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宋代·杨万里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注释

晓出:太阳刚刚升起。

净慈寺:全名“净慈报恩光孝禅寺”,与灵隐寺为杭州西湖南北山两大著名佛寺。

林子方:作者的朋友,官居直阁秘书。

毕竟:到底。

六月中:六月的时候。

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在这里指六月以外的其他时节。

同:相同。

接天:像与天空相接。

无穷:无边无际。无穷碧:因莲叶面积很广,似与天相接,故呈现无穷的碧绿。

映日:太阳映照。

别样:宋代俗语,特别,不一样。别样红:红得特别出色。

译文

六月西湖的景色,风光与其它季节果然是不同的。

荷叶一片片的望不到天际,阳光照耀下荷花分外艳丽鲜红。

《小池》——宋代·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注释

泉眼:泉水的出口。

惜:吝惜。

照水:映在水里。

晴柔: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尖尖角:初出水端还没有舒展的荷叶尖端。

上头:上面,顶端。为了押韵,“头”不读轻声。

译文

泉眼悄然无声是因舍不得细细的水流,树荫倒映水面是喜爱晴天里柔和的风光。

小荷叶才刚从水面露出尖尖的角,就有一只小蜻蜓立在上头。

《赠荷花》——唐代·李商隐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注释

不相伦:不相比较。意谓世人皆重花而轻叶。伦:同等,同类。

金盆:铜制的盆。供注水盥洗之用。

绿荷红菡萏(hàndàn):绿荷是指碧绿的荷叶。菡萏是指未开的荷花。

卷舒:形容荷叶的姿态。卷,卷缩。舒,伸展。

开合:形容荷花的姿态。开,开放。合,合拢。

天真:天然本性、不加雕饰的本来样子。

翠减红衰:翠者为叶,红者为花,翠减红衰言花叶凋零。翠:指荷叶。红:指荷花。

愁杀(shà)人:令人愁苦至极。

译文

世上人们对待花和叶的态度不一样,把花栽在铜盆中,花叶只能落在土里化为尘土。

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相映,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

荷花与荷叶长久互相交映,当荷叶掉落,荷花凋谢之时,真是让人愁苦至极。

《夏日南亭怀辛大》——唐代·孟浩然

山光忽西落,池月渐东上。

散发乘夕凉,开轩卧闲敞。

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

欲取鸣琴弹,恨无知音赏。

感此怀故人,中宵劳梦想。

注释

山光:傍山的日影。

池月:池边的月色。

东上:从东面升起

开轩:开窗。

卧闲敞:躺在幽静宽敞的地方。

恨:遗憾。

感此:有感于此。

中宵:整夜。

劳:苦于。

梦想:想念。

译文

傍山的日影忽然西落了,池塘上的月亮从东面慢慢升起。

披散着头发在夜晚乘凉,打开窗户躺卧在幽静宽敞的地方。

一阵阵的晚风送来荷花的香气,露水从竹叶上滴下发出清脆的响声。

正想拿琴来弹奏,可惜没有知音来欣赏。

感慨良宵,怀念起老朋友来,整夜在梦中也苦苦地想念。

《渌水曲》——唐代·李白

渌水明秋月,南湖采白蘋。

荷花娇欲语,愁杀荡舟人。

注释

渌(lù)水曲:古乐府曲名。

渌水:即绿水,清澈的水。

明秋月:在秋夜的月亮下发光。“明”字是形容词用如动词。

月:一作“日”。

南湖:即洞庭湖。

白蘋:一种水生植物,又称“四叶菜”“田字草”,是多年生浅水草本,根茎在泥中,叶子浮在水面之上。

欲语:好像要说话。

愁杀:即“愁煞”,愁得不堪忍受的意思。

杀:用在动词后,表示极度。

荡舟人:这里指思念丈夫的女子。《史记·齐太公世家》:“桓公与夫人蔡姬戏舟中。蔡姬习水,荡公,公惧,止之,不止,出船,怒,归蔡姬,弗绝。”

译文

清澈的湖水在秋夜的月亮下发着亮光,我到洞庭湖采白蘋。

荷花姿态娇媚好像有话要对我说,却愁坏了我这个摇船人。

《幽居初夏》——宋代·陆游

湖山胜处放翁家,槐柳阴中野径斜。

水满有时观下鹭,草深无处不鸣蛙。

箨龙已过头番笋,木笔犹开第一花。

叹息老来交旧尽,睡来谁共午瓯茶。

注释

湖山:湖水与山峦。胜处:美好的地方。

野径:村野小路。

有时:有时候,表示间或不定,谓有如愿之时。

无处:所有的地方。

鸣蛙:指蛙鸣,比喻俗物喧闹。

箨(tuò)龙:竹笋的异名。

木笔:木名,又名辛夷花,是初夏常见之物。其花未开时,苞有毛,尖长如笔,因以名之。

叹息:叹气;嗟叹。

老来:年老之后。

交旧:旧友;老朋友。

瓯(ōu):杯子。

译文

湖光山色之地是我的家,槐柳树阴下小径幽幽。

湖水满溢时白鹭翩翩飞舞,湖畔草长鸣蛙处处。

新茬的竹笋早已成熟,木笔花却刚刚开始绽放。

当年相识不见,午时梦回茶前,谁人共话当年?

《夏日山中》——唐代·李白

懒摇白羽扇,裸体青林中。

脱巾挂石壁,露顶洒松风。

注释

裸袒(tǎn):指人在青林里脱去头巾,不拘礼法的形态。

青林:指山中树木苍翠、遮天蔽日。

脱巾:摘下帽子。

露顶:露出头顶。松风:松树间吹过的凉风。

译文

懒得摇动白羽扇来祛暑,裸着身子呆在青翠的树林中。脱下头巾挂在石壁上,任由松树间的凉风吹过头顶。

《采莲曲二首》——唐代·王昌龄

吴姬越艳楚王妃,争弄莲舟水湿衣。

来时浦口花迎入,采罢江头月送归。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注释

采莲曲:古曲名。内容多描写江南一带水国风光,采莲女劳动生活情态。

“吴姬”句:古时吴、越、楚三国(今长江中下游及浙江北部)盛尚采莲之戏,故此句谓采莲女皆美丽动人,如吴越国色,似楚王妃嫔。

浦(pǔ)口:江湖会合处。浦,水滨。

罗裙:用细软而有疏孔的丝织品制成的裙子。一色裁:像是用同一颜色的衣料剪裁的。

芙蓉:指荷花。

看不见:指分不清哪是芙蓉的绿叶红花,哪是少女的绿裙红颜。

译文

采莲女皆美丽动人,如吴越国色,似楚王妃嫔,她们竞相划动采莲船,湖水打湿了衣衫。

来的时候莲花把她们迎进河口,采完之后明月把她们送回江边。

采莲少女的绿罗裙融入到田田荷叶中,仿佛一色,少女的脸庞掩映在盛开的荷花间,相互映照。

混入莲池中不见了踪影,听到歌声四起才觉察到有人前来。

《喜晴》——宋代·范成大

窗间梅熟落蒂,墙下笋成出林。

连雨不知春去,一晴方觉夏深。

注释

连雨:连续下雨。

译文

窗户之间的梅子熟了之后落了下来,墙下的竹笋长成了竹林。

雨不断地下,晴下来的时候甚至不知道春天已经过去,夏天都很晚了。

《江村》——唐代·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释

江村:江畔村庄。

清江:清澈的江水。江:指锦江,岷江的支流,在成都西郊的一段称浣花溪。曲:曲折。抱:怀拥,环绕。

长夏:长长的夏日。幽:宁静,安闲。

自去自来:来去自由,无拘无束。

相亲相近:相互亲近。

画纸为棋局:在纸上画棋盘。

稚子:年幼的儿子。

禄米:古代官吏的俸给,这里指钱米。”但有“句,一说为”多病所须惟药物“。

微躯:微贱的身躯,是作者自谦之词。

译文

清澈的江水曲折地绕村流过,长长的夏日里,村中的一切都显得幽雅。

梁上的燕子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水中的白鸥相亲相近,相伴相随。

老妻正在用纸画一张棋盘,小儿子敲打着针作一只鱼钩。

只要有老朋友给予一些钱米,我还有什么奢求呢?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huaf.com/hhwh/117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