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洋的号怎么挂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210830/9381662.html

中国花鸟画从魏晋南北朝时期诞生起,到唐代形成独立的画种,再至五代、两宋达到成熟和鼎盛,其间经过历代画家的不断探索创新,逐渐形成了风格多样的表现手法。

其中,五代时期的徐熙和黄筌成就突出,有“徐黄异体”“黄家富贵、徐熙野逸”之说,代表了中国花鸟画的两大艺术风格,即工整细腻的工笔画和洒脱洗练的写意画。

明代画家吕纪取法历代众家之长,开一代新风,形成了富贵典雅、兼工带写的绘画艺术风格。

吕纪(—),字廷振,号乐愚,浙江宁波人,明代杰出的宫廷画家。其绘画上取五代黄筌,后研习两宋院体画,又兼学同代边文进、林良等人之所长,工写皆精,山水、人物、花鸟皆能,尤善翎毛花卉,以工笔重彩画法著称于世,被誉为“明代花鸟第一家”。

在中国画的发展过程中,无论工笔画,还是写意画,“外师造化,中得心源”一直是画家创作时遵循的最基本准则。所以,历代中国画家无不注重观察生活,以自然为师,力求做到目识心记、以物寄情、以情表意,并经过对生活中的物象进行加工、升华,创作出既符合自然物象的特点又独具个性面目的艺术作品。

在吕纪的诸多作品中,无论是描绘仙鹤、孔雀、绶鸟、雉鸡、鹭鸶、黄鹂、鸳鸯等珍禽,还是表现牡丹、荷花、梅花、芙蓉、菊花、山茶、柳树等花卉树木,都是从现实生活中选取素材,经过精心构思后描绘出精美感人的画面。

吕纪《秋柳三鸶图》

吕纪《秋柳三鸶图》(绢本设色,立轴,高厘米、宽厘米,国家一级文物,现藏于郓城县文管所),原为宫廷旧藏,后赠予孔府,又从孔府辗转流落到郓城。新中国成立初期,郓城县文化馆干事李树霖因事下乡,在一农家避雨时偶然发现此画,并以自己画的老虎换回这件宝物。

吕纪的这幅作品构图繁密,场面开阔宏大,色彩厚重艳丽,线条顿挫有力,手法工写兼施,色墨相得益彰,主体鲜明突出,虽至今已有五百余年,画面色彩仍然明丽鲜艳,画家绘画技艺之精妙令人叹服。

在经营布局上,画家借鉴山水画的构图形式将花鸟画和山水画的技巧有机结合,构思巧妙,起承转合自如,前景、中景和远景层次分明。以画面下方一块浓重的山石为起式,弯曲、遒劲而上的树干为承和转,左上方低垂的枝叶为合,气韵贯通流畅。

吕纪《秋柳三鸶图》(局部)

三只白鹭为画面的主体,安排在画面黄金分割处,是重要的“画眼”。两组茂密盛开的芙蓉既衬托出鹭鸶的洁白,又和柳树互相映衬,使画面布局更显灵活多变。一块巨大的坡石从画面左下角向右上斜势而出,呈三角形分布,占据了整个右下角。

一棵苍劲的柳树从画面右下方的坡石上伸展而出,虬曲向上,纵贯整个画面,极具气势。虽然部分柳树主干已经开始枯烂,但上面的细枝叶随风摇曳,依旧生机勃勃。三只白鹭被巧妙地安排在柳树两侧,右边两只中,一只立于树干上,另一只站于坡石上,它们互相凝视,脉脉含情,似在窃窃私语、诉说衷肠;而左边那只白鹭目视左下方的水面,好像盯着水里的游鱼,又好像低头沉思。柳树和白鹭后面是一片生机盎然的芙蓉花,茂密碧绿的枝叶、粉白相间的花朵在微风中轻轻起舞,与上方的柳树枝叶相互呼应。

三只白鹭在柳树和芙蓉枝叶的衬托下,愈发显得洁白高贵、妩媚可爱。再看柳树上面,三只姿态各异的黄鹂呈三角形分布,在柳树枝叶间嬉戏、鸣叫,活跃了画面的气氛。再往上看,两只惊飞的雀鸟使画面增加了些许紧张、活泼的气氛,令人无限遐想。画面左下方,数片荷叶、一只莲蓬和几株水草,大小相间、疏密有致。

虽然池塘中的几片小荷叶依然碧绿,但已有几片大荷叶的边缘开始枯黄残破,这预示着秋天的来临。画面右下方的坡石上,一组野菊和杂草从右侧画外斜势伸出照应全局,丰富了画面的层次。画面最下方绘一块坚硬的石头,用墨浓重,面积虽小却起着稳定画面的作用。

整件作品以全景式构图法把白鹭、黄鹂、雀鸟、柳树、荷花、芙蓉和坡石等诸多物象放在一起,精心布局,巧妙组合,共同构成一幅和谐、优美且充满浓郁生活气息的初秋荷塘景象,体现出画家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在表现技法上,禽鸟和花卉造型严谨,动势和神态刻画细致入微,整体形态栩栩如生。设色采用传统的工笔重彩法,先用流畅挺劲之线勾勒结构,再以厚重艳丽的颜色层层渲染,表现出的物象不仅细腻精美、绚丽灿烂,而且高贵典雅、装饰效果浓烈,给人以富贵壮丽之感。

画家用水墨写意之笔法和浓淡分明的墨色多次皴擦点染,加以适当勾勒,来表现坡石、树干、杂草、残荷等配景,简略粗犷、灵动鲜活,在严谨细腻的画风中透露出轻松愉快、清雅飘逸之意趣,这种工写结合的表现手法别具一格,繁简粗细相间、主次分明。通过巧妙的色墨对比于华丽富贵风格中兼具朴实清新之气息,是吕纪创作中经常采用的绘画方法。

吕纪《秋柳三鸶图》(局部)

在创作寓意上,《秋柳三鸶图》寓意深刻。吕纪身为宫廷画家,担任锦衣卫指挥使之职,有强烈的忠君爱国之心。但在那个伴君如伴虎的时代,如果臣子直言相谏,君王稍不如意,就会给自己带来杀身之祸。所以,吕纪在给皇家创作绘画作品时经常采用隐喻、含蓄的手法向皇上劝谏,表达自己的爱国之心。明孝宗知其用意,称之:“工执艺事以谏,吕纪有焉。”

吕纪画过多幅表现鹭鸶的作品,皆取“鸶”之谐音“思”。《秋柳三鸶图》中的三只鹭鸶,内含“请君三思”之寓意,吕纪以画劝谏,希望君王在欣赏作品时能理解其中的寓意,委婉地劝皇上处理国事时要严谨慎重,做事要三思而后行。这种以谐音象征指事的手法巧妙含蓄,可见吕纪手段之高明。

《秋柳三鸶图》画面中鲜艳盛开的芙蓉、焕发生机的老柳树、悠闲自在的鹭鸶、嬉戏喧闹的黄鹂和自由飞翔的雀鸟,虽表现出一片吉祥富贵、繁荣美好的景象,但柳树的老干和根部已经开始枯烂,荷叶亦失去夏日的风采,逐渐枯萎,残缺不全,这些都预示着明朝的政权表面上看起来和谐繁华,实则根基腐烂、摇摇欲坠,已经到了非常危险的时刻。画者希望通过作品能引起皇上的反思和重视。

欣赏吕纪的绘画作品,我们不仅要学习、研究他高超精湛的绘画技巧,还应了解他所处的时代背景、创作寓意及忠君爱国之情。吕纪历经明代成化、弘治、正德三代帝王,为迎合不同帝王的喜好和审美要求,他继承传统、博采众长、灵活变通、大胆创新,形成了独特的绘画艺术特色,代表了明代院体花鸟画的最高水平,也确立了自己在中国美术史上的地位。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huaf.com/hhhy/120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