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海、水草、浪漫红桥……进入初夏,要问遂宁的游玩之处哪里最火?不少人的答案是涪江边的九莲洲湿地公园,这是朋友圈里新晋的网红打卡地。

建设国际知名特色康养和休闲度假旅游目的地,打造千亿级产业集群,在遂宁“5+2+1”现代产业体系布局中,文化旅游业被寄予厚望。

数据显示,年,遂宁全市旅游总收入达到.22亿元,同比增长21.3%;文化产业经营收入61.61亿元,利润2.5亿元。

“在全省旅游总收入万亿级的总盘中,我们占比还太小;距离千亿产业目标,也只走了不到半程。”贯彻落实全省文化和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如何走出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新路子?这是遂宁亟待回答的问题。

5月10日,航拍九莲洲湿地公园的内河湿地景观。刘昌松摄(视觉四川)

A

审视旅游资源在哪里

没有“三九大”这样的超级IP,遂宁的旅游资源又在哪里?

“市场拼的是什么?在文旅融合大趋势中,还需要再认识。”有学者认为,迎接大众旅游新时代,相对差异化的自然景观和历史人文资源,及其优质的生活品质和外在商业环境,才是旅游目的地竞争的关键指标。

“不必纠结名山大川这些传统意义的观光产品,遂宁深厚的文化底蕴,高品质的城市环境,以及遂宁人平和、乐观的性格都是极为重要的旅游资源。”资源何在?遂宁这样认识。

文化是最好的旅游资源。在遂宁河东二期火热的建设场地,投资14.43亿元的遂宁宋瓷文化中心正加紧建设。今年国庆,遂宁文化的重要标签——国宝宋瓷,将以全新的姿态呈现在世人眼前。陈子昂故里、中国书法之乡、中国曲艺之乡……在遂宁,影响深远的文化标签还有很多。

拥有国家园林城市等20余张城市名片,圣莲岛世界荷花博览园、九莲洲湿地公园、五彩缤纷路等一系列高品质的城市地标被相继塑造……在遂宁看来,城市本身也是极具特色的旅游资源。

乘坐动车往返成都与遂宁间,每月至少有一个周末在遂宁老家度过,这是65岁的遂宁人王国功多年来的坚持,“涪江平静的水,圣莲岛上洁净的荷,身边友善的人,这些让人心静。”

B

思考资源如何变产品

如何把丰富的文旅资源,有效转化为高频次的旅游消费活动?

连日来,遂宁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涂虹带队的多场实地调研和多方参与的“头脑风暴”在遂宁展开。探讨始终围绕一个主题:面对需求旺盛的旅游市场,遂宁如何供给更具竞争力的文旅产品?

共识在观念碰撞中逐渐形成:发掘游客需求,以及创造有价值的旅游产品,须遵循市场规律,需要充分调动市场主体的参与激情。还需广泛培育更具创新活力和广阔视野的旅游企业。

一位参与调研的遂宁旅游企业负责人认为,从消费需求端切入,以市场化的操作将资源变现,遂宁已有了“大英中国死海”“射洪龙凤峡”等多个经典案例。“遂宁还需培育和引入更多具备创新活力的旅游企业,供给市场更需要的旅游产品。”

盐卤温泉、咖啡轻食、鸟巢民宿……这些都是今年能在遂宁市船山区龙凤古镇寻觅到的新玩法。

跳出“千镇一面”的古镇审美疲劳,通过专业团队打造,龙凤古镇已废弃多年的水电站厂房“复活”,变身备受旅游市场热捧的打卡点。

“龙凤古镇的转身,恰恰是抓住了这个需求点。”有长期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huaf.com/hhwh/110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