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稚柳莲塘鶺鸰纸本设色cmx66.5cm中国美术馆藏

谢稚柳年作荷花

谢稚柳(-),是现代著名书画大家,也是著名的书画鉴定专家和诗人。原名稚,字壮暮、稚柳,后以字行。年生于常州,年少时随江南名家钱名山学习经史子集、诗词歌赋,后来得到家藏书画作品的启发,开始着手于笔墨丹青,以画自娱。在一个偶然的机会里,他发现了清代名家陈老莲(洪绶)的梅花手迹,深受震动,决心效法陈老莲,从事绘画艺术。

谢稚柳年作荷塘鸣禽

谢稚柳年作荷花双雀

谢氏画荷颇受张大千影响,两人是好友,常一起切磋画艺,在艺术上互有影响。但两人的笔性气格是迥然有别的,谢稚柳的荷花凝静含蓄中见潇洒,张大千则是纡徐舒展中见飞扬。大千的花叶婀娜飞舞,谢稚柳的则是端静圆润。张大千的荷花充满富贵气可以比作杨贵妃,谢稚柳的荷花则是舒卷有致,清气可掬,可比作李清照。

谢稚柳年作清韵图

谢稚柳年作荷花

谢稚柳年作红荷绿叶

谢稚柳年作露塘图

谢稚柳年作绿荷栖禽

谢稚柳年作莲塘过雨

谢稚柳陈佩秋荷塘珍禽图

谢稚柳荷花图

谢稚柳荷塘清趣

谢稚柳荷

谢稚柳莲塘清趣

谢稚柳三十六陂秋色

谢稚柳画荷

张大千年的题诗评价谢稚柳作品《槲树啼猿》:“别来岁岁滋烟尘,画里啼猿怨未申。天下英雄君与操,三分割据又何人。”张大千吞吐大荒固然堪称一世之雄,可是在他心中,能与自己在画艺上颉颃雁行,并驾齐驱的,恰恰是这位“柳弟”。三分割据又何人?放眼望去,没有了人选。在倾盖相交之中,在生死契约之后,昔年莫高窟前的万里流沙,青城山中的满目青葱,映照着他们敲诗联句、论画谈书的身影。

谢稚柳画作大千豪迈,稚柳温婉,这样一对异姓兄弟,平分了画坛的天下!从黑白印刷的图版中只能依稀窥探出元人的遗韵,真迹一旦赫然在目,难免有一种望外的愉悦。画面从左上角纵横伸开两枝树干,几组阔叶掩映其间,设色古雅,一丝不苟的神貌,散发出宋人院体绘画特有的拙朴。一只黑猿舒展双臂攀援树上,是易元吉画中的精灵。深厚繁复的点染,凝练沉稳的勾勒,似乎比张大千的纤巧更贴近古人的灵魂。画中题双款,书法已经逐渐脱开陈老莲的瘦硬古拙,变得丰腴端庄起来。戊子年的题款说的是关先生北游回归之后,特地将此幅赠送的原委,另一种说法是关家弄璋之喜的贺礼。自己得意的力作,随赠朋好,活得如此洒脱,人生还有什么遗憾可言?

谢稚柳画荷

谢稚柳画荷

谢稚柳画荷

谢稚柳画荷

谢稚柳画荷

谢稚柳画荷

谢稚柳画荷

谢稚柳画荷

从潇洒谨严的宋元规范到老去粗豪的落墨格调,徜徉于烟云懵懂的江南山色,迷恋着雾合烟围的荷塘月影、红叶经霜、芙蓉沐雨、幽兰吐芬、梅竹斗寒,典雅温文的笔调像宋人的小词一样隽永脱俗,看久了,觉得满身的尘嚣都为之涤荡扫除。“君子竹,丈人石,题罢还君意不得。此卷长留天地间,从教举世重颜色。”沈尹默的题诗与他的字一样,时时刻刻不忘晋唐的风规。他真的是画中解人,似乎早就看到了意气风发的小谢,日后叱咤风云的身影。的确,这位江南烟雨孕育的才人,在千载传承的笔墨中,觅得了典雅蕴藉的精魂。淡墨轻烟写远山,苍茫咫尺相与看。他早年的画作,始终散发着一种幽思的情味。对于徐熙落墨法的迷恋,使得他的画风一变再变,最终破茧而出,一飞冲天。老作江南落墨人,步入晚境的谢先生,水墨越发波澜荡漾,色彩越发缤纷浓丽,苦篁斋中清新明媚的小桥流水,变成了壮暮堂里爽迈雄健的大江东去。少耽格律波澜细,老去粗豪是本师。这是老人回顾平生的总结,也是他纵览画史,参悟造化的真知灼见,为后世学人开启了门径。

谢稚柳画荷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huaf.com/hhjz/96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