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湿疹好的医院 http://pf.39.net/xwdt/210706/9150611.html

荷花,又名莲花、水芙蓉等,历来为诗人歌咏的题材之一。在古代诗人笔下既有“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壮观美丽,也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高洁品格,还有犹如炎炎夏日荷塘里渗出的阵阵馨香及缕缕清凉!那充满无穷意趣和韵味的荷塘是否令你向往?今天就先推荐几首吟咏荷花的经典古诗与你分享。

图片来自网络

01《采莲曲》

唐代:白居易

菱叶萦波荷飐风,荷花深处小船通。

逢郎欲语低头笑,碧玉搔头落水中。

图片来自网络

浮在水面的菱叶密密麻麻,随着水波而浮动萦绕;一片片碧绿的荷叶,如同一只只雅致的翡翠盘在风中摇曳。荷叶丛中,每朵荷花都似一位姿态不凡的仙子,吸引了采莲的人们;在荷花深处,采莲的小船轻快地飞梭着。采莲姑娘碰见了自己的心上人,想跟他说话却又怕人笑话而止住,羞涩得在那里低头微笑。没想到一不小心,头上的碧玉簪儿落入了水中。

图片来自网络

莲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在唐代,写采莲几乎成为一种时尚,多描写采莲女子的劳动生活情态,以及她们对纯洁爱情的追求等,白居易的这首《采莲曲》写得尤为细腻动人。诗人首联写茂盛、广阔的荷叶荷花在夏风中婀娜舞动,并将人物活动嵌入其间,营造了一个凉风习习、水乡少男少女劳动及私下相会的极佳场所,画面动感十足,充满浪漫情调。

图片来自网络

诗的尾联承接上联,由写景转为写景中之人。荷花深处,采莲姑娘欣逢恋人,急于互诉衷肠,又何止千言万语?但她心跳加速、娇羞连连,竟说不出话来,唯有低头含笑而已,并且在情贯一心中不小心将碧玉搔头落入了水中!作者通过对人物神情和细节的精心刻画,将一位初恋少女在羞怯、微带紧张的状态上才会有的情态,惟妙惟肖地再现了出来。全诗既写景,又写人,形象生动,富有情趣,令人百读不厌。

图片来自网络

02《留题西溪三绝其一》

金朝:赵沨

谁开玉鉴泻天光,占断人间六月凉。

日落沙禽犹未散,也知受用藕花香。

图片来自网络

是谁打开了藏在这里的玉盆,倾泻出自然的智慧之光;看那平湖如镜、蓝天碧水相融、荷花竞相开放、蜻蜓追逐其间,简直就是一个奇妙的世界,这鬼斧祌工造就的怡人环境,清雅静谧,占尽了世间六月的凉意,今人陶醉。太阳徐徐降下没入西方的地平线,沙滩上成群结队的水鸟还没有散去;这里不仅令人流连忘返,连鸟也知道享受荷花飘来的芳香。

图片来自网络

这首《荷花》诗,文笔简淡却意境清新,情趣盎!诗的首联描写荷花盛开之地幽静清凉的怡人环境。以反问句开篇,凸显其神奇、美妙!荷花开在这里,自是清香袭人,美丽无比;紧接着用夸张手法写此处比任何一个地方都清凉,六月的天本已有些火辣,但这里显然舒服多了!尾联则通过对水鸟夜幕降临仍未归巢的描写,更加突出了这里的舒适及荷香阵阵所带来的诱惑。

图片来自网络

03《荷花》

清代:石涛

荷叶五寸荷花娇,贴波不碍画船摇。

相到薰风四五月,也能遮却美人腰。

图片来自网络

一张张五寸那么大的荷叶,滚圆如玉、苍翠欲滴,荷花由荷叶托着,婷婷玉立,娇艳无比;挨挨挤挤的荷叶靠近水面,在微波的推动下灵动多情,但这么多秀雅的荷叶并不妨碍彩舟的荡漾。知道东南风轻拂的四五月间,这些荷叶荷花的高度依旧能恰巧把美人的腰遮住。《荷花》诗是明末清初著名画家石涛所作的一首题画诗,可谓画中有诗、诗中有画的经典之作!

图片来自网络

石涛工诗文,他却与许多诗人不一样,还是中国绘画史上一位十分重要的人物,书法也毫不逊色!他提出的“搜尽奇峰打草稿”、“笔墨当随时代”等,可谓影响深远。他的画论见证了其作品无不来自于生活。实际他的诗也一样,善于从生活中提炼精华,在他的画中,多有题画诗,使得书画相得益彰。这首题画诗《荷花》,就将悠然荡舟于娇美荷花丛的画意完美地呈现了出来。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huaf.com/hhwh/113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