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湿疹医院那家好 https://m-mip.39.net/man/mipso_9133613.html
芍药跟大家安利过不少与植物相关的纪录片:《本草中华》、《水果传》、《盘中邱园》(戳蓝字回顾),但我敢说,今天给你萌介绍的这部,绝对是画面最美、植物相关知识最丰富的一部!这部纪录片叫做《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曾孝濂爷爷和董卿也为之打call,前不久才播出,就收获好评无数!一共只有10集,芍药花了一周时间才看完,因为内容太丰富!知识点太多啦!全程做笔记的那种!废话不多说,马上带大家撸一遍!

{芍药姑娘Vol.}

x

中国植物

喜欢植物的朋友,这段时间一定被这部植物纪录片刷过屏:《影响世界的中国植物》,真正意义上中国第一部植物纪录片,豆瓣评分8.9!连无数植物界学者都表示:太好看了!来自高原、荒漠、原始森林中,那些我们听都没有听说过的神奇植物,以绝美的姿态在眼前绽放!花开的漫长等待,被摄影机浓缩成几秒的瞬间,花瓣顷刻间由闭合到绽放,不由得让人感叹自然的伟大,此刻,去做一朵花吧~随手一截就是风光大片,每一帧都能做屏保!这部纪录片历时3年才拍摄而成,参与创作的人员达多人,其中包括多位植物学家,导演之一李成才,也是《大国崛起》、《华尔街》等高分纪录片的导演。这一次,他和所有主创人员,走过雪山雨林、跨过江河湖海、穿越戈壁沙漠,遍访国内93个地区以及英国、印度、马达加斯加等7个国家30多个地区,去探寻中国的古老植物,为大家呈现出一幅完整的中国植物版图,更重要是告诉所有人:中国的植物是如何影响世界的!纪录片不长,一共10集,每集50分钟,分为植物天堂、水稻、水果、茶、竹子、桑树、大豆、本草、园林、花卉。虽然大多是我们日常都比较熟悉的植物,但你「熟悉」的植物真没那么简单~竹子水稻也会开花?柑橘家族乱伦?它们从哪里来?又是如何从中国走向世界,甚至改变世界的?!芍药带你萌先看一遍~/水稻/水稻改变了整个世界,对于这一点,没有一个人会提出异议。水稻如今已扎根于个国家,水田改变了那里大地的容颜,稻米丰富了当地的饮食,全世界有亿万人因为水稻摆脱了饥饿。这样伟大的植物,就诞生于1万多年前的中国,那时候,它在人们眼中还是一种草,被今天的人们称为野生稻。七千年前,先民们开始种植水稻,在千百年间的驯化中,水稻渐渐成了如今这般模样。水稻是禾本科的植物,长而窄的叶片,饱满的稻穗下垂,一阵风吹过,田里翻涌起波浪,这是我们眼中的水稻。我们不知道的是,水稻其实也会开花,水稻的花特别小,不足1厘米,米白色的小花孕育的却是收获的希望。稻花授粉后结成种子,便有了饱满的稻穗,经过夏天暴雨与阳光的洗晒,稻穗由青变黄,稻米的香味就在眼前了。吃稻米,不同的地区有自己的见解,贵州用米饭和辣椒腌制鱼,用稻米发酵的乳酸保留鱼的鲜味;日本人则用米饭制成寿司、饭团。水稻从一株草变成铸就我们骨骼、血肉的食粮,并从中国出发,走向全世界,袁隆平院士的杂交水稻为全球做出了巨大贡献!如今,世界上近一半人口都以大米为主食,而中国是源头,水稻是自然馈赠给全人类的财富,也是中国给世界人民的礼物!

/柑橘/

大约万年前,一些植物开始进化出果实。中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果树起源中心之一,有约个果树物种,约占世界的一半以上。柑橘就是其中特别的一类,柑橘种类很多,其中大多重要种类,起源于中国。柑橘家族属于芸香科,基本上都开白色小花,果实分瓣,或酸或甜,大多富含维C。说起柑橘家族,简直就是一部伦理大片庞大的柑橘家族在一开始,只有三位元老:香橼、橘子、柚子。与其他植物不同的是,任意两种柑橘类水果都能杂交出新物种,于是柑橘家族不再受限制,种类越来越多:香橼和橘子杂交出了莱檬、粗柠檬,柚子和橘子杂交出了橙子,橙子和祖先香橼杂交出了柠檬,橙子和柚子杂交出了葡萄柚……起源中国的柑橘类植物,在国外也受到了追捧。香橼在以色列被当成神的象征;法国国王路易十四迷恋橙子的味道,把她种满凡尔赛宫;大航海时代,坏血病让几十万水手死亡,但库克船长用青柠轻松避开了这种病,后来研究发现是青柠中的维生素C起了作用,正是因为青柠,人们发现了维生素C。而在中国,柑橘曾在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扮演着重要角色。两千多年前,屈原写下了《橘颂》:「后皇嘉树,橘徕服兮,受命不迁,生南国兮。」在那时它曾是中国人的精神图腾,而后,柑橘一路向西,它的意义也不仅仅是一种水果,在某种意义上曾是神的象征,也是现代营养学的起源之一。/猕猴桃/有一些水果,在国内被忽视,但从国外进口摇身一变,就成了高价「中产水果」,猕猴桃就是其中一个。中国是猕猴桃的原产地,属于猕猴桃科,全国各地的叫法不同,北方叫狗枣,南方叫杨桃。猕猴桃是一种攀援植物,每年5-6月开花,花开时乳白色,后变成淡黄色,8-10月结果。猕猴桃原本只是一种野果,直到上世纪初,一位名叫伊莎贝尔的新西兰人,将猕猴桃的种子带回国,猕猴桃就此获得新生,当时,它的名字叫做中国鹅莓。在新西兰植物学家的努力下,猕猴桃完成了华丽转身,成为当地广泛种植的水果。之后有了一个以新西兰国鸟命名的名字Kiwifruit,也就是我们熟知的奇异果。如今,猕猴桃远销世界59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了新西兰的果国,从某种意义上,猕猴桃甚至改变了一个国家的命运。而它的原产国中国,居然成了新西兰奇异果的最大进口国,芍药身边甚至有很多人在争论:奇异果和猕猴桃究竟是不是同一种水果?有些难过又有些遗憾。/竹子/竹,与梅、兰、菊并称为四君子,除了在精神领域,竹子的实力也绝对配得上所有的赞美。五千年的中国文明,有两到三千年记录在竹简上。因为有竹子,书写系统得以完善,汉字因此得到了更广泛的传播,当人们掌握造纸术后,竹子又称为造纸更简单易得的原料。竹子属于禾本科,从植物学的角度上说,它其实只是一棵草,但有着树的身高。我们大多数人都见过竹子、吃过竹笋,但你知道,竹子也是会开花的吗?竹子开花,极难看到,它一生只开一次花,一等就是数十年!当竹子褪去一身的翠色,就是在为开花做准备了,它将身上所有的叶芽转化成花芽,然后开出黄色小花,当一片竹林变成黄色时,你要知道那不是落叶,是开花。坚韧挺拔的竹子,也获得了全世界的喜爱,近百年来,世界各国都在引进竹种。日本的岚山竹林,来自中国的毛竹是主角,它们已经成为日本占地面积最大的竹种之一;英国的邱园,上百种竹子在这里安家落户;在意大利,竹子被用来建造迷宫。/绿绒蒿/中国有近3万种开花植物,其中有种被人类栽培、观赏,还有很多植物,我们甚至听都没有听说过,更别说能近距离观赏了,绿绒蒿就是其中一个。绿绒蒿属于罂粟科,集中分布于青藏高原地区的,雪山草甸、流石头滩上,又叫喜马拉雅蓝罂粟,它被誉为离天堂最近的花。绿绒蒿生存环境恶劣,随时可能会遭遇流石、冰冻等灭顶之灾,它选择在天气较为温暖的夏季开花,每年6-8月,是它的花期。因品种不同,花朵的颜色也各不相同,一般有蓝、黄、紫、红等多种颜色,花瓣纤薄,如一个蒙着面纱的少女,自有一股遗世独立的风流婉转。多年前,绿绒蒿的种子被带到英国,此后的多年里,无数专业的园艺机构都在研究培育绿绒蒿,但绿绒蒿对环境要求严苛,只有少数才能存活。让人有些难过的是,在西方,无数人为它魂牵梦萦,欧洲人推崇为「世界名花」,而在中国,绿绒蒿却鲜为人知。但芍药希望,正在看这篇的你,要记得绿绒蒿,并且教给孩子,它产自中国!不要让我们的文明流落在外。/园林/纪录片中说:「如果没有植物,园林就不能称之为真正的园林,植物是园林的情绪,是点睛之笔,是美的传承。」国外的花园,更加注重的是自然本身,而中国的园林则是山水、植物、建筑、人文的融合。荷花,是夏季园林的中心,中国的造园家称它为湖水的眼睛,有无荷不成景的说法。但人们在庭院之中种荷花,不只是因为「香远益清,亭亭净植」,更重要的是它,「出淤泥而不染,濯清莲而不妖」的品质。兰花也是园林中最常见的植物,兰科植物多达二至三万,而中国人爱的兰与热带兰花大不相同,没有醒目的艳态,没有硕大的花、叶,却具有质朴文静、淡雅高洁的气质,在中国已有一千余年的栽培历史。焚香、弹琴、兰赏,是古代文人日常雅事,兰花之于园林,是灵魂、是气韵、是情操。梅花栽种于园林的时间,比荷花、兰花要晚,北宋时期,只有皇家园林有栽种,到了南宋,靖康之变,整个国家处于危难之中,人们为国家的重建寻找精神寄托,梅花才进入了私人园林,成为一种不屈的精神宣告。除了直接种梅,中国园林中还有一种「劈梅」艺术,将选中的梅树砍去上半部分,留下梅桩,从中间劈成两半,再将花梅枝条嫁接于上,营造古木发新枝的自然奇观。一段枯木上开出星星点点的梅花,劈梅所营造的是枯荣相对的艺术之美,方寸之间,向死而生的坚韧,只有中国人懂!地球拥有三十万种植物,而中国已知的植物有三万五千种,占世界植物的十分之一!生活在都市里,人们将植物看得越来越轻,但你不知道,微不足道植物改变了整个世界!这一次,把中国的种植物讲给世界听,不仅仅是植物的科普,更重要的是让人们思考,人与植物的关系,保护植物与自然,不要让植物越来越少,不要让我们的后代只能从影像资料中去了解植物的模样。就像纪录片中说的:「人与植物的关系,不是剥削与索取,是与天地共存,与万物共生。」

整部纪录片提到的植物还有很多,

篇幅有限,芍药只挑了几种说,

剩下的还要等你们自己去看!

目前,纪录片只在爱奇艺上播放,

且需要充VIP会员。

明天就是周末啦,

不想出门就在家看纪录片吧~

另外,芍药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宣布:我要跟你们面基啦!11月4日,就在杭州一年一度的ADM生活创新展上(老粉应该知道,这是我们每年都参加的展),地址是杭锅老厂房!今年,我们将搭一个不「输」屋,看到黄色的屋子就是我们啦!现场,不仅有做成会动的、3D的书画,让你置身在霍格沃茨!还能写下心愿单,挑选你想要的东西掏空二家的百万仓库!不只是芍药,你们喜欢的二姑娘、半半、小城君、花吃姐姐等等,都会到场哦!活动从10.31开始,11.4结束,提前安排好时间,我们杭锅见!

END

本文图片来自纪录片截图,版权归对方所有

如果你喜欢这篇内容,欢迎转发朋友圈

转载请到后台回复,按要求操作

芍药本药

呐,送你一朵芍药fafa~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huaf.com/hhwh/95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