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又称荷花,雅称溪客。古时文人墨客常用莲花的出淤泥而不染来赞美高洁的情操。

自东汉起,随着佛教的传入,佛教艺术也开始盛行。莲花纹作为佛教艺术中典型的装饰纹样,流行之势更是达到极盛。

起初莲花纹只是在碗、罐等器皿上出现,后来随着佛教在中国的扩大传播,逐渐呈现在陶瓷、建筑、服饰、金银器等上面,并从不同方面反映出了当时社会的生活气息。

莲花纹在陶瓷上的应用受佛教文化影响很大,多以莲瓣纹、大圆莲纹为主,活泼自然,以写实为主。

魏晋南北朝时期,莲花纹在陶瓷上的呈现以对称构图为主,花纹不断重复,图案规整大方,包含着“远尘离垢,得法眼净”的佛教思想。

隋唐时期,莲花纹在装饰纹样的地位有所改变,出现了圆形、尖状的纹样,开始不断融入佛教以外的中华元素,与民间艺术相结合,更具有装饰性,具有中华本土纹样色彩。

宋代的莲花装饰纹样简洁明丽,秀美典雅。在陶瓷上的应用也更为普遍,寓意也更为多元化,逐渐拥有了与文人相比拟的人格内涵,造型上无拘无束,打破固有规则,色彩也丰富多样,整体上更具精致、细密的写实特色。

陶瓷上的莲花纹样在元代出现了明显的变化,构图上更加偏重绘画,更写实,更具韵味、花纹看上去姿态怡然,灵动活泼,充分展现了中国绘画的气韵。

明清时期的莲花纹在构图上出现了密而不乱的重叠式构图使整个纹样看上去十分的饱满,充满了厚重感,在考虑到陶瓷器皿外形的同时,极大地展现了国画的构图理念。

现代陶瓷中的莲花纹更加注重其审美意识、地域性和民族性,给莲花纹注入了现代思想的理性思维,结合现代科技及新型材料,拓宽了莲花纹的发展空间和应用范围,赋予莲花纹更多理性、清雅的气息,丰富了莲花纹的寓意内涵。

“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清清浅浅一池水,莲花静放,瓣瓣分明,几尾小鱼欢游藏匿,动静皆相宜。

部分图片源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huaf.com/hhyy/113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