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哪些痤疮医院好 https://m-mip.39.net/nk/mipso_8595980.html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掌握文中文言词汇,积累词句

2、翻译全文,准确翻译句子。

3、疏通文脉,理解内容,体悟作者的“痴”,领会思想感情。

4、培养学生亲近大自然,爱好大自然的高雅情趣,做一个有个性的人。

重点、难点

1、翻译课文,积累词汇;

2、理解课文内容,领会作者感情

3、难点:体悟作者的“痴”意,领略大自然的浑阔邈远、神奇强大,学习“白描”的景物描写方法。

教学方法:

自主合作探究法

教学过程:

一、导

1、激趣:俗话说:“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杭州西湖风景如画,多少文人墨客留下了他们赞赏的足迹:比一比,谁能用最优美的诗歌来赞颂西湖?

抛砖引玉:文人墨客赏西湖

春钱塘湖春行

白居易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乱花渐欲迷人眼,浅草才能没马蹄。

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

夏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秋饮湖上初晴后雨

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2、引题:明末清初,也有一位文学家走近了西湖,不过,他赏的是西湖的雪景。冬天的西湖会让我们看到怎样的雪景呢?我们一同走近《湖心亭看雪》。

二、学

(一)、整体学习全文内容

1、自读课文,掌握下列字词音、形、义知识

崇祯、更、拏、毳衣、雾凇沆砀、芥、铺毡、焉得、喃喃

明确:崇祯:chónɡzhēn,明崇祯皇帝朱由检年号

更:①是日更定:gēnɡ,古代夜间的计时单位,一夜为五更,约两小时一更,更定为初更,指晚上八时左右

②湖中焉得更有此人:gènɡ,还

拏:ná,撑(船)

毳衣:cuì,裘皮衣服

雾凇沆砀:寒夜雾气。沆砀(hàngdàng):白茫茫一片

毡:zhān,毛毯

焉得:yān,哪能

喃喃:nánnán,小声地说话

(课文的朗读和字词音、形、义的学习还可提前安排在早读的时间里)

2、指名读:检查学生对字词读音的掌握,查漏补缺,纠正被忽略的读音

3、齐读:读通读顺读熟课文

4、翻译课文

Ⅰ、根据课文注解,学生自主翻译全文(5-10分钟)

Ⅱ、概括全文主要内容

提示问题:

①什么时间、地点、几个人去看雪?

②看雪途中遇到了什么事?作者的心情如何?

明确:板书:

湖心亭独看雪

亭中巧遇知音

(根据初三学生学文言文的时间和掌握的能力,学生已具备在初读之后初步理解文言文课文的能力,为进一步提升学生对文言文的感悟能力,可在学生初译之后,要求再作主要内容概括)

“拥毳衣炉火,独往湖心亭看雪。”

(二)、细读课文,分段翻译并概括

1、指名翻译段落,教师板书并帮助积累词汇和句子

(能力强的可要求翻译完整段内容,能力弱者可一句一句指导翻译)

板书:第一段:重点字词:大雪三日、三、俱、绝、是、炉火、一白、湖上影子、惟、

重难点句子:湖中人鸟声俱绝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

明确:雪:下雪(动词)

三:虚数,指“几”

俱:全、都是(日):这

炉火:围着火炉(动词)一白:全白

湖上影子:雪光映衬下模模糊糊所见的事物的样子,模糊样子

惟:只

句子:湖中人鸟声俱绝:湖中的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天和云和山和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湖上影子,惟长堤一痕、湖心亭一点、与余舟一芥、舟中人两三粒而已:湖上的影子,只有一道长堤的痕迹,一点湖心亭的轮廓,和我的一叶小舟,舟中的两三粒人影罢了

板书:第二段:重点字词:白、别、是、客、及、痴、似

重难点句子: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明确: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别:辞别、告别

是(金陵人):表判断的动词

客:客居、临时居住(动词)

及:等到痴:痴情、痴迷

似:和……一样

句子:湖中演的更有此人: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

莫说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不要说相公您痴,还有像相公您一样痴的人啊

小结:注意帮助学生整理词汇类别:一词多义:更、是;活用字:雪、客;古今异义:白

“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2、理解:作者在什么心情下去赏雪,并且在赏雪过程中心情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明确:作者选在“大雪三日”后去赏雪,周边的环境是寂静的,更何况还是在晚上更定时分独自前往,环境更为幽寂冷清,想必是与作者此时的心境有关,那么此时的心情应该是孤寂清冷的;后来在湖心亭意外碰到了两个“铺毡对坐”的赏雪人,同一时间、同一地点做同一事情,这是天涯遇知音啊,此时作者清冷的心情有了意外的暖意,心情应该是愉悦的。从独自去赏雪到亭中巧遇知音,作者的心情由孤寂冷清转变成了愉悦温暖。

三、测

作业检测:检查词句翻译

(一)、重点实词

1、词类活用

名词用作动词

(1)大雪[F]三日

原意:雪花,句中意:________

(2)余拏一小舟

原意:船桨,句中意:________

(3)客此

原意:客人,句中意:________

2、其他重点实词

(1)湖中人鸟声俱绝绝:____________

(2)是日更定矣是:____________

(3)拥毳衣炉火拥:____________

(4)雾凇沆砀沆砀:____________

(5)上下一白一:____________

(6)与余舟一芥芥:____________

(7)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更:____________

(8)余强饮三大白而别强:____________

白:____________

(9)及下船及:____________

(二)、句子翻译

1、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2、余拏一小舟,拥毳衣炉火。

3、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

4、见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湖中焉得更有此人!”

参考答案

(一)、1.(1)下雪 (2)撑(船) (3)客居

2.(1)消失 (2)这 (3)裹、围 (4)白汽弥漫的样子 (5)全 (6)像小草一样微小 (7)还 (8)尽力,勉力;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 (9)等到

(二)、1.接连下了三天的大雪,湖中行人、飞鸟的声音都消失了。

2.我撑着一叶扁舟,裹着裘皮衣服,围着火炉。

3.天与云与山与水,浑然一体,白茫茫一片。

4.他们看见我,非常高兴地说:“湖中哪能还有这样的人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huaf.com/hhxx/115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