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上册课文知识点全解17
第十七课古诗三首 一.学习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重点) 2.用自己的话说出诗句的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二.背景资料 1.《望天门山》的写作背景 开元十三年,25岁的李白怀着济世安民的雄心壮志第一次离开四川前去洞庭湖游览,接着又兴致勃勃乘舟顺江而东,在经过安徽省的东、西梁山时写下来《望天门山》这首诗。此时的李白年轻浪漫,这首诗充分展示了他的想象力。 2.《饮湖上初晴后雨》 熙宁四年,苏轼因为反对王安石变法被贬离京,任杭州通判。春日的一天,在杭州宦游的苏轼和朋友们游赏西湖,起初阳关明丽,后来下起了雨。苏轼被西湖美景陶醉,写下此诗。 三.古诗解析 望天门山 [唐]李白 天门中断楚江开, 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 孤帆一片日边来。 诗意解析:浩荡的长江把天门山从中劈开,一分为二,东流而去的长江水经过天门山时形成回旋的水流。两岸高耸的青山隔着长江相峙而立,一叶孤舟从日边而来。 [至此回]至:到。此:这里。回:回旋,回转。 [相]交互,动作由双方来。 [一片]这里可以解释为一叶、一条。用来表示小舟的数量。 主题解说: 《望天门山》描绘的是天门山夹江对峙,长江波澜壮阔的雄奇秀丽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 饮湖上初晴后雨 [宋]苏轼 水光潋滟晴方好, 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 淡妆浓抹总相宜。 诗意解析:晴天时,西湖碧波荡漾,波光粼粼;雨天时,西湖云雾迷蒙,群山若隐若现。西湖就像西施一样,无论是淡雅装饰,还是盛装打扮,都神韵独特。 西子:即西施,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诗人把西湖比作西子,不仅是因为二者同在越地,同有一个“西”字,同样具有婀娜多姿的阴柔之美,更是因为二者都具有天然美的特点,西施无论浓施粉黛还是淡描蛾眉,总是风姿卓越;西湖不管是晴姿还是雨态,都美妙无比,令人向往。 [潋滟]波光闪动的样子。 [方]正。 [空蒙]迷茫缥缈的样子。 [亦]也。 [奇]奇妙。 [欲]如果。 主题解说: 《饮湖上初晴后雨》描绘的是西湖在不同天气下呈现的不同风姿,表达了诗人热爱大自然的思想感情。 望洞庭 [唐]刘禹锡 湖光秋月两相和, 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翠, 白银盘里一青螺。 诗意解析:秋月映照下的洞庭湖,湖面风平浪静,犹如一面尚未打磨的镜子。远远望去,洞庭湖如同白银盘,盛放着像青螺一样的君山。 诗人以奇特的想象、贴切的比喻,描绘洞庭湖的山水。“遥望”写出诗人是在远看洞庭湖的山光水色,第四句视线又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灰下,银盘似的洞庭水面,放着如青螺一样的君山。诗人笔下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艺术品。 [相宜]适宜。 [和谐]这里指水色和月色融为一体。 [潭面]指湖面。 [遥]指很远。 [青螺]青绿色的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君山。 主题解说: 《望洞庭》选择了月夜遥望的角度,让读者把千里洞庭尽收眼底,从最具代表性的湖光山色着笔,通过丰富的想象、巧妙的比喻,把洞庭美景再现于纸上,表达了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宽广豁达的胸怀。 四.课后生字 断(duàn)果断间断断定楚(chǔ)清楚苦楚痛楚 至(zhì)甚至至于至少孤(gū)孤单孤独孤儿 帆(fān)帆船风帆帆布饮(yǐn)饮水饮食饮用 初(chū)最初初中初始镜(jìng)镜子眼镜镜面 未(wēi)未来未必未知磨(mó)磨难折磨磨合 遥(yáo)遥控遥远遥望银(yín)银河银子银行 盘(pán)盘子盘问盘点 五.词语听写 断定清楚至于孤独帆船饮水初级镜子 未来磨合遥远银白盘子 第十八课富饶的西沙群岛 一.学习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了解课文是从“海水、海底的生物、海岛上的鸟”三方面来写西沙群岛的。能发现第5自然段是围绕关键句“西沙群岛也是鸟的天下”来写的。 2.能向别人介绍西沙群岛。 二.课文主要内容 本文先介绍了西沙群岛的位置,点明了西沙群岛是一个风景优美、物产丰富的地方;然后分别从美丽的海水、海底多样生物、海岛上众多的海鸟三方面具体介绍了西沙群岛的风景和物产;最后写西沙群岛必将随着祖国建设事业的发展变得更加美丽富饶。 三.课文主题思想 本文介绍了西沙群岛美丽的景色和丰富的物产,表达了对祖国海疆的热爱与赞美之情。 四.说说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西沙群岛风景优美、物产丰富。 课文的第2-5自然段具体描写了西沙群岛的风景和物产。 参考答案: 风景:五光十色的海水、各种各样的珊瑚、各种各样的鱼、茂密的森林。 物产:珊瑚、海参、大龙虾、鱼、各种海鸟、树、遍地鸟蛋、厚厚的鸟粪。 五.西沙群岛一带海水为什么呈现不同的颜色? 海水的色彩和海底的地形有关。海底是山崖,海水浅,颜色就浅一些;海底是峡谷,海水深,颜色就深一些。海底高低不同,所以从海面看,海水就呈现不同的颜色了。 六.“有的全身布满彩色的条纹;有的头上长着一簇红缨;有的周身像插着好些扇子,游动的时候飘飘摇摇;有的眼睛圆溜溜的,身上长满了刺,鼓起气来像皮球一样圆。”作者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描写了西沙群岛一带海里的鱼的外形特征。请仿照文中的句式(有的.....有的......有的.....有的......),写一写你见过的某一事物。(重点) 参考: 1.天上的云,变化多端,形状各异,有的像大马,有的像绵羊,有的像狮子,有的像高耸的宝塔。 2.溶洞中有许多石笋,有的像起伏的丘陵,有的像险峻的山峰,有的像耸立的宝塔,有的像成簇的珊瑚。 3.三峡两岸,山石林立,有的像奔驰的骏马,有的像身披铠甲的武士,有的像温柔的少女,有的像飘飘欲飞的仙人,真是千姿百态。 4.荷塘很美,荷叶形态各异。有的像草帽,倒扣在水面上;有的像碧绿的盘子,托着娇嫩的荷花;有的像撑开的大伞,给水中的小鱼带来阴凉;有的像宽阔的歌台,给小青蛙歌唱。 七.课后生字组词 优(yōu)优秀优美优待淡(dàn)平淡冷淡淡季 浅(qiǎn)浅显肤浅浅色错(cuò)错误差错错觉 岩(yán)岩石岩洞熔岩虾(xiā)虾米龙虾虾条 挺(tíng)笔挺挺直挺身鼓(gǔ)鼓励鼓舞鼓动 数(shù)数学数量数字厚(hòu)厚道深厚浓厚 宝(bǎo)宝贝法宝珍宝贵(guì)贵客贵妇珍贵 八.词语听写: 优美交错宝贵位于部分风景物产丰富 相互游动堆积肥料祖国事业发展淡黄 深浅严实岩石虾米挺立鼓励厚度 数一数二成群结队 九.近义词 瑰丽--美丽茂密--茂盛栖息--休息威武--威严五光十色--五颜六色 十.反义词 富饶--贫瘠茂密--稀疏威武--软弱成群结队--形单影只 五光十色-黯淡无光 十一.词语解释 [优美]美好。 造句:如此优美动听的旋律真让人陶醉。 [五光十色]五、十表示多。形容色彩光泽明亮鲜丽,花样繁多。 十二.课外扩展 与海有关的诗 观沧海 曹操 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 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赏析: 这首四言诗描绘了雄伟壮丽的祖国山河,既刻画了高山大海的动人景象,又表达了诗人豪迈乐观的进取精神,是我国古典写景诗中比较早点名作之一。 第十九课海滨小城 一.学习目标: 1.能说出课文描写的主要景物及其样子。(重点) 2.能找出第4-6自然段的关键语句,借助关键语句理解段落意思。 二、学习内容: 海滨小城的填空与大海色彩斑斓,沙滩遍地是贝壳,小城的庭院栽满了树木,小城的公园里面有许多榕树,小城的街道美丽整洁。 二.主题思想感情 本人用海滨的美衬托小城的美,突出海滨小城美丽、整洁的特点,抒发了作者热爱家乡、热爱祖国河山的思想感情。 三.说说课文写了海滨小城的哪些景象?这些景象是什么样的?(重点) 课文主要写了海上、沙滩、庭院、公园、街道五种景象。 海上(1.2段)海与天、船舰、海鸥、云朵及早晨镀上了金黄色的事物。 沙滩(3段):遍地是各种颜色、各种花纹的贝壳,船队捕鱼回来,沙滩上喧闹起来。 庭院(4段):树的种类多、桉树香味浓、凤凰树开花热闹。 公园(5段):榕树多,样子好看,被吸引来公园休息的人多。 街道(6段):沥青的大路,西沙铺成的路干净。 四.第4自然段中的关键句是哪一句?围绕关键句写了哪几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句话“小城里的每一个庭院都栽了很多树”是本段的关键句。 本段围绕关键句写了树的种类多、桉树的香味浓、凤凰树开花很热闹这三方面的内容。 五.课后生字组词 滨(bīn)海滨哈尔滨水滨灰(huī)灰色烟灰灰尘 渔(yú)渔村渔民渔船遍(biàn)遍野遍布遍及 躺(tǎng)躺下躺椅平躺载(zài)装载满载载歌载舞 靠(kào)靠山依靠可靠栽(zāi)栽培栽种栽花 亚(yà)亚洲亚军亚太夏(xià)夏天夏季盛夏 除(chú)除非除法消除踩(cǎi)踩踏踩点踩青 洁(jié)清洁洁净洁白 六.词语听写 海滨渔民遍地满载靠岸初夏除了 整洁街道交界远处汽笛船队灰色 躺椅散发栽种亚军踩点来来往往银光闪闪 七.近义词 浩瀚--辽阔理睬--搭理寂寞--孤单满载--装满喧闹--喧嚣 散发--挥发笼罩--掩盖干净--明净美丽--漂亮 八.反义词 理睬--漠视寂寞--喧闹热闹--清静干净--肮脏美丽--丑陋 整洁--凌乱 九.词语拓展 ABAB式拟声词: 咯吱咯吱哗啦哗啦咿呀咿呀叮咚叮咚咕咚咕咚 形容多的AABB式词语: 许许多多来来往往熙熙攘攘密密麻麻层层叠叠 十.词语解释 [海滨]海边,沿海地带。 [浩瀚]水势盛大。 [交界]两地相连,有共同的疆界。 [理睬]对别人的言语行动表示态度;表示意见。 [寂寞]孤单冷清。 [笼罩]像笼子似的罩在上面。 [整洁]整齐而清洁。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huaf.com/hhwh/11164.html
- 上一篇文章: 爱花就养一盆姜荷花,掌握5个小技巧,叶不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