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癜风该怎么治 http://www.zgbdf.net/m/

走进博物馆,了解宏济堂阿胶的发展历史;

听专业药师授课,辨别常见中药;

制作酸梅汤药包、山楂丸,制作一幅中药贴画……

近日,齐鲁晚报“齐鲁未来星”

宏济堂中医学堂研学营首次开启

本周末非遗节荷灯祈福研学也将开启

走进宏济堂阿胶博物馆

在品尝中辨别中药

中医药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经验和实践经验,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

在宏济堂中医学堂,同学们穿戴好“小郎中”服饰,变身“小学员”,开启一段中医药传承的研学之旅。

年的砖瓦、熬胶的铁锅……在宏济堂阿胶博物馆,同学们在讲解老师的带领下,详细了解了宏济堂阿胶的历史、辉煌、工艺与传承。

在二楼教室,同学们整齐地坐在书桌前,由宏济堂专业药师授课,带来一节中医药启蒙课堂。孙思邈、华佗、张仲景……

在老师的讲解下,同学们了解了中医历史名人的生平。中药分为植物药动物药和矿物药三类,何首乌是以发现者命名的……

堤口路小学四年级三班学生李一凡将学到的知识记录到了笔记本上。

随后学生观察、品尝了金银花、黄连、黄芪等药材。“我是第一次品尝黄连,没想到这么苦。”一名学生说。

在动手实践中

了解中医药文化

山楂20克,乌梅15克……在宏济堂地下体验馆,同学们品尝了正宗的酸梅汤,并跟老师学习如何制作酸梅汤药包。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按照酸梅汤配方进行打药称量,学习使用戥秤和包药。

“原来秤上的一个格代表2克,每个药材都有准确的重量,这也让我知道了做事情一定要认真,不能马虎,也不能急躁。”新苑小学六年级一班学生卢仲哲说。

制作山楂丸是中药加工炮制技艺,已经被列入山东非物质文化遗产。做完酸梅汤药包,同学们开始学习制作山楂丸。

将山楂丸原材料按压成长条,在搓药板上将长条按压成二十余个小山楂丸,这样的制作过程让同学们连连称奇。

“我是第一个制作山楂丸的,我把山楂条放在搓药板上,先往前再往后反复几次,山楂丸就做好了。我品尝了自己亲手做得山楂丸,发现酸酸甜甜很好吃。”历下实验小学四年级三班学生许可颖说。

身穿红衣的老虎、一身乌黑的公鸡…

如果不是走近仔细观看,你肯定想不到这一幅幅色彩鲜艳的卡通画,竟是由地道的红花、茵陈、车前子等中药材拼贴而成的。

在中药贴画的过程中,同学们也对中药有了更多的了解。

“今天的研学活动孩子收获很多,孩子们认识了很多常见的中药材,在活动中了解了中医药知识,也对中医药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堤口路小学家委会家长李兰说。

13日—17日晚上,非遗节荷灯祈福研学也将进行

第五届中国非遗博览会将在济南举行,在非遗博览会期间,百花洲分会场将有众多精彩纷呈的活动。

六十多位非遗传承者,二十余个非遗传承项目,打造百花洲特色的非遗展示、体验、创新平台。

放河灯(也常写为放“荷灯”),是华夏民族传统习俗,在古代主要用以对逝去亲人的悼念,现演变为对身边的亲人送上祝福。

结合本届非遗博览会,我们将在百花洲举行荷灯祈福研学活动

在讲解老师的带领下,学生们身着传统汉族服饰,变身成了“荷花仙子”、“荷花童子”,听老师讲解荷灯的历史文化,了解荷花灯的美好寓意。

据介绍,荷花灯是华夏民族传统民俗,在古代主要用以对逝去亲人的悼念,随着时代的变化,逐渐演变成对身边亲人的祝福。

国家安康、万事如意、金榜题名……营员们手握毛笔,在字帖上认真誊写祝福语。随后,营员们领取百花洲祈福牌,写下了自己的美好心愿。

在老师的讲解下,大家开始亲手制作荷花灯。“将三角形的纸对折,沿线再继续对折,沿线将三角形折过来……“

在营员们灵巧的小手下,不一会儿,一个个手工荷花灯就呈现在了大家的眼前,同学们选择了自己喜欢的祝福语贴在了荷花灯上。

“上元时节,雪奔雾蒸;荷灯映寒,琼花胜寒......”在掌灯官的带领下,学生们一起诵读荷花颂,完成荷花祈福仪式。

最后,学生们来到泉水畔,将荷花灯投放。

怎么样?

是不是很心动了呢

想报名参研学活动?

添加小编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huaf.com/hhwh/944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