莲花中等专业学校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
一、入学对象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二、基本学制 学制3年。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掌握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具有扎实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在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计算机系统管理、维护和应用初、中级操作人员。 四、职业面向 (一)就业岗位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计算机产业(公司)、制造业(企业)和国家机关等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房、计算机室及办公计算机岗位,主要从事计算机设备、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与维护,从事计算机的操作、计算机产品生产、销售及售前、售后服务等工作。 (二)继续学习 本专业可续接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技术等相关专业,续接本科院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 (三)证书要求 本专业可获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鉴定(计算机工种)合格证书及计算机应用水平等级考试(一级)证书等。 五、人才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基本素养(职业道德、通用能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一)基本素养 1.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掌握邓小平理论的基本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纪守法,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制观念,爱岗敬业,事业心、责任感强。 2.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追求自我发展和完善、有求知欲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文学艺术鉴赏水平,具有较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文化修养。 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应用计算机进行室内设计的能力、专业创新的能力和相关专业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5.应用知识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应用计算机进行开发、设计、管理、维护的能力。 6.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开展创新性设计和开发的能力。 7.工具性知识:能较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专业期刊和进行文献检索,有初步的外语交流和写作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技术。 8.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通识性文学、哲学、思想道德、政治学、艺术、法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二)专业知识 1.掌握OFFICE办公软件、网页制作、FLASH、PHOTOSHOP、计算机原理的基础知识; 2.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安装、调试、维护、销售的基本知识; 3.掌握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数据库系统及常用工具软件的基础知识。 (三)专业技能 1.能熟练使用常用工具软件及OFFICE办公软件; 2.能使用与维护计算机及常用外部设备; 3.具有网络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的安装、设置与操作技能; 4.学会使用与管理数据库系统; 5.初步具备开发、设计多媒体软件、网页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计算机英文资料的阅读能力。 六、课程结构及教学进度安排 本专业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训实习(或综合实训)四个部分,其中专业课程分为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课(如下图)。 本专业修读总学分学分,其中必修课96学分,选修课为12学分,实训实习28学分(14周),顶岗实习36学分(18周);实验及实习实训占总学时60%。 序号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安排 学分 课程教学各学期周课时及训练项目教学周安排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课堂讲授 实验 总计 一 二 三 四 五 六 理论 实训 理论 实训 理论 实训 理论 实训 实习 实习 16周 2周 14周 4周 14周 4周 14周 4周 18周 18周 1 文化课程 德育 7 2☆ 2☆ 2☆ 2☆ 2 语文 7 4★ 4★ 2★ 2★ 3 数学 7 4★ 4★ 2★ 2★ 4 英语 7 2★ 2★ 2★ 2★ 5 计算机应用基础 60 60 7 4★ 4★ 6 礼仪规范 22 10 32 2 2☆ 7 体育与健康 7 2☆ 2☆ 2☆ 2☆ 8 专业课程 OFFICE办公软件 96 96 6 6★ 9 常用工具软件 56 56 4 4★ 10 FLASH动画 64 64 4 4★ 11 计算机组装维护 30 54 84 5 6★ 12 图形图像处理 56 56 4 4★ 13 多媒体制作 26 30 56 4 4★ 14 计算机网络基础 26 30 56 4 4★ 15 数据库应用 28 28 56 4 4★ 16 编程基础 52 60 7 4★ 4★ 17 AE影视制作 84 84 5 6★ 18 网页设计与制作 84 84 5 6★ 19 选修课程 电工基础 84 84 4 6☆ 20 电子商务 30 54 84 4 6☆ 21 市场营销 84 84 4 6☆ 22 实训 实习 办公软件实训 60 4 2周 23 网络布线实训 60 4 2周 24 图形图像处理实训 60 4 2周 25 数据库项目实训 60 4 2周 26 网页制作实训 60 4 2周 27 组装与维护实训 60 4 2周 28 影视制作实训 60 4 2周 顶岗实习 36 18周 18周 总计 30 2周 30 4周 30 4周 30 4周 18周 18周 (注:★—考试,☆—考查) 七、教学建议 1.课程体系。本专业课程体系要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对接职业(或行业)标准,职业资格标准,结合生产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合理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突出专业课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 2.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要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工作岗位实际实施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等教学模式,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加强“教、学、做”的一体化,促进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信息网络教学。应加大信息化教学的比例,建立该课程的网络课程页面,充分运用PPT电子教案、教学动画、教学视频、通用主题素材库等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技术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和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探索和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 4.教学团队。师生比例适宜,满足本专业教学工作的需要,一般不高于18:1;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双师型”教师比例应达到60%以上,要有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数量,满足专业教学。要建立“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应有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带头人,并聘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专任教师应为相应专业或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并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专业资格证书及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所要求的业务能力;具备良好的师德和终身学习能力,适应产业行业发展要求,熟悉企业情况,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教学时承担每门课程教学的教师不少于3人,且经过集体备课后实施教学。核心课程的任课教师必须具备“双师”素质和企业实践经验。 5.实训实习。实训实习环境要具有真实性或放真相。具备实训、教研及展示等多项功能及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功能。校内实训基地应包括岗位技能实训室和综合技能实训中心,校外实训基地应满足专业教学要求,实训设备配置应不低于相关标准。 八、考核评价 本专业教学评价由学校(教师、学生、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企业等用人单位(职能部门、带教师傅或指导教师)、家长等多个主体参与,采用过程性评价与考核性评价相结合、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测评。 1、基本素质考核,根据课程不同,可采用开卷、情境现场模拟、工作任务等多种形式进行。 2、本专业考试课程的考核,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进行考核,考核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其中:卷面成绩占60%,出勤及平时表现占20%,大作业占20%,用百分制记成绩,三项成绩按比例折算后相加即为最终考核成绩。 3、第三年实习考核职业道德占20%,岗位考核占40%,工作量占20%,出勤及平时表现占20%,第三年不合格者暂缓一年毕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huaf.com/hhwh/6022.html
- 上一篇文章: 内部消息钻石细支荷花价格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