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意凉风最消暑,柳永望海潮是含绿
《望海潮·东南形胜》 柳永北宋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 市列珠玑,户盈罗绮,竞豪奢。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 千骑拥高牙,乘醉听箫鼓,吟赏烟霞。 异日图将好景,归去凤池夸。 ·望海潮:词牌名,为柳永所创,是柳永将观潮时的感受谱入乐曲而创制的新声。 ·形胜:地理形势优越的名胜之地。 ·三吴:古代是吴郡(苏州)、吴兴郡(湖州)和会稽郡(绍兴),都曾经属于吴国。 ·都会:人口和商业都集中的大城市。 ·钱塘:古时候吴国的一个郡,即今浙江杭州。 ·参差:大约,一说是形容楼阁高下不齐的样子。 ·霜雪:这里用来形容浪花。本句与苏轼“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异曲同工。 ·天堑(qiàn):天然形成的大沟。形容长江的地势险要。 ·无涯:无边。 ·市:集市。 ·珠玑:珠是珍珠,玑是一种不圆的珠子。这里泛指珍贵的商品。 ·户:本义是单扇的门,在这里指人家。 ·盈:充满,盈余。 ·罗绮:泛指精美的织品。 ·竞:竞争。 ·豪奢:豪华奢靡。 ·重(chóng)湖:以白堤为界,西湖分为里湖和外湖,所以也叫重湖。 ·巘(yǎn):大山上的小山。 ·清嘉:清秀俊美。 ·三秋:秋季的第三个月,即九月。桂子:桂花。 ·羌(qiāng)管:。笛子古为羌族乐器,故称。这里泛指音乐。弄:吹奏 ·菱歌:采菱者的歌声。泛:漂浮。 ·嬉嬉:游戏玩耍的快乐的样子。 ·叟(sǒu):老人。 ·千骑:指长官随从马队之多。宋朝州郡长官兼管军事,故谓之。 ·高牙:高耸的牙旗。牙旗,是将军的旌旗,有象牙雕饰。 ·烟霞:山水风景。 ·异日:他日。 ·图将:画出来。· ·凤池:凤凰池的简称。本为皇帝禁苑中的池沼,因魏晋时中书省掌管机要,接近皇帝,故以凤凰池称中书省。后凡中书省中机要位置,均称“凤凰池”。此借指朝廷。古代外任不如京官,故以“凤池”贺其升迁。 ”东南形胜,三吴都会,钱塘自古繁华”,起笔大开大阖,入手擒题,以博大的气势笼罩全篇。 形胜者,山川风物秀丽壮美者也,自然地理优越卓绝者也。两个四字对句,气势博大,力量非凡,字字铿锵,力能镇纸,于是引起阅读期待:是何处如此占尽天时地利?—— 钱塘江边的杭州历史悠久,自东晋衣冠南渡以来,这一区域得以深度开发,人文荟萃、经济蓬勃。作为”三吴都会”,更有其社会地位,“物华天宝,人杰地灵”,自此作者开启“形胜”与“繁华”的细致入微描写。 而我们今天着眼的重点之处,便是“形胜”与“繁华”之中那无处不在的“绿”意凉风,它点缀了季节,季节装饰了人的生活,让我们做一个清清凉凉的诗意的暑天之梦。 “烟柳画桥,风帘翠幕,参差十万人家”。 前文已然从自然、社会、历史三方落笔钱塘,境界宏阔,此一句细描景致,风光旖旎,用笔妍蒨,更是引人入胜。 “烟柳画桥”,有“绿杨烟外晓寒轻”(北宋宋祁《玉楼春》)之情境,如梦似幻,如诗如画。桥下便是“十里荷花”,桥上亦有“三秋桂子”,这闷热悠长的季节,须得借些柳风荷桂之香细细飘拂。 “风帘翠幕”,岸边住宅典雅别致,帘卷风凉,“疏疏风透”。可以午睡:碧纱橱,绿凉簟,“睡起莞然成独笑”(宋代·蔡确《夏日登车盖亭);可以静思:“别院深深夏席清,石榴开遍透帘明”(宋·苏舜钦《夏意》),亦成风雅。晚上便是“落落疏帘邀月影”(北宋张耒lěi《夏日三首·其一》),“芭蕉分绿与纱窗”(南宋杨万里《闲居初夏午睡起·其一》)的另样风致。 烟气渲染着柳枝,连“烟”都是绿色的了;风因为招惹了“翠幕”,它也是绿色的了。桥上烟柳成荫,连桥也是绿色的图案了;“风帘翠幕”居然“十万”之多,所以“人家”都参差成国风写意画了。 有了“烟柳画桥”、“风帘翠幕”作铺叙,我们仿佛看见了“参差十万人家”里的”庭院深深”:宽袍轻衣、幽窗清枕,石下胡床斜倚,“沉李浮瓜”(宋代李重元《忆王孙·夏词》)相伴;“荷风送香气,竹露滴清响”(唐代孟浩然《夏日南亭怀辛大》)、“碧橱冰簟午风凉,都是好风光”(元代杜仁杰《太常引》);可不是”人间有味是清欢”(宋代苏轼《浣溪沙》)嘛,可不是“别馆清闲,避炎蒸、岂须河朔”(北宋柳永《女冠子·淡烟飘薄》)嘛,即使烟火红尘市井也能袅袅如仙。 ”烟气笼青阁,流文荡画桥”(唐代·宋之问《春日芙蓉园侍宴应制》),这段文字如同烟柳桥绿缭绕,就像风帘幕翠荡漾,清新俊逸、清音幽韵。 “云树绕堤沙,怒涛卷霜雪,天堑无涯”一句,画风一转,又推开一层。 和“烟柳”一样,“云树”便是绿的;“云树”倒映着湖水,“怒涛”、“霜雪”也是绿的。 一个“绕”字,写出长堤迤逦曲折的态势。“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阴里白沙堤”(唐代白居易《钱塘湖春行》),取凉于绿,是要有成林绿树遮满阴凉的; 而“树下地长阴,水边风最凉”(葛天民《夏日》),“绕”字生风,“卷”字生凉,“怒涛”、“霜雪”皆是水,飞瀑清芬。“仰看乔木阴,俯听横飞泉。景物自清绝,悠游可忘年”。水木清华,俯仰生姿;碧湖浓阴,八面来风。 “云青青兮欲雨,水澹澹兮生烟”(唐代李白《梦游天姥吟留别》),流水的凉气也会降低周边温度,何况心静自然凉。 要不怎么说“水风凉澹惬幽情”(宋代郑伯玉《绿野亭》)呢,莫若一边欣赏,一边纳凉,保持心境,这便是“阴翳树林无六月,风凉殿阁是诸天”(北宋曾几《秘省避暑抵暮乃出》)了。 “重湖叠巘清嘉,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若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美不胜收。 美是因为”重湖叠巘清嘉”,山外有山,湖外有湖,远山衔翠、近水流碧,空灵雅清、静谧深远; 美是因为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三秋桂子”馥郁芬芳,香气袭人,古人说“花气袭人知昼暖”(南宋陆游《村居书喜》),花香沁人心脾,感人肺腑,暂且不提;且说“十里荷花”真可谓是“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了。 这十四个字高度凝练,浅而有致,堪称千古佳句。 这一句也是牵出了诸多意象,湖、山、秋月、桂花、荷花纷至沓来,令人心旷情怡,遐思万方。你会想到“湖光秋月两相和”、“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还会看到“镜湖三百里,菡萏发荷花”(唐代李白《子夜吴歌·夏歌》)、”秀樾横塘十里香,水花晚色静年芳”(宋代蔡松年《鹧鸪天·赏荷》)、“玉雪窍玲珑,纷披绿映红”(元代吴师道《《莲藕花叶图》》)......淡雅清逸、简幽出尘。 美还因为“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钓叟莲娃”,一句话就给我们展开了一幅太平盛世下的百姓安乐图。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互文,对仗工稳,情韵亦自悠然。“弄”字飘扬,潇洒欢快之情陡增;“泛”字荡漾,轻盈愉悦之貌全出。 “亭亭绿荷叶,密密罩清波”,“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羌管弄晴,菱歌泛夜”的人群中,有”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的采莲少女,有“不解藏踪迹,浮萍一道开”的小娃,有“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的钓鱼老翁,应该也有“采菱白皙郎,荡桨后复前”。 红白更绿,白黑更青。荷花和姑娘的粉面衬得罗裙更绿,好似荷叶裁出;同样的,白天的光耀与夜晚的清辉,也显得荷叶越发清新清和,制造出一派水润荫凉、青山隐隐水迢迢的气象。如此,周匝全是绿意,“呀,恰便似遮不住的青山隐隐,流不断的绿水悠悠。” 这首词一反柳永惯常风格,以赋法铺排,波澜壮阔、浓墨重彩地展现了杭州的富庶繁华、壮丽清新景象,可谓“承平气象,形容曲尽”。长调慢声,音律协调,情致婉转而不乏豪放,是词人的一首传世佳作。 全词意象“清嘉”、意境“清嘉”,读之神清逸嘉,绿意盎然。 你,感觉到了吗? (图片来自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huaf.com/hhhy/13356.html
- 上一篇文章: 真好看,12个荷花摄影技巧,让你的荷花照
- 下一篇文章: 20句静美含蓄的初秋诗句,清寒可人不期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