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家长建议课本删除荷塘月色,只因朱自
散文是是一种抒发作者真情实感且不拘泥于“音韵”和“骈体”的文章,对于中学生来说,他们读到的第一篇散文应该就是朱自清先生的《荷塘月色》。作为初中必读课文,《荷塘月色》的知名度远远高于朱自清的其他著作。 北京清华园的荷塘甚至因为这篇文章而闻名,后来凤凰传奇也化用这篇文章创作了一首脍炙人口的歌曲。但是这篇优秀的散文却受到了人们的质疑,有家长认为课本应该删除《荷塘月色》,原因竟然是朱自清用了这8个字做比喻。 朱自清出生于江苏东海县,后随父母前往扬州定居,在18岁时考入北京大学预科,并且成功入读北京大学哲学系本科。在他从扬州前往北大读书时,父亲亲自送他上火车,这件事在后来也被朱自清写成了一篇散文,名字就叫《背影》。 北大毕业后他与叶圣陶创办了《诗》月刊,提倡新诗,并且发布了许多作品。《荷塘月色》就是其中最著名的一篇散文。年朱自清受到清华大学的邀请,担任清华大学中文系教授,在此期间他的创作由诗歌转向散文,并且在夜晚无眠时,独自游览清华园的荷塘,写下了这首《荷塘月色》。 这首散文不仅代表着朱自清的文学创作高度,也是我国历史上不可多得的抒情散文之一。在书写荷塘月色的美景时,委婉含蓄地表达了朱自清不满现实渴望自由的感情。全篇多用叠词和比喻,26个叠词写出了荷叶之美,明喻暗喻相结合,显得生动而不落俗套。 然而正是其中的一个比喻惹得许多家长众怒,在第四段中,朱自清用“又如刚出浴的美人”来比喻荷花,原本是一个恰当而曼妙的比喻,将荷花的洁白美丽化作刚出浴的美人,给人扑面人来的美感。但是家长却认为“出浴的美人”有些少儿不宜,容易带坏小朋友。甚至还会让小朋友想入非非,甚至进行早恋。 对此笔者只能表示想太多了,至少笔者在初中读到这篇文章时,只有惊艳没有多想。正如孔子所言:“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些家长用自己的龌龊思想来度量课文,才会得出龌龊的结论。并不是所有的初中生都会有这样不健康的想法,从一篇文章的角度来说,用美女比作荷花,无疑是作者瑰丽而奇崛的想象,而这样的比喻手法正是文章的特色之一,使得意境更上一层楼。 当然家长的想法也可以理解,毕竟学生的身心健康教育也是学校教育的重点之一。在当初《荷塘月色》被选入课本时,就有专家考虑过这句比喻是否适合,曾经也有专家提议删除这八个字,但是最后依旧留了下来。说明这八个字在文章中的重要性,也说明经过专家的考虑后,认为这个比喻并不会对学生造成不良的影响,因此希望一些家长不要过分地杞人忧天。 近年来关于课本课文的争议越来越多,历史书上岳飞不再是民族英雄,语文书上小英雄赖宁也被删除,这些种种,一方面是部分课文不适合现代提倡的观念和精神,另一方面则是知识的更新和进步,不得不将之前的教材课文删除。但是如今留下来的课文,一定都是经过精挑细选的。虽然不必被学生家长奉为圭臬,但是绝对经得起时间的检验。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huaf.com/hhhy/11762.html
- 上一篇文章: 月移花影上窗棂,不解相思苦,夜半犹闻断肠
- 下一篇文章: 最深情的表白,最动人的承诺,最委婉的拒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