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进植物园,探秘大自然莲花小学爱莲小
一边赏鸟观花,一边学习实践。12月12日上午,莲花小学爱莲小记者团组织小记者们到植物园进行综合实践活动,可谓是精彩不断。这也是莲花小学科技节小记者团的第二场活动。 12日上午九点,由胡震宇副校长亲自带队,在张碧虹老师的组织下,15位小记者和他们的家长来到植物园进行综合实践活动。走进植物园,如同走进花的世界,草的海洋,各种各样的植物构成了一个美丽的仙境。但是,和以往的活动不同的是,此次的活动,大家不仅观花,重点还在于观鸟和拍鸟。 小记者们在湖边、草地上,一边用心聆听胡副校长关于鸟类的介绍,一边观察和寻找角度,耐心等待时机拍摄。家长们也没有闲着,很认真地帮助孩子做详细的记录。丰富多样的鸟类,把大家带进一个有意思、有意义的“鸟的天堂”。 观察、拍摄完鸟类,小记者们又来到百花厅,参观本届“自然笔记优秀作品展”。大家看到那么多优秀的作品,大开眼界,赞叹不已,纷纷表示,今后也要认真学习,积极参与,交出满意的作品。最后一站是科普基地的参观学习,同样收获了丰富的知识。 为了安全组织此次活动,活动前,小记者团制定活动方案和安全预案,对小记者进行安全和文明教育。胡震宇副校长详细地制定了观鸟的路线,并对植物园各个地点的鸟类做了详细的文字介绍。同时,在摄影兴趣课的学习上,重点讲解鸟类的拍摄,要求大家上图书馆查找资料,激发小记者们的求知欲,为活动有效进行做好准备,确保活动安全有序。 此次活动,小记者们既游玩又学习,开阔了眼界,增长了知识,锻炼了能力,培养了团结协作的精神,充分体验到综合实践研究性学习带来的无穷快乐,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让我们一起看看小记者写的文章吧 万石植物园采风记 四年(3)班丘宇宸 指导老师:陈忠义 这是一个初冬的周末,阳光正好,微风不燥。我带上望远镜背上相机,跟着莲花小学小记者摄影团来到了鸟语花香的万石植物园进行观鸟采风。 植物园门前广场上,远远望去,只见人头攒动的人群中,胡副校长的那架“大炮”格外醒目。说是大炮,原是他为小记者们准备的观鸟望远镜,一个单筒架在三脚架上。我被这“大家伙”吸引了过去,把头凑上去瞧了瞧,视野太好了,不但看得远还很清晰,真是太棒了!植物园的风光真是四季如春,虽然已经入冬,但树木还是枝繁叶茂,葱翠欲滴。石阶上窜出两只“害羞”的猫,我举起相机,快速按下快门,抓拍下了它们。 我们的第一站是万石湖观鸟。万石湖的水很浅,胡副找好位置把他的“大炮”定住后,便开始为我们讲解鸟类的知识。他告诉我们,生活在水边的鸟类体积都比较大,它们主要吃鱼,如白鹭、夜鹭、池鹭等。而栖息在树上的鸟则身形娇小,如喜鹊、八哥、乌冬等,它们以果实、虫子、花蜜为食。就在胡副校长讲解的时候,我们发现了湖中央一个巨石上站立着一只池鹭。大家都兴奋起来了,有的举起双筒望远镜观察;有的架起相机“咔咔”按下快门抓拍;还有的凑到“大炮”单筒上观看。通过望远镜,我第一次目击了白鹭吃鱼的场面,太令人振奋了。 离开湖边,我们来到了草坪。这里也是鸟的天堂,我们看到了树上飞来飞去的叉尾太阳鸟;红色屁股和红色耳朵的红耳鹎;在草地上冒头苦干啄食虫子的乌鸫……由于我的微单相机拍不到太远的鸟,我便想了个办法,把镜头放到单筒望远镜的观察孔上。令我惊喜的是,这望远镜似乎为我的相机量身定做的一样,卡的刚好。我就这样拍下了这次采风中最清晰最满意的照片——草地上的乌鸫。 接下来,我们又到了百花厅,在这里看到了优秀的“自然笔记”,收获了很多知识。从科普园出来后,这次的采风之旅就圆满结束了。看着满满的观鸟笔记,我明白了:如果世界上没有鸟,害虫就会猖獗、鼠害横行,生态平衡将被破坏。所以,我们要热爱大自然的一鸟一树,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推荐老师:张碧虹 万石观鸟记 三年三班陈彦灼 指导老师:纪燕君 我很喜欢鸟类,一直认为鸟类是大自然的天使,是净化人类心灵的精灵,还是我们人类的好朋友。终于一场别开生面的观鸟盛宴即将在万石植物园举行。 这次我十分幸运的成为小记者团的一员,在胡副校长和张老师的带领下来到万石植物园观鸟。上午9时,我们各自按约定时间到达指定地点,由于前一天晚上下了一夜的毛毛雨,到了早上天灰蒙蒙的,能见度不是很好,我一路上都在担心见不到鸟类,心里一直忐忑不安。 走进万石植物园,从树上传来清脆的鸟叫声,大家都兴奋起来了,不约而同抬起手中的相机。我清楚地看到一只小鸟——白胸翡翠,它的头部和两侧呈棕色,尾部与背部是蓝色,胸口是白色的,样子五光十色的,非常引人注目。当然也少不了厦门市的标志性鸟类——白鹭了,它通体白色,姿态优美,红色的眼睛像两颗宝石,金色的脚趾头像两个如意宝贝。它们有的在闲庭信步,犹豫美丽的仙女翩翩起舞。有的在水面上悠闲自在的捕食着小鱼,只见它轻轻的走到了鱼的身边,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迅速把鱼叼了起来并吞掉。 我们来到一棵大树下,只见一只白头鹎在树上津津有味的吃果实,它身体敏捷,还没等我拍到他就“咻”的一下飞走了。不远处还有一只红耳鹎也在吃果实,只要你仔细观察,你就可以发现红耳鹎有一个小小的耳朵,他的耳朵是红色的,头是黑色的,尖尖的,就像剑一样尖,脖子是白色的,身体呈浅褐色,它流线型的身躯搭配上艳丽的色彩近乎完美,我不禁要赞美大自然这个造物主的鬼斧神工。 突然,一只松鼠敏捷地越过草地。同学们的目光立刻转向了松鼠,只见它闪电般地爬上粗壮的树干上,敏捷的身躯在树丛中来回跳跃,不一会功夫松鼠就跑得无影无踪。 “那边,是不是乌鸦?”有同学喊到说。只见不远处的草地上有几只乌鸦,蹦蹦跳跳在找什么。同学们立刻把相机举起来,在这精彩的瞬间“咔嚓”一声拍了下来。乌鸦似乎被惊到了,径直飞走了,飞到了一棵大树上,这是一棵樟树,我们来到这棵樟树前,原来这棵樟树大有来头。胡副校长说,这就是邓小平爷爷三十年前亲手种下的小树苗,如今已长成苍天大树。我知道邓爷爷是伟人,正是他推行的改革开放才改变了我们国家一穷二白的面貌,发展经济,我们才能重视环境。我们应该感恩自然环境的变好,感恩国家的富强。 这次观鸟活动,我感受颇深,不仅让我们走进自然,体会美好,更让我们增强了爱鸟和护鸟意识。鸟儿是人类的朋友,是大自然的守护者,禁止捕捉,禁止伤害。 推荐老师:张碧虹记植物园摄影有感 五年二班马睿萱 指导老师:张瑾芸 今天,我们摄影小组组织了一次户外活动,亲近大自然,拍摄最美的景物,捕捉小鸟的灵动身姿,花草的娇艳美丽,以及小动物们的可爱模样。 这个活动特别受到同学们的欢迎,昨天晚上我就特别兴奋地为今天的活动作了充分的准备,为单反相机充电,整理好背包。 今天早上九点左右我们摄影小组在植物园集合。老师先带我们去观鸟,有:池鹭、白鹭、白胸翡翠、喜鹊等。小鸟们千姿百态,有的娇俏可爱,有的机智灵活,最漂亮的是喜鹊,那羽毛黑白相间,黑的特别黑,白的特别白,色彩反差很大。我们赶快拍下了喜鹊那美丽的身姿。 我们正在拍摄小鸟的时候,突然跑出来一只小松鼠,棕灰色的绒毛看起来软软的,很可爱,我们特别兴奋,立刻抓拍了小松鼠。 然后老师又带我们去观看植物笔记,笔记记录了植物的生长习性,栽培方法,我觉得特别长知识。我们拍了许多植物的美丽照片,拍的最多的是三角梅。植物园里的三角梅长的特别好看,有紫色的,有粉色的,有白色的,有红色的,还有橘黄色的,拍了美丽的山茶花,还拍了许许多多不知道名字的花草。 厦门虽然是冬天,但太阳暖暖的,花很鲜艳,草仍然翠绿,我们高兴地在花草间拍照。今天我们不仅亲近了大自然,还学到了知识,提高了拍照技巧,拍出的照片很漂亮,真是难忘的一天啊! 推荐老师:张碧虹 植物园探秘之旅 四年三班卢奕安 指导老师:陈忠义 星期六早上,我们摄影小队在胡副校长和张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植物园,开启“走进植物园、探索大自然”之旅。 进入植物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棵参天大树,绿油油的草地上,三三两两的小孩子们在追逐着玩游戏,一只黑得像煤球似的小猫慵懒地晒着太阳,空气中弥漫着淡雅的花草清香,使人心旷神怡。 听着滴滴啾啾的鸟叫声,闻着沁人心脾的花草香,我们来到了万石湖边,湖面波光粼粼,闪耀着太阳的光芒。大家聆听着胡副校长对鸟类的介绍,有的举起望远镜,有的拿出相机,满怀期待地循着他说的方向,逐个找寻着、观察着、拍着,人群中不时发出阵阵的惊叹声。 这里的鸟可真多呀!在湖边,我看到了一只身着白色羽毛的鸟儿在悠闲地散着步,“这是白鹭,它的嘴巴和脚都是黑色的,趾头是黄色的,我来调下望远镜,你们排队来看看。”胡副校长向我们介绍着,我凑到望远镜前一看,果不其然,和副校长说的一模一样,这还是我第一次那么仔细地观鸟呢!在石头缝旁边,我找到了一只穿了“隐身衣”的不知名小鸟,没有火眼金睛,还真看不出来呢!突然,一只绿黑色羽毛、嘴巴又细又尖、黑眼珠、血红色眼圈的夜鹭从我的相机镜头里飞过,在天空中划出一条优雅的弧线,它比图片上看到的漂亮多了! 就在我们举着相机拍着看到的美景时,一只栖息在岸边的白鹭扑愣着翅膀飞起来了,这情景让我想起了“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这句诗,不知道白鹭有没有吃到鳜鱼了? 在一棵洋紫荆树上,我们看到了一些体型娇小的灰褐色鸟儿,只有我的手巴掌那么大,头上和颈部有着绿色的羽毛,在树上跳来跳去,非常活泼,这是什么鸟呢?“它叫叉尾太阳鸟,在11月到来年3月都会非常活跃。”听着胡副校长向我们娓娓道来鸟儿们的外形特点:红耳鹎有着红耳朵和尖尖的冲冠头,黑脖子、叫声响亮的黑领椋鸟,红尾巴的红尾伯劳,颈部有白色珍珠似的斑点的煮颈斑鸠,耳朵和屁股都是红色的红耳鹎……我不禁更佩服胡副校长的对鸟类知识的了解。 观察、拍摄完鸟类,我们来到百花厅,听完老师对自然笔记写法的说明和参观琳琅满目的自然笔记优秀作品,它们以文字和图画的结合方式记录自然界中有趣的生物,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使我大开眼界。 最后一站是参观植物园科普展馆,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许多珍稀的植物标本和图片介绍,让我不由地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这种用镜头捕捉美丽植物园、感受大自然的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让我开阔了眼界,也增长了知识。快乐的时间总是过得那么快,我和同学、老师们道别后结束了此次自然之旅,期待下一次神秘之旅。 推荐老师:张碧虹 记走进植物园,探索精灵世界 四年(3)班姚祺伊 指导老师:陈忠义 周六一大早,我破天荒的自己醒过来了,以掩耳不及迅雷之势穿好衣服,“装备齐全”坐在沙发上,不停地催促:“老妈快点!单反相机、地图、资料……应有尽有,只欠你这个东风啦!”老妈看着我挂在脖子上的单反相机,说:“颇有一点小小摄影家的风范啊!”我更加来劲儿了……刚走进园林植物园的大门,一阵阵淡雅的花香就扑鼻而来,一簇簇粉红的夹竹桃尽收眼底,一朵朵娇艳欲滴的三角梅霸占了我的视线。我迫不及待地跑进天然氧吧植物园内,跟着胡副校长,捕捉着一个个珍贵的镜头,观鸟是今天的主题,有的同学拿着望远镜,观察着远处展翅飞翔的“小精灵”们。在老师的提醒下我看到了几只展翅的白鹭;还观察到了几只白胸脯,黑羽毛的夜鹭;也认识了白胸翡翠——它的嘴是大红色的,头是棕色的,腹部是白色的,羽毛是蓝色的……可漂亮了!我立刻拿起我心爱的相机,准备拍下了这美好的一幕。可刚对准镜头,白胸翡翠就“咻”的一声,消失得无影无踪了,应该是害羞了吧!真是一个调皮的精灵啊! 这时,几个大字映入了我的眼帘:邓小平同志——亲手栽的大榕树。我立刻惊呼起来:“天呀!我居然见到了邓爷爷亲手栽的大榕树!”也许是“小精灵”也喜欢邓爷爷栽的大榕树吧,树上不时地交替出现不同种类的鸟儿:有红嘴蓝鹊、红耳鹎、喜鹊、珠颈斑鸠……它们偶尔还会飞到草地上,让我们给它们尽情地拍照。 这种近距离的接触大自然,不但让我认识了很多鸟儿的种类,还让我了解了他们的习性和特点,真是让我大开眼界! 开心的时刻总是瞬间即逝,又到了吃午饭的时间了,我们只得依依不舍地离开这鸟的天堂,天然的氧吧。 推荐老师:张碧虹 走近大自然 四年(3)班牛煜天 指导老师:陈忠义 星期六早上,我们摄影小队在胡副校长和张老师的带领下来到植物园,开启“走进植物园、探索大自然”之旅。 进入植物园,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棵棵参天大树,绿油油的草地上,三三两两的小孩子们在追逐着玩游戏,一只黑得像煤球似的小猫慵懒地晒着太阳,空气中弥漫着淡雅的花草清香,使人心旷神怡。 听着滴滴啾啾的鸟叫声,闻着沁人心脾的花草香,我们来到了万石湖边,湖面波光粼粼,闪耀着太阳的光芒。大家聆听着胡副校长对鸟类的介绍,有的举起望远镜,有的拿出相机,满怀期待地循着他说的方向,逐个找寻着、观察着、拍着,人群中不时发出阵阵的惊叹声。 这里的鸟可真多呀!在湖边,我看到了一只身着白色羽毛的鸟儿在悠闲地散着步,“这是白鹭,它的嘴巴和脚都是黑色的,趾头是黄色的,我来调下望远镜,你们排队来看看。”胡副校长向我们介绍着,我凑到望远镜前一看,果不其然,和副校长说的一模一样,这还是我第一次那么仔细地观鸟呢!在石头缝旁边,我找到了一只穿了“隐身衣”的不知名小鸟,没有火眼金睛,还真看不出来呢!突然,一只绿黑色羽毛、嘴巴又细又尖、黑眼珠、血红色眼圈的夜鹭从我的相机镜头里飞过,在天空中划出一条优雅的弧线,它比图片上看到的漂亮多了! 就在我们举着相机拍着看到的美景时,一只栖息在岸边的白鹭扑愣着翅膀飞起来了,这情景让我想起了“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这句诗,不知道白鹭有没有吃到鳜鱼吃了? 在一棵洋紫荆树上,我们看到了一些体型娇小的灰褐色鸟儿,只有我的手巴掌那么大,头上和颈部有着绿色的羽毛,在树上跳来跳去,非常活泼,这是什么鸟呢?“它叫叉尾太阳鸟,在11月到来年3月都会非常活跃。”听着胡副校长向我们娓娓道来鸟儿们的外形特点:红耳鹎有着红耳朵和尖尖的冲冠头,黑脖子、叫声响亮的黑领椋鸟,红尾巴的红尾伯劳,颈部有白色珍珠似的斑点的煮颈斑鸠,耳朵和屁股都是红色的红耳鹎……我不禁更佩服胡副校长的对鸟类知识的了解。 观察、拍摄完鸟类,我们来到百花厅,听完老师对自然笔记写法的说明和参观琳琅满目的自然笔记优秀作品,它们以文字和图画的结合方式记录自然界中有趣的生物,抒发了对大自然的热爱,使我大开眼界。 最后一站是参观植物园科普展馆,在这里,我们看到了许多珍稀的植物标本和图片介绍,让我不由地感叹大自然的神奇。 这种用镜头捕捉美丽植物园、感受大自然的综合实践活动不仅让我开阔了眼界,也增长了知识。快乐的时间总是过得那么快,我和同学、老师们道别后结束了此次自然之旅,期待下一次神秘之旅。 推荐老师:张碧虹 THE END 扫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huaf.com/hhxx/6373.html
- 上一篇文章: 祝福中国发布天道收元救劫难之莲花圣母
- 下一篇文章: 李小姐只种ldquo2种花rdq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