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夏时节,荷花盛开

荷塘翠绿、荷叶田田、荷花依依

快来赏荷啦~

《采莲曲》唐·王昌龄

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

乱入池中看不见,闻歌始觉有人来。

诗人王昌龄的《采莲曲》脍炙人口,犹如见十亩莲塘,荷花盛开。荷花不仅美,而且全身都是宝,你知道有哪些是可以作为中药入药的吗?

荷叶

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干燥叶。主产于湖南、江苏、福建、浙江及南方各地。夏、秋两季采收,晒至七八成干时,除去叶柄,折成半圆形或折扇形,干燥。本品以叶片整齐、色绿、质嫩、无杂质者为佳。

苦,平。入肝、脾、胃经。

3~10g,荷叶炭3~6g;鲜品15~30g。

本品始载于唐代孟诜《食疗本草》。日:“其房及叶皆破血。”“荷叶”之名始见于明代兰茂的《滇南本草》,一直沿用至今。

荷叶系原药材经水洗净,剪去蒂及边缘,切丝晒干入药者,亦称干荷叶。经霜打后采集者,又称经霜败荷叶,或败荷叶。干荷叶长于升发清阳,多用于暑热泄泻;又常取其升运脾气之功。

鲜荷叶系新鲜荷叶去蒂整理后入药者,亦称生荷叶。如采用初生之嫩叶(荷钱)入药,又称嫩荷叶。鲜荷叶清热解暑之力较胜,如《温病条辨》清络饮即用鲜荷叶配鲜金银花、西瓜翠衣、白扁豆花等,以清夏季之暑邪。

荷叶炭系干荷叶用强火炒至黑黄色,喷水灭火星,取出晾干;或用两口锅上下相合,交接处用黄泥封固,经煅制而入药者。荷叶炭后功擅收敛止血。

荷蒂系莲叶中央近梗处剪下的叶片,经洗净晾干人药者,又称荷叶蒂。性味与荷叶相似,功能解暑祛湿。

荷梗

为少常用中药,始载于《本草从新》。

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干燥叶柄或花梗。全国大部分地区有栽培。

苦、涩,平。归心、肝、脾、胃经。

解暑清热,宽中理气,行水,通乳。用于暑湿头昏、胸闷,气滞,泄泻,痢疾,带下,乳汁不通。与冬瓜皮、佩兰配伍,用于暑湿胸闷不适,肾阳不足;与薏苡仁、滑石配伍,用于暑湿泄泻;与黄连、香薷配伍,用于中暑身热;与荷叶合用,升降结合,清心火,利小便,消胀除满,开胃消食。

3~9g;鲜用适量。

莲房

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干燥花托。

莲房擅入肝经,以化瘀止血见长,多用于妇女崩漏、尿血、便血等症。若经火煅至焦而存性入药者,称莲房炭,收敛止血效强,既可内服,又可外用,用于各种出血、皮肤湿疮等症,常与棕榈炭、血余炭同用。本品苦涩,有收敛涩肠之功,用于肠澼痔漏。与棕榈炭、血余配伍,用于月经过多、便血、尿血;与槐花炭、地榆炭配伍,用于大便出血;与小蓟、白茅根配伍,用于尿血、血淋;与香附炭、荆芥炭配伍,用于产后血崩。

莲子

莲实、莲子肉。

本品为睡莲科植物莲的干燥成熟种子。主产于湖南常德、汉寿、衡阳、湘阴、岳阳,湖北江陵、潜江、洪湖、阳江,浙江金华、武义,安徽芜湖、安庆、肥西、肥东、长丰,福建建瓯、建阳、建宁等地,产于湖南者称为“湘莲子”,产于福建者称为“建莲子”,产于湖北者成为“湖莲子”。以湖南产品质最佳,福建产量最大。除去莲心者称莲肉。秋季果实成熟时采割莲房,取出果实,干燥。本品以个大、饱满、肉嫩、色白、无碎粒者为佳。

甘、涩,平。入脾、肾、心经。

补脾止泻止带,益肾涩精,养心安神。

6~15g。

本品始载于东汉《神农本草经》,列为上品,原名“藕实”。日:“藕实,甘平,无毒,主补中养神,益气力,除百疾。”“莲子”之名始见于南北朝陶弘景的《神农本草经集注》。

莲子系秋末冬初割取莲房,取出果实晒干入药者,亦称莲实、莲仁。古人认为,莲子人药须经砸碎去皮、去心,不去则令人作吐,故有莲子肉或干莲肉之称,简称莲肉;又因产地而有湘莲肉、建莲肉之别、莲子既可宁心固精,又可健脾涩肠。

鲜莲肉系新鲜莲子经去皮、心后入药者。本品清香气纯,清热之力较强,适用于邪热内盛、胃失冲和之气者。

炒莲肉系净莲肉经文火炒至微黄色,有香气,或用麸皮拌炒入药者。炒制后性偏温,益脾和胃力胜。

莲衣系莲子的种皮。味涩、微苦,性平。入心、脾经。功能收涩止血。用于吐血、衄血、下血。内服煎汤1~2g。

莲子心为睡莲科植物莲的成熟种子中的幼叶及胚根,《尔雅》称之为“薏”,历代医家多称之为“苦薏”“莲薏”。味苦、寒,人心、肾经,用于热人心包,神昏谵语,心肾不交,失眠遗精,血热吐血。常用量2~5g。常与麦冬、地黄、酸枣仁、柏子仁配伍,用于心阴不足,心火偏盛。心烦不眠;与玄参、连翘心、竹叶卷心配伍,用于温热病,热入心包,神昏谵语;与朱砂配伍,用于心肾不交,失眠健忘;与菊花、栀子、黄芩配伍,用于肝火上攻,眩晕目赤。

莲须

系睡莲科植物莲的干燥雄蕊。本品以形体完整、色鲜黄色、无杂质者为佳。

味甘、涩,性平,入心、肾经。

功能固肾涩精。用于遗精滑精、带下尿频、出血、崩漏之症。

《经验广集》的固精丸,即以莲须合熟地、山茱萸、山药、茯苓等做成蜜丸,用于遗精梦泄。与沙苑子、龙骨、牡蛎配伍,用于肾虚遗精、耳鸣;与金樱子、芡实配伍,用于肾虚带下清稀;与菟丝子配伍,用于肾虚遗尿;与仙鹤草、白及配伍,用于吐血不止。

藕节

睡莲科植物莲的新鲜或干燥根茎节部。主产于浙江、江苏、安徽。秋、冬两季采挖根茎(藕),切取节部,洗净,晒干,除去须根。本品以表面色黄白,断面类白色,无杂质、泥沙者为佳。

甘、涩,平。归肝、肺、胃经。

本品甘涩收敛,平而少偏,入肝、肺、胃经,既收敛止血,又略兼化瘀,且药力和缓。止血而不留瘀,可治各种出血。鲜品平而偏凉,兼热者宜用;炒炭平而偏温,无论寒热皆可。

收敛止血。

咳血,衄血,吐血,便血,尿血,崩漏,外伤出血。

本品始载于唐代甄权的《药性论》。“藕节”之名始见于宋代王怀隐的《太平圣惠方》,一直沿用至今。李时珍日:“其根藕,其实莲,其茎叶荷。”

内服:煎汤,10~15g,大剂量可用至30g,鲜品30~60g;或入丸散,或捣汁饮。血热出血夹瘀宜生用;虚寒出血宜炒炭用。

生用清热凉血散瘀,用于热病烦渴,吐血衄血,热淋。熟用健脾开胃,益血生肌止泻。炒炭收敛止血,用于慢性出血。

铛铛铛铛,丽水指数同好者交流群,他来了

身边有美景想要分享给大家?

不知哪里有美景可以去踏青?

加入我们,一起分享美景,分享快乐

快扫描下图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huaf.com/hhhy/9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