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学收心古代诗歌内容主题分类小知识
心系山区北京中科医院温情相伴 http://www.mxxshi.com/ 各位好久不见,下周就正式开学回校上课了,所以专业性的文章又要开始了,今天先来个第一期,关于高考古代诗词鉴赏内容主题分类的知识,大家各取所需,这是茫老师简单总结的一篇,希望能给各位高三学子带来一点帮助,如有问题可在最后的留言区留言讨论。 一、内容主题分类 1、山水田园诗 ①主题:对田园生活向往和热爱; 归隐田园的渴望; 对官场的厌恶。 ②作者:王维,陶渊明,孟浩然 ③常见意象:松、菊、云、风、鸟、竹(农村景物和自然风光) ④艺术风格:清新自然 2、边塞诗 ①主题:反映边塞苦寒寂寞生活和思念家乡亲人; 渴望国家安宁,报效祖国为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怀。 ②作者:王昌龄,高适,岑参 ③意象:边关,胡人,烽火,马,铠甲,长城 ④艺术风格:豪放旷达,雄壮慷慨 3、咏史怀古诗 ①主题:对历史冷静理性的思考; 把史实和现实融合,感慨个人遭遇,抨击社会现实(借古讽今)讽谏当时统治者不要重蹈覆辙 ②作者:刘禹锡,杜牧,李商隐 ③意象:流水,月亮,城墙,宫殿,古都 4、送别诗 ①主题:诉说友情深厚,表达依依不舍的思念或离别后的伤感;对友人的劝慰和祝福。 ②作者:李白,王勃 ③意象:登山,临水,长亭,柳树,美酒,交通工具(题目) 5、思乡怀人诗 ①主题:抒发自己在他乡的孤独寂寞凄凉,表达对家乡对亲人的思念。 ②意象:月亮,风,故园 第二部分:相关示例 示例一: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二十四节气之一,唐朝时是一个重要节日。 (1)分析“抱膝灯前影伴身”一句,并说出作者当时怀有一种什么样的心情。 (2)作者是怎样写“思家”的? 答案: ①“抱膝”二字生动地勾画出作者默默呆坐的神态,用“灯前”自然引出“影”,而“伴”字又将“影”和“身”联系起来,抱膝孤坐的“影”陪伴抱膝孤坐的“身”,显得形影相吊。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家时的一种孤寂心情。 ②第一问:作者主要通过一幅想象的画面,即冬至夜深时分,家人还围坐在灯前,谈论着自己这个远行之人。作者从对面落笔,不说自己想家,而说家人想念自己,更突出了自己的思家之情。第二问:诗的语言朴实无华,晓畅易懂。 示例二: 卜算子送鲍浩然之浙东 王观 水是眼波横,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才始送春归,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千万和春住。 1、本词上、下片各写了什么?请作简要概括。 2、宋人王灼《碧鸡漫志》评王观词是“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这首词“新丽”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请作简要分析。 答案: 1、上片写眼前送别之景,下片写朋友将去之地。 2、以美人的眉眼来描写山水的清秀;又想象送走的美丽春光和友人在江南同往。把山水景物写得清新秀丽如佳人。 示例三: 征人怨 柳中庸 岁岁金河复玉关,朝朝马策与刀环。 三春白雪归青冢,万里黄河绕黑山。 1、为什么说这是一首边塞诗?结合诗句具体说明。 2、诗题为“征人怨”,通篇虽无“怨”字,但句句有“怨情”,请作简要赏析。 答案: ①诗中有金河、玉关、青冢、黄河、黑山等边塞地名,写了征人的戌边生活。 ②怨年年岁岁频繁调动,怨时时刻刻练兵备战,怨气候苦寒,怨景色单调。 示例四: 江城子 五代欧阳炯 晚日金陵岸草平,落霞明,水无情。六代繁华,暗逐逝波声。空有姑苏台上月,如西子镜照江城! [注]姑苏台:吴王夫差与宠妃西施长夜作乐之地,原址在苏州市西南姑苏山上。 这首词明写眼前实景,暗寓历史沧桑。词中“水无情”、“空有姑苏台上月”两句含有深意,试结合全诗加以赏析。 答案: “水无情”明写落日余晖中金陵城外长江浩荡东去的景色,暗指六朝帝王被历史无情地淘汰,他们荒淫豪奢的生活一去不复返。“空有”明写六朝繁华已去,只剩月亮高挂,暗寓警示后人不要重蹈覆辙之意。 示例五: 山居即事 王维 寂寞掩柴扉,苍茫对落晖。 鹤巢松树遍,人访荜门稀。 嫩竹含新粉,红莲落故衣。 渡头烟火起,处处采菱归。 (1)简析“遍”字在颔联中的表达效果。 (2)诗的后四句写出了怎样的景与情? 答案: (1)“遍”字表现松茂鹤多,“稀”字表现来访者少,两者对照写出山居环境的幽静。 (2)写出了夕阳西下,炊烟升起,嫩竹荷花清新可爱,人们采菱而归的景象。表现闲适的心情。 示例六: 念奴娇过洞庭 张孝祥 洞庭青草①,近中秋、更无一点风色。玉鉴琼田三万顷,着我扁舟一叶。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悠然心会,妙处难与君说。 应念岭表②经年,孤光自照,肝胆皆冰雪。短发萧疏襟袖冷,稳泛沧溟空阔。尽吸西江③,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扣舷独啸,不知今夕何夕! [注]①洞庭、青草二湖相通,总称洞庭湖。②岭表:今两广地区。词人在此为官一年左右,后遭谗罢官北归。③尽吸西江:指豪饮。 (1)“素月分辉,明河共影,表里俱澄澈”堪称千古名句,请分析这几句在表达上的妙处。(3分) (2)简述下阕的内容及作者在此处所抒发的思想感情。(3分) 答案: 1、借景抒情,词人巧妙地将月夜洞庭在星月的辉映下波光粼粼,洁净清朗的景色与作者澄澈纯净的内心世界有机结合。表现自己“肝胆皆冰雪”的高洁情怀。 2、下阕抒写了词人在岭表一年的为官生涯中,不同流合污,始终保持高洁的人品的感怀。表现了词人抛弃宠辱得失,忘情山水之间的旷达胸襟。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hehuaf.com/hhhy/11177.html
- 上一篇文章: 有远见的父母在孩子6岁前都会做好这件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