、技法、画材”中国重彩画的创作六要素。蒋先生的一幅名为《筛月》的重彩花鸟作品令我印象深刻。

苏百钧教授是一位有着深厚传统学养且勇于探索创新的现代工笔花鸟画大家,特别喜欢苏老师的每幅作品,收藏了凡能见到的老师所有画册。能够成为敬仰已久的老师的学生、当面聆听先生的教诲是我一生的荣幸。见到久慕的老师,与来自全国各地的几十位同学从课堂到图书馆,从阶梯教室到美术馆,如饥似渴地吸吮着艺术的琼浆;从临摹宋人小品、敦煌壁画到构图练习、实景写生,恶补着缺失的绘画基础;从三矾九染、泼墨撞彩到贴金立粉尝试着不同的材料和技法;从导师课堂讲授、创作点评、辅导老师的现场示范到同学们之间的相互切磋交流……三年的学习过去,使自己的艺术观念、综合修养、表现手段有了大幅度的提升。这幅蓝底子以银杏为题材的的《岁月流金》便是第一学年结业创作之一。

《岁月流金》梁志超

年秋冬之交到日本出差,这是岛国一年最美的季节。枫叶和银杏变得火红、金黄,与常绿的树林交相辉映,漫山遍野斑斓绚丽。东京上万棵银杏树遍布街道公园,明治神宫外苑的银杏大道宛如铺上金色的地毯。日本是海洋性气候,空气清新澄明,金色的银杏叶在湛蓝的天空的映衬下熠熠生辉。这不正是我要表现的题材吗?拿出相机拍了上千张照片,用随身带的速写本儿记下了细节和生动的小构图。课堂上拿出这些素材,在苏百钧老师的指导下做出了大小不同的小草图和蓝、硃不同底色的色彩稿。

记得苏老师拿着我的两个不同色调的稿子让同学们选,最后给大家讲了为什么要选蓝底的理由。由此可见学生每一点微小的进步都有老师的辛苦付出。色彩稿确定后,原准备画成两米见方的大幅,后因为时间关系,去掉右边大树干及部分枝叶,取其大半儿做成了cmxcm的竖幅。为了表现蓝天映衬下的金黄色的银杏叶,构图采取了上密下疏的枝叶布局。一粗一细两棵老干支撑画面向上的力量,与下垂的枝条形成既对立又统一的协调乐章。上部麻雀的目光以及飞翔麻雀运动的方向使画面自右上角向左下的“气”得到了强化,与画外形成呼应,给观众以联想的空间。

《祥龙逢春》梁志超

由于前期课堂习作练习对矿物质的颜料的使用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稿子完成后期制作过程十分顺利。蓝底以花青打底上层平涂石色二青。叶子用藤黄打底,分染后罩染石黄,最后用金银母勾小叶筋。老干用矿物颜料借鉴山水画的勾皴点染来表现。小枝用撞粉撞法一次完成。材料的美使画面完成后明快、响亮、装饰感很强。既突出了中国画传统的以线造型的特征,又有矿物颜料厚重、大气的材质美感。金色是秋的颜色,秋是收获的季节。联想到自己人到中年也是应该有所收获年龄了,作品取名《岁月流金》。参加结业展览时受到了老师及大家的肯定。

年9月《岁月流金》入选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包头市文联承办的《吉祥草原丹青鹿城》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并获优秀作品奖。应主办方邀请参加了展会开幕式。一下飞机见市区宣传栏张贴的展会招贴画,刊印四幅作品我的画居中;进入宾馆房间桌子上摆放着当天的《包头日报》,这幅作品被刊登在头版。更令我意外的是第二天的开幕式现场《岁月流金》被制成喷绘大图作为会场背景。大家对于这幅作品的认可给我极大的鼓舞。

接下来同样蓝底以银杏、喜鹊为题材又创作了六尺横幅《睛秋》,入选了年元月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首届八大山人全国花鸟画展》并获优秀作品奖。同年,大幅蓝底银杏《流金岁月》入选第十二届全国美术展览河南展区展出并荣获二等奖。

《克兰湖畔》梁志超

几年里我以银杏、白桦、荷花、玉兰、玉簪等为题材,以蓝为背景创作了大大小小几十幅蓝底系列作品。道友们戏称“蓝底成了你的符号”。年秋,应朋友之邀去新疆阿勒泰市讲课办展,当地电视台采访制作了专题节目,称我的画是“阿勒泰的蓝,画的蓝天下的白桦树如少女般的美……”

我喜欢蓝色,更喜欢工笔重彩画。我将沿着“以线造形”的传统方法与使用矿物质颜料相结合的路子继续探索下去,为弘扬祖国传统文化、致力重彩画的复兴与发展尽菲薄之力。

年中秋梁志超于北京

1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huaf.com/hhyy/119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