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入学对象

初中毕业生或具有同等学历者。

二、基本学制

学制3年。

三、培养目标

本专业培养与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要求相适应的,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掌握必需的科学文化知识的,具有扎实的计算机专业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在生产、服务和管理第一线工作的计算机系统管理、维护和应用初、中级操作人员。

四、职业面向

(一)就业岗位

本专业毕业生主要面向计算机产业(公司)、制造业(企业)和国家机关等企事业单位的计算机房、计算机室及办公计算机岗位,主要从事计算机设备、计算机网络的管理与维护,从事计算机的操作、计算机产品生产、销售及售前、售后服务等工作。

(二)继续学习

本专业可续接高职院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技术等相关专业,续接本科院校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相关专业。

(三)证书要求

本专业可获得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职业技能鉴定(计算机工种)合格证书及计算机应用水平等级考试(一级)证书等。

五、人才培养规格

本专业毕业生应具有以下基本素养(职业道德、通用能力)、专业知识和专业技能:

(一)基本素养

1.具备较高的思想道德素质: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掌握邓小平理论的基本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树立科学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遵纪守法,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法制观念,爱岗敬业,事业心、责任感强。

2.具备较高的文化素质:具有良好的文化素质,追求自我发展和完善、有求知欲和终身学习的理念,有健康的审美情趣和一定的文学艺术鉴赏水平,具有较丰富的文化底蕴和良好的文化修养。

3.具备良好的专业素质: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具备应用计算机进行室内设计的能力、专业创新的能力和相关专业技术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4.获取知识的能力:具有良好的自学习惯和能力、有较好的表达交流能力、有一定的计算机及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5.应用知识能力:具有综合运用所掌握的理论知识和技能,从事应用计算机进行开发、设计、管理、维护的能力。

6.创新能力:具有较强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开展创新性设计和开发的能力。

7.工具性知识:能较熟练地运用外语阅读专业期刊和进行文献检索,有初步的外语交流和写作能力;具有较强的计算机操作技术。

8.人文社会科学知识:具有通识性文学、哲学、思想道德、政治学、艺术、法学、心理学等方面的知识。

(二)专业知识

1.掌握OFFICE办公软件、网页制作、FLASH、PHOTOSHOP、计算机原理的基础知识;

2.掌握计算机软硬件安装、调试、维护、销售的基本知识;

3.掌握计算机网络、多媒体技术、数据库系统及常用工具软件的基础知识。

(三)专业技能

1.能熟练使用常用工具软件及OFFICE办公软件;

2.能使用与维护计算机及常用外部设备;

3.具有网络操作系统与应用程序的安装、设置与操作技能;

4.学会使用与管理数据库系统;

5.初步具备开发、设计多媒体软件、网页的能力;

6.具有一定的计算机英文资料的阅读能力。

六、课程结构及教学进度安排

本专业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程、专业课程、选修课程和实训实习(或综合实训)四个部分,其中专业课程分为专业核心课和专业方向课(如下图)。

本专业修读总学分学分,其中必修课96学分,选修课为12学分,实训实习28学分(14周),顶岗实习36学分(18周);实验及实习实训占总学时60%。

序号

课程类别

课程名称

学时安排

学分

课程教学各学期周课时及训练项目教学周安排

第一学年

第二学年

第三学年

课堂讲授

实验

总计

理论

实训

理论

实训

理论

实训

理论

实训

实习

实习

16周

2周

14周

4周

14周

4周

14周

4周

18周

18周

1

文化课程

德育

7

2☆

2☆

2☆

2☆

2

语文

7

4★

4★

2★

2★

3

数学

7

4★

4★

2★

2★

4

英语

7

2★

2★

2★

2★

5

计算机应用基础

60

60

7

4★

4★

6

礼仪规范

22

10

32

2

2☆

7

体育与健康

7

2☆

2☆

2☆

2☆

8

专业课程

OFFICE办公软件

96

96

6

6★

9

常用工具软件

56

56

4

4★

10

FLASH动画

64

64

4

4★

11

计算机组装维护

30

54

84

5

6★

12

图形图像处理

56

56

4

4★

13

多媒体制作

26

30

56

4

4★

14

计算机网络基础

26

30

56

4

4★

15

数据库应用

28

28

56

4

4★

16

编程基础

52

60

7

4★

4★

17

AE影视制作

84

84

5

6★

18

网页设计与制作

84

84

5

6★

19

选修课程

电工基础

84

84

4

6☆

20

电子商务

30

54

84

4

6☆

21

市场营销

84

84

4

6☆

22

实训

实习

办公软件实训

60

4

2周

23

网络布线实训

60

4

2周

24

图形图像处理实训

60

4

2周

25

数据库项目实训

60

4

2周

26

网页制作实训

60

4

2周

27

组装与维护实训

60

4

2周

28

影视制作实训

60

4

2周

顶岗实习

36

18周

18周

总计

30

2周

30

4周

30

4周

30

4周

18周

18周

(注:★—考试,☆—考查)

七、教学建议

1.课程体系。本专业课程体系要以培养职业能力为主线构建,对接职业(或行业)标准,职业资格标准,结合生产过程和典型工作任务,合理设置课程、安排教学内容,突出专业课程的实践性和职业性。

2.教学模式与教学方法。要以学生为中心,基于工作岗位实际实施项目教学、案例教学、场景教学、模拟教学等教学模式,运用启发式、探究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加强“教、学、做”的一体化,促进知识与技能、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3.信息网络教学。应加大信息化教学的比例,建立该课程的网络课程页面,充分运用PPT电子教案、教学动画、教学视频、通用主题素材库等现代教育媒体、教育信息资源和教育技术方法。优化教学过程和效果,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探索和构建信息化环境下的教育教学新模式。

4.教学团队。师生比例适宜,满足本专业教学工作的需要,一般不高于18:1;以中青年教师为主,“双师型”教师比例应达到60%以上,要有一定数量的兼职教师数量,满足专业教学。要建立“双师型”专业教师团队,应有业务水平较高的专业带头人,并聘请行业企业技术骨干担任兼职教师。专任教师应为相应专业或相关专业本科以上学历,并具有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资格证书,专业资格证书及中级以上专业技术职务所要求的业务能力;具备良好的师德和终身学习能力,适应产业行业发展要求,熟悉企业情况,积极开展课程教学改革,实施教学时承担每门课程教学的教师不少于3人,且经过集体备课后实施教学。核心课程的任课教师必须具备“双师”素质和企业实践经验。

5.实训实习。实训实习环境要具有真实性或放真相。具备实训、教研及展示等多项功能及理论实训一体化教学功能。校内实训基地应包括岗位技能实训室和综合技能实训中心,校外实训基地应满足专业教学要求,实训设备配置应不低于相关标准。

八、考核评价

本专业教学评价由学校(教师、学生、学校相关职能部门)、企业等用人单位(职能部门、带教师傅或指导教师)、家长等多个主体参与,采用过程性评价与考核性评价相结合、学校评价与企业评价相结合的方法,注重学生综合素质测评。

1、基本素质考核,根据课程不同,可采用开卷、情境现场模拟、工作任务等多种形式进行。

2、本专业考试课程的考核,采用闭卷笔试的形式进行考核,考核成绩由三部分组成,其中:卷面成绩占60%,出勤及平时表现占20%,大作业占20%,用百分制记成绩,三项成绩按比例折算后相加即为最终考核成绩。

3、第三年实习考核职业道德占20%,岗位考核占40%,工作量占20%,出勤及平时表现占20%,第三年不合格者暂缓一年毕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huaf.com/hhwh/60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